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中載有「濫竽充數」的故事。
說戰國時,齊宣王喜歡一種叫「竽」的樂器,聽時一般由300人合奏,其中有位南郭先生。此人其實不會吹竽,但卻混雜其中,做出吹竽的樣子,於是也享受到樂師的好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新的這位主子卻愛聽獨奏。南郭先生無所遁形,只好逃走了。
沒療效物質的功用
西藥的藥丸或膠囊中須放進一些與療效沒有任何關係的物質,叫「賦形劑」;那卻不是濫竽充數。我們不妨逐一看。有一個藥叫Melatonin,一粒藥片中只須有三毫克就足夠藥效了,實在少得不成氣候;故此要加入一些磷酸鈣,作為填充劑。有的時候,藥粉沒有黏性,不能固合在一起,於是須放進黏合劑;另一方面,也有黏得太緊的,不好分解消化,故賦以崩解劑。此物遇濕之時(例如在胃腸內碰到水分)會膨脹,令藥片崩裂,藥片內的主要成分也就能釋出及溶解;這可方便胃腸吸收,例子是聚乙烯聚吡咯烷酮(Crospovidone)。
藥的結晶若是顆粒太大或太粗糙,可加入潤滑劑,以減低摩擦;亦同時可放進一些助流劑,例如Colloidal Silicon Dioxide,顧名思義,幫助它在人體中流動。藥片或藥丸中加進着色劑,不但令它有特別顏色記認,也可以為了更實際的用途。有一些顏色能吸收紫外線,於是可以幫助防止紫外線破壞藥物。同樣原理,在藥的外面加上一層包膜劑,包裹着藥丸,既可以作保護,亦可減低藥的一股(異常)氣味。說起味,藥不免有藥味,不少味道頗令人難受,故須輔以調味劑,一般用上的,是薄荷味或橙味。最後,尚有釋出修飾物,那是用來改良藥物釋出程序的物質。例如有些藥的溶點太低了,稍遇水分,(尚未去到目的地)已馬上溶解,故須令其在胃內膨脹,減慢藥物進入腸的速度,以延長藥效。
這樣說來,西藥並非天然物質,也不純,對嗎?那還用說?
不但西藥如此,很多食物也有添加了賦形劑。例如,朱古力豆Smarties有八種顏色,色素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物質:比方,可以造成黃色的Yellow 5,又叫Tartrazine,乃是一種化學色素。至於令橙皮果醬(Marmalade)呈現橙色的Yellow 6,亦是一種人工合成物質,叫Naphthalene Sulfonate。那麼,藍色來自什麼東西?那叫Blue 1,原是石油的一種副產品,叫Cyclohexa-Sulfophenyl-MethylAzanium;不同比例的Yellow 5和Blue1,可以調校出不同的綠。紅可以是化學物質Red 40。為什麼食品商不採用天然的顏料,例如用來自藍莓的花青素(Anthocyanin)﹖關鍵因素之一,在於顏色的穩定性(Stability)。花青素本是紫色,放久了會轉為紅色。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