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慧兒

香港成長,主修心理,後及商管。多年遊走於亞太地區,服務全球名企。曾為《信報》「經管推手」專欄主筆。灼見名家開辦之初,以企業教練身份分享領導之道。

近年愛上西方藝術,在歐洲上了幾個藝術史課程,踏遍歐亞澳80多家博物館與美術館 ,與大量原作品面對面接觸。開始時是看着美,學習欣賞美,後來發現每一幅畫,都有其歷史文化背景,反映當時經濟與科哲發展、宗教取向、人民風俗、社會變遷。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故事,一面鏡子。看似簡單的畫面,其實背後大有文章,愈看愈有趣。發現身邊很多朋友旅遊時都有看畫,但不論是20世紀的抽象畫,或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大部分都不知道它們要具體表達的是什麼。興起把自己學到的與大家分享。此專欄是小兒學步,藝術沒有對錯,歷史也很難說得準,歡迎讀者不吝賜教。電郵:
[email protected]

人民畫家 自然真實 教會拒收 決鬥殺人 流亡國外
作者:鮑慧兒2020-11-12
卡拉瓦喬是一個只可以忠於自己的人,堅不迎合主流,以為教會內還有部分派別真正相信服務貧苦大眾就是侍奉主,會理解支持他的畫風。
第二亞當 救人永生 清晰易明 迷人光影 自然出色
作者:鮑慧兒2020-11-05
整體畫面光影處理非常迷人,甚至可說是畫面最吸引人的地方。明暗對照法雖早在15世紀如達文西畫作中出現,到了卡拉瓦喬手中推到極致,發展成突出的個人風格,水平至今無人能及。
一聲召喚一道光 罪人蒙恩得救贖
作者:鮑慧兒2020-10-29
耶穌指着瑪竇說,你跟我來。瑪竇正與繳稅人低頭對算稅款,聽到耶穌的話,抬起頭有點不相信的問,你是喚我嗎?
文化邊陲 異鄉獨立 心靈投射 主觀表現 超前現代的El Greco
作者:鮑慧兒2020-10-22
在生活,在藝術取向,艾爾.葛雷柯都是一個自信自我,遺世獨立,我走我路的「異鄉人」。
宏偉崇高 對比清晰 貫穿天地 融合二元
作者:鮑慧兒2020-10-15
艾爾.葛雷柯的《歐貴茲伯爵的葬禮》在同一幅畫面呈現了歐貴茲伯爵地面葬禮的場面,與伯爵靈魂升天後的情景,自然的融合了天與地,完全沒有不協調的二元感,帶出一種恢宏大氣,圓融歸一的宗教宇宙觀。
天地永生 東西文化 異源同念
作者:鮑慧兒2020-10-08
伯爵死了,但他的靈魂得到永生。大主教的尖帽頂端指着天上,一位天使側着頭,小心的扶助一個赤裸嬰兒往細窄雲端間飄升,就像一個嬰兒從母體出生一樣。伯爵剛離世,是一個初生的靈魂,純潔像嬰兒。
長頸蛇姿 全新透視 用色跳脫 眼花撩亂 冷漠激情 承先啟後
作者:鮑慧兒2020-10-01
矯飾主義,通常形容1530至1600年的意大利藝術,連接文藝復興與巴洛克(Baroque)兩個年代。也有藝史家稱此時期為文藝復興後期(Late Renaissance)。
典雅美豔 不端畫面 謎樣故事 惹人念想
作者:鮑慧兒2020-09-24
畫家布隆茲諾從未闡明《愛的寓言》的寓意,這幅畫的目的,最大可能是讓那些皇室貴冑,茶餘飯後,吟風弄月,以為談資。拿着酒杯,看着此畫,競賽誰看得懂,誰把故事串連的最好。
無需沉重 有趣好玩 裝飾性濃 溫馨細膩
作者:鮑慧兒2020-09-17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委羅內塞,我會借許氏歌詞說一句「最緊要好玩!」他着重描繪生命的歡愉,生活的豐盛。每一幅飲宴圖,皆是色聲香味觸全的盛宴,從他的畫作,可以看到一個積極樂觀,開心好玩的心靈。
清爽淡雅 賞心悅目 場景細緻 生動活潑
作者:鮑慧兒2020-09-10
《加納的婚宴》原由威尼斯聖喬治修道院訂製。1797年拿破崙攻陷威尼斯,把此畫卷走帶到巴黎,現存羅浮宮博物館,是該館畫面最大的展品。作品用色清爽淡雅,結構穩定,隱含寓意,展示了畫家高超的技巧和能力。
層次分明 生動活潑 華麗衣飾 名人薈萃
作者:鮑慧兒2020-09-03
宴會畫可說是委羅內塞的專長,最適合威尼斯這個喜歡慶典與派對的城市,也是他名揚畫壇的首本戲。這一期介紹的作品《加納的婚宴》,取材自若望聖經,耶穌就是在這宴會上行使祂第一個神蹟。
獨特視角 明暗強烈 戲劇效果 平民日常 啟發後代
作者:鮑慧兒2020-08-27
丁托列托至今相對仍較少人認識,但他創新的構圖,獨特的視角,強烈的明暗對比,動感的筆觸,戲劇性的手法,是巴洛克的先鋒,浪漫主義的模仿對象,啟發了後世多位巨匠,是自然寫實主義的先驅。
親臨其境 劇力萬鈞 相互呼應 對比平衡
作者:鮑慧兒2020-08-20
驟眼看,《聖馬可奇蹟解救奴隸》這幅畫好像黑壓壓的一群人,沒有什麼章法。這也是丁托列托畫作經常給人的第一印象。唯如停下細看,會發現其實畫家用心作了別緻的鋪排。
特立獨行 容易為人誤解 前衛手法 巴洛克派先驅
作者:鮑慧兒2020-08-13
《聖馬可奇蹟解救奴隸》初呈予聖馬可大會堂時,因手法大膽創新,描繪故事普遍不為人知,許多監理並不理解,拒絕接收。後來得到許多藝評家與文人雅士的推許,才取得大會堂的接納與認可。
