至於在引入體育科以後,會否令學校或家長迫使學童運動以爭取更高分數呢?這個我倒認為不會。所以,最根本的,是我對於評估考核的心態。是一試定奪還是持續發展?
我們該告訴同學:用心去感受課堂中每一個為學習評估,才是有意學習。
相信不少學生對中學的人文學科都有刻板印象,如認為純粹背誦就可以取得高分、需要大量書寫,對修讀相關學科興趣不大。我們從小學的課程改革,以及大學課程評估中反思,中學相關領域評估是否有革新的可能?
ChatGPT等公開可用的生成人工智能技術,為保持學術誠信帶來不少挑戰,但它的出現也為學校創造了一個良機,可以大幅改革傳統評估方法。
面對現今教學評估缺乏時間進行,我們更應重新發問:到底我們做評估是為了什麼?為評估而評估?還是真正為了改進學生的發展而做?
在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學習是輕而易舉的事,教師除「傳道、授業、解惑」外,更重要的是「促學」與「動學」,讓學生「知不足而後學」。
公開考試,加上多一個時髦的稱謂叫做評估,考試評估究竟能否促進學習,就看中國傳統的智慧──中庸之道能否實踐。
只要TSA成績的應用度向不改,不管加入抽樣、三不、保證些什麼,甚至把評估名稱改掉,最後反對的人仍然會反對。因為那根本不是教育專業考量的問題。
若然教育局現今又提供全級評估取得校本數據的機會,操練的冷熱之風,重新又會迎面吹襲,校園生活,又會煩躁不安,這是可預計的。
對這個評估採取「低關注、零操練」的態度,學校相信只要把日常的教學工作做好,學生的TSA表現自然會過關。操練試題,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常有校長對我說:「現在家長的思想很複雜,又想沒家課,又想成績好,讀書又豈有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