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按揭

有淚不輕彈 只因未到傷心處
作者:湯文亮2024-08-14
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前排中)與地產代理界日前開記者會講到銀行call loan時落淚,作者認為林議員是有感而發,正是英雄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樓市低迷 銀行和政府應以逆周期措施應對
作者:陸振球2024-08-13
香港樓市的低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政府、銀行和市民共同努力來解決。通過採取一系列逆周期措施,穩定市場信心,增加市場流動性,可以有效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
財政預算案2024|金管局放寬按揭:3000萬以下自用物業上限七成 非自用物業六成 取消加息壓測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8
經仔細分析後,金管局認為在繼續維持銀行體系穩定及確保按揭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的前提下,有空間修訂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並適當調整其他房地產貸款相關的監管要求。
樓價指數跌幅加大 政府補招莫猶豫
作者:施永青2023-11-29
現實是政府至今並未為樓價進一步下跌作好足夠的防禦措施,顯然是對樓價下滑可能導致的生態影響估計不足。政府可有想過,若然市道持續下沉,發展商投地將不再積極,政府可如何補充這方面的收入缺失?
借錢必定是壞事?
作者:曾國平2023-06-15
我並不否認,一些國家由於過度借貸,最終陷入債務危機,這當然是一個不良的結局。然而,我們不能因此而將政府負債一概視為負面現象。
以全港入息中位數計算買私樓的負擔能力不妥
作者:施永青2023-03-29
以置業的難度來看,香港未稱得上世界之冠。所以我不贊成把香港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都歸根於房屋問題。
政府會不會取消SSD?
作者:湯文亮2022-11-15
近期樓市持續大跌,有相關人士建議政府撤銷SSD,藉此刺激樓市。但放寬SSD令房屋供應量增加,不但令樓價跌幅加深,而且會製造出不少負資產者。現今政府放寬SSD機會渺茫。
財務公司的「大雞三味」
作者:湯文亮2022-10-20
業主攞層樓問財務公司借錢,最後債仔沒錢還,物業就會變成銀主盤。銀主盤增加,細價樓亦開始爆煲。
香港銀行等加息等了很久
作者:湯文亮2022-08-02
作者指加息是銀行吐氣揚眉日子,除了收入增加之外,銀行亦得回不少尊嚴,否則,被那些借錢買樓的人周圍格價。
疫情下擔任借貸擔保人的法律責任
作者:蘇文傑2022-07-18
理論上除了未成年、沒有行為能力及破產人士,任何人只要願意就貸款負上擔保人的責任均可成為擔保人。但現實上,銀行一般只會接受親屬(或特定人士)作為擔保人。
住宅樓市明顯回暖
作者:施永青2022-05-03
為什麼在這樣的不利環境下,香港仍有這麼多的人願意在香港置業?買不動產?究竟是他們憂慮過多?還是香港的置業者過於盲目?
仇人才會 借錢畀你去炒樓?
作者:湯文亮2022-03-03
既然大家都知道結局是如何,點解仲要借錢畀人炒樓?政府在香港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推出「林鄭plan 2.0」,其實有很大風險。
林鄭plan 2.0吃力不討好
作者:湯文亮2022-03-02
樓市的確有危機,我甚至同意林鄭plan 2.0是強心針,但似乎太早打針。
市場已不接受納米樓
作者:湯文亮2022-01-06
一款汽車以及一個樓盤,市場是否接受並不在於發售時的成績,而是有沒有二手市場,如果沒有二手市場,代表市場不接納,結局是壽終正寢。
銀行直接過數樓款 好壞參半
作者:湯文亮2022-01-05
有老友曾經問我,公司有咁多買賣,點解只用一間中型律師行,唔用大律師行,是很危險。老友不明白,一單交易是關乎買賣雙方,以及買賣雙方律師,買賣雙方是沒有問題,但買賣雙方的律師可以很麻煩。
樓宇買賣由銀行直接轉帳不易行
作者:施永青2022-01-04
事實上,市場上確有些交易,買家是一次過付款的,銀行並沒有角色扮演,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也叫銀行來負責部分第三方支付角色?
撤辣比要林鄭下台更難
作者:湯文亮2021-11-04
現在樓市平穩發展,如果撤辣,樓價必然上升,對於只有一個單位的業主毫無得益,未買樓的人在樓價急升後更難買樓。
英申按揭 小心「八九不離十」
作者:湯文亮2021-09-10
對於用BNO簽證去英國的香港人,在當地買樓如果申請按揭貸款,小心八九不離十。
為內地資金來港 置業設來往專道
作者:施永青2020-10-20
房地產是香港這百多年來積累起來的財富主要儲存方式,如果房地產價格下跌,足以令香港多年來的財富積累一下子就大幅蒸發。
不是放鬆 是合理化樓按
作者:徐家健2020-10-04
與其說放鬆樓按,不如話合理化樓按。漸進提升二手樓流動性,避免資金過分扭曲地分布在不同資產價格二手樓市場。
負利率按揭
作者:莊太量2020-06-12
債券可以解決流動性問題。撇開通過買賣得利的誘因不談,投資者購買債券的動機或許是節減銀行存款的利息開支。
預測樓市 如瞎子摸象
作者:湯文亮2019-12-30
每個人睇每一件事物都有不同睇法,以加息為例,一般評論員都會話對樓市有不利影響,但亦有評論員話加息代表經濟上升,有利樓市。如果所有睇法都是相同,大家反而睇唔到危險,所以,市場上一定要有一些人持相反意見。
藥石亂投不如對症下藥
作者:施永青2019-10-23
政府似乎還不明白,要想私人市場的樓價回落至普通香港人買得起的水平,是沒有可能的了。因為,香港已發展成一個國際大都會,香港的樓價就難免會受到外來因素與投資因素的影響。
麥萃才:放寬按揭多方受惠 可重新啟動換樓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0-22
麥萃才指出,《施政報告》放寬按揭上限,其實只是因應樓價上升而調整。然而,社會上有人批評,這等於叫年輕人買樓「送死」,因為容易變成負資產。
助上車?送一程?
作者:胡孟青2019-10-17
正當樓價仍然高企之際,而且人心不穩,純粹以鼓勵槓桿形式,去讓或便利市民置業,未必是太過明智。
一個沒真相沒私隱的年代
作者:湯文亮2019-04-22
「安心偷食」可以講的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沒有私隱的年代,傳媒見到這類新聞有市場,就會不斷發掘,好似《發條橙》一樣,直至大家厭倦這類新聞為止,以後,稍有頭面的人行事要小心一些。
別屈地產商 聯手不賣樓
作者:湯文亮2019-02-18
樓價上升是政府未能提供足夠的土地,與地產商無關。我認為分析樓市,講什麼都可以,但千祈不要老屈,地產商幾時有講過聯手不賣樓?
太陽出來了!?
作者:胡孟青2018-11-27
問題是一旦息差持續擴大,到一個無可抗拒誘因,並觸發大量套息活動的話,屆時資金的外流規模及程度,隨時將會更糟。
現在應該轉按
作者:湯文亮2018-11-12
年輕朋友擔心很難轉按,我估計他買的新樓有兩成升幅,應該趁樓價還未回落時轉按。
超額16倍 又何須高按?
作者:湯文亮2018-09-10
中原只不過是中介,竟然可以有能力替新樓買家做高成數按揭(又或另外找到金主),由比可見,賣樓的佣金是何等豐厚,老C亦早已話過,羊毛出在豬身上,誰是豬,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