活潑大膽 透視內心 擁抱歡愉 入世自信
作者:鮑慧兒2020-08-06
提香為其他畫家作了一個別緻的示範,無需為畫面的平衡固守對稱結構,不平衡的結構可以帶來動感,而顏色既可起平衡作用,也可帶動氣韻。提香駕馭顏色的能力讓人嘆服。
光影流溢 色彩絢麗 務實享樂 感官至上
作者:鮑慧兒2020-07-30
提香一生最愛威尼斯,就是教宗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要多番邀請,各種利誘才請的動他老人家短暫離開水鄉。提香畫作,處處可以看到威尼斯的影子。
冷與暖 你中有我 動與靜 對比突出
作者:鮑慧兒2020-07-23
《酒神與阿利阿德妮》充滿動感,每個人物都在動。看得出他們都喝了酒,走的有點東歪西倒。就是畫面前面正中央的小孩,眼神也有點醺醺然似的,嘴角帶笑,但不像小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倒像是帶醉的笑。
豔色流溢 動如行雲 一見鍾情 一刻凝鑄
作者:鮑慧兒2020-07-16
《酒神與阿利阿德妮》這幅畫非常有動感。這麼多人物,每個人好像都在動,最厲害的是中間那個男人飛身下車,好像我們看視頻按下「暫停」掣,把視像定格凝住,他就停留在畫面半空了。
見畫如面 知人知心──皇帝與畫家命運共同體
作者:鮑慧兒2020-07-09
德國畫家小漢斯·霍爾拜因在瑞士巴塞爾嶄露頭角,在英國大放異彩,以肖像畫聞名於世,將文藝復興繪畫風格帶到英國,是亨利八世的形象設計師,讓亨利八世與他的都鐸王朝深入人心,直到今天。
裂與和、生與死、神與人、宇宙原型──盡在畫中
作者:鮑慧兒2020-07-02
有說「魔鬼」就在細節中,仔細看看《兩位大使》畫中的物件,可以發現畫家花了很多心思,畫出很多細節,並透過這些細節傳達信息。
兩位年輕大使 見證歷史時刻
作者:鮑慧兒2020-06-25
德國畫家小漢斯·霍爾拜因(1497-1543)與英國皇帝亨利八世(1491-1547)的歷史命運是密不可分的。畫中兩位法國大使來到英國,都是因為亨利八世的私人生活,影響了國家前途及國際關係。
新教的藝術發展──從毀壞聖像、釋放藝術至走向人間、百花齊放
作者:鮑慧兒2020-06-18
路德於1517年引發宗教改革,有很多比較激烈的改革派隨之加入。大量藝術品在滅像運動中受到破壞甚至永遠消失固然可惜,但今天藝術被視為一個獨立範疇,毋須附庸宗教,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瘋狂的滅像運動。
宗教改革時期的宣傳藝術──多渠道 、跨媒體、圖文並茂
作者:鮑慧兒2020-06-11
馬丁路德先後於1522年與1534年把原版希臘文與希伯來文的新約與舊約《聖經》,翻譯成白話德語,出版了第一本德語《聖經》,這是基督教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杜勒──跨時代、跨地域、跨界別的多面手,西方自畫像始祖
作者:鮑慧兒2020-06-04
杜勒一生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見證歐洲從封建走向現代,推動多種藝術與商業創新。他的一生,就是這個革命性大時代的縮影。
《四使徒》簡潔宏偉 性格鮮明
作者:鮑慧兒2020-05-28
杜勒在《四使徒》畫面下委託書法家抄寫馬丁路德提醒信眾與市政府「別把謬言視作神諭」之句,外加自己的話「希望大家聆聽這四位至尊至善的使者的勸告」。這是杜勒給紐倫堡政要與市民的公開信,提醒大家專注《聖經》。
標誌宗教改革 闡明新教教義
作者:鮑慧兒2020-05-21
杜勒在《四使徒》中描繪的四位使徒, 都是《新約》聖經的作者,杜勒要突出他們四位在聖經中警醒教徒的說話。對杜勒來說,這幅畫的主角, 其實不是四使徒,而是他們手中的聖經。
代表德國民族性 反戰反暴影響深遠
作者:鮑慧兒2019-12-19
一組九幅的依森海姆祭壇畫,對後世藝術界有深遠影響,不單啟發了多位畫家與多幅重要畫作,包括畢加索的 Guernica,也啟發了文學與音樂創作。
畫家用寫實方法 反映動盪時代下人民強烈的感情
作者:鮑慧兒2019-12-12
依森海姆祭壇畫是在種種生活的折磨,壓迫與不公的環境下產生的藝術品。畫家用他寫實的方法反映了那個動盪時代下人民強烈的感情,忠實的呈現了前所未見的痛苦畫面。
德國哥德畫派代表作 色彩華麗、風格奇幻、驚喜迭出
作者:鮑慧兒2019-12-05
上文跟大家簡略介紹了伊森海姆祭壇畫的社會背景與功能,跟三層畫面的大約內容。因每一層畫面豐富,本文跟大家逐層細看這一組「日耳曼的西斯汀教堂」畫。
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 德國人的民族魂
作者:鮑慧兒2019-11-28
本文介紹的伊森海姆祭壇畫,被譽為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代表德國人的民族魂,在德國藝壇有獨特崇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