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會否成為通識教育的翻版?

參考過 STEM 教育諮詢文件概覽後,筆者在開心之餘,亦不得不提出一些憂慮: 通識教育在實踐層面上仍有不少問題弊病,難而達致原初預期的目標。若 STEM 又踩着相若的軌跡而來,試問情何以堪?
年初特首施政報告提及要強化科學、科技及數學課程和學習活動,當時筆者就認為這是一個重整「幹莖教育」的呼聲。所謂幹莖教育,只是直接把 STEM 翻譯過來而已;實際上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了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十個月之後教育局發出了諮詢文件,作為推動 STEM 教育的第一擊。
 
回應當時筆者在文章序言提到的,在中史通識和語文教育等學科已主導十多年的社會現況下,能夠重新吸引業界和社會人士關注數理科學,當然是件好事。不過參考過 STEM 教育諮詢文件概覽後,筆者在開心之餘,亦不得不提出一些憂慮。
 
概覽在簡介部份已點出,這次推動 STEM 教育是為了「讓中小學生充分發揮創意潛能」。其實,本來這就是施政報告內原有的概念。其後在申述推動 STEM 教育的方向時,就列出的幾個指導原則: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學習經歷、各方面要取得平衡、建基現有優勢、持續發展的過程;光是依着課程發展諮詢文件的編排來看,也是很正路。不過這些說明措詞似乎並不新鮮,好像在何處也曾讀過?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文件內也有類似的闡述。通識教育(LS)的課程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並培養學生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跨學科思考的技能。推動LS 教育的指導原則有很多項,當中有好幾項與前述 STEM 的大致相若;例如:要求學生參與、必須有學習經歷、多角度思考、掌握已有知識和經驗、發展出學會學習的能力等。
 
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有關部門在推動發展時也採用相若的技巧。各相關學習領域的諮詢發佈會已相繼推出,出席者或可以嘗試加以比較在場的觀感。當年引入 LS 時已明確指出這科目具備了跨學科設計的特色,也就是一個綜合化的課程;現時的 STEM 教育予人的印象也是把幾個領域內傳統的學科加以綜合化。所以這個擔心未必是子虛烏有!最終 STEM 會不會只是「教育改革字母湯」內的又一堆新字母呢?
 

「變革」培訓又要再來了嗎?

 
學科知識本來只是為了方便教學而劃分成科目,人類的知識本來是一整塊的;因此任何課程綜合化都不應算作甚麼變革。然而前線教師因為接受了多年的學科訓練,大多數人面對課程綜合化時都會有心理上的抗拒。文件內出現了着墨頗重的「強化教師專業能力」的說法,也就是憂慮之二。當年為了推行 LS,局方也是通過大量的教師培訓,來作為變革的一種保証。應付當年數以十小時計課時的培訓經歷,不少教師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吧!若照搬類似手法來促使 STEM 教育的落實,那麼此刻 LS 教育的境況,會否再一次在 STEM 教育重演?
 
筆者十分贊同重訂 STEM 的發展方向。在過去,課程發展過程在有意無意之間出現了一些傾斜,令到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範疇的學習受到一些干擾,結果教育的成效未能好好地支援到創新科技的發展,甚至比起鄰近地區有落後之勢。最初通識教育也是因着良好的意願而來,為了配合社會發展形勢需要而設計。但由課程文件出現以來的十多年發展,LS 在實踐層面上仍有不少問題弊病,難而達致原初預期的目標。若 STEM 又踩着相若的軌跡而來,試問情何以堪?
 
在此寄望業界內外有參與今次推動 STEM 教育的人員特別要謹慎,採取適當的技巧,令老師和學生感受到知識綜合化的必要,然後用於發揮創意潛能之上,避免將推動 LS 的經驗在 STEM 上來個「翻版」!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