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醫學的學術觀點講,氣息的呼吸,是氧與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流,以強化肺臟器官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具有改善身體健康的功用。
秋冬發生手足部乾燥龜裂的情形較多。加強個人護理,日常避免使用強鹼性洗衣肥皂、藥皂或鹼粉洗手。天氣轉涼後可每日用熱水浸泡手足,然後外搽潤膚油/膏或潤燥紫草油等進行護理保養可預防手足部乾燥龜裂的情形。
習練呼吸,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求和緩,勿過急,求自然,勿執着,最終會獲得結果。
一味追求習氣的奧妙,盲目地鍛鍊發氣,必然會引起身體機能失調,釀成組織器官的功能紊亂,進而會造成所謂的「走火」,從而導致產生病症。
天灸療法淵源流長,民間應用廣泛,近現代被臨床用於內、外、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其中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方面,臨床療效較為肯定。
習練自然呼吸法,宜身體舒展,神志自若,氣息協和,不着意、不刻意地自然呼吸,勿以意念引導呼吸,以達到調整身心之目的。
陰陽互生,方能孕育萬物,此乾坤自然之道,亦繫生化之理。男屬陽體,女屬陰體,男陽而得陰,乃陽中有陰;女陰而得陽,乃陰中有陽。故,陰陽之相生相合,方會孕育、生成生機。
道家呼吸法,以養氣為中心,以煉氣為樞紐,元氣充足,神氣相生相,則會融貫形神,得之益壽。
道家「守一」之方法,妙在「胎息」,求其緩、柔、深、長。胎息之法,深化了《周易》的坤靜柔順原理。
人,氣順則強,血暢則壯,故,氣血乃健康之根基。人,氣無則亡,血失則傷,故,氣血為生命之根本,求健康者,須善養氣血。
呼吸法包含有深遠的周易哲理及中華醫學哲理,以及道家養生學和武術內功之綜合方法。所以,悟到呼吸之理,善行呼吸之道,養生之益,強身之法,則自然見其效益。
呼吸所產生的氣,可促進腦細胞的電磁活動;可改變腦電波的頻率;可改善皮膚的電阻和溫度;可改變人體血壓等。
呼吸作為一種習氣,練氣,協調氣息,養益氣機的方法,對促進和增強人的身體健康是有益處的。
西醫醫學的原則是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西醫師應當用西藥改變或干預身體的活動。中醫的原則是用中藥來增加病人身體的抵抗力。
呼吸自然調和,神定心安,身體舒展,氣通「三明」,氣貫「三田」 ,習之日久,練之得法,功效寓於其中矣。
習練氣息,一可強身,二可防病,三可療疾。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大自然賦予人類飲與食,不僅為了讓你充飢存活,如在食物中找到養生飲食智慧,還能強身美顏,延年添壽。
道家養生之道,首在養氣、習氣、練氣、運氣、惜氣、保氣、守氣、行氣、益氣、理氣、修氣等,即養氣為首而始,修氣為尾而終。氣實乎全身,氣融乎內外,氣壯神足,氣盛力強,氣滿身安。
流傳於民間,盛行於歷朝的養生功法,有「華佗五禽戲」、「八段錦」和「易筋經」等。
呼吸,基本上只是兩種方法,即靜法、動法。今期先介紹道家的靜法和動法。
以呼吸防病療疾,必須具有生理、病理、醫理、氣理、方法之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科學依據,否則,很可能誤人誤己,害人損己。
痹證的發生,中醫認為與外感風寒濕熱之邪和人體正氣不足有關,其病機複雜,病程纏綿,治療頗為棘手。
狹義地說,呼吸方法乃是習練意志支配呼吸;廣義地講,呼吸方法乃是表現、研究、探索人體生命科學的一門學科。
習氣者若明白呼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道理,「走火入魔」之事,多可避免。
中醫認為,中風針灸治療開始的時間愈早愈好,病後肢體功能康復的最佳時間是在發病後3個月以內,而發病後6個月仍是有效康復期;若病程1年以上,則康復的效果和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速度都會降低。
「走火入魔」常見於習練呼吸中產生偏差而出現的不良現象,例如意識產生幻境,誤將幻境當真境,錯將幻境化仙境,進而釀成神智錯亂、躁狂不安、情志恍惚,形成病症。
患有器質性心臟病老年患者尤其應仔細把服藥史告訴醫師,讓醫師在中藥的配伍上特別注意,避免中、西藥出現相互作用。
呼吸之益,益在養氣、煉氣、調氣、強氣,然後增強肺部之呼吸功能,強化生理機能以增強身體健康,促進新陳代謝,旺盛生命,故,呼吸乃是物質的、科學的、非脫離人體的物質性之神學、玄學。
道家養生學認為,人身一體,養氣為先,調氣為上,肺主氣,「氣為血之帥」,氣化飲食精微,方可養益生機。
採用呼吸治癌,須因症、因病、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需要明確診斷,弄清病因、病理,有的放矢。若說一種習以為常的方法可以攻克癌病,則尚待科學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