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可樂觀嗎?

中國的內需增長與西方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西方的內需很依賴信貸膨脹,人民要靠借錢來消費,最終導致債務危機,令經濟發展沒法持續。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6.9%,比年初預期的6.5%還要好,增速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提升。

外間有懷疑,認為中國的統計數字不可靠,內裏常有水分。在官僚的干預下,中國的統計數字的確常有機會被扭曲。但只要滲水的方式不變,是否有變速還是可以反映出來的。再者,官僚的干預,多在無法達標時增強,如果有機會超標,官僚就會懶得插手,即使插手,亦會傾向壓低增長成績,以免提高明年作比較時的基數,造成自己工作上的壓力。因此,我傾向相信中國的經濟的確在好轉。

本來,於我自己在內地的生意來說,2017年屬於經營得相當辛苦的一年,大部分人都會因自己的處境不妙就認為客觀的大環境也十分惡劣,以作為自己的經營不利作解釋。不過,我仍有不讓自己的情緒扭曲自己對客觀環境的觀察能力。依我的觀察,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2017年應是一個好年。

減少依賴出口 靠內需推動

中國的對外貿易恢復增長是騙不到人的,只要看看世界各國與中國的進出口的情況就知道了。特朗普早前與習近平通電話的時候,就投訴中美的貿易逆差仍在不斷擴闊呢!現實是發達地區的經濟正逐漸從金融海嘯後恢復,已開始有條件加息;而發展中國家更因中國減少做代工(中國想轉做更多高科技產業), 有機會接替中國做世界工廠的角色,現在是發展中國家做組裝,中國為他們提供零部件。中國一樣可以有大量出口去發展中國家,而且產值比以前更高。

不過,整體而言,中國正設法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改為靠內需去推動,中國有13億人口,只要內需充足,大可以純在國內進行經濟循環,不假外求,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形成,他們的消費能力正在增加,他們不但買車、買樓、買時裝,還去旅行、看表演、尋美食、做體檢,……把賺到的錢用出去,如是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商機。近期,中國的消費品都在加價,顯示需求正在上升。統計數字可以造假,但加價必須有市場接受才能持續。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零售股的業績改善與股價上升,來引證中國的內需在實質的增長。這個勢頭一旦形成,中國的經濟就可以憑內部的動力得以持續發展。

中國的內需增長與西方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西方的內需很依賴信貸膨脹,人民要靠借錢來消費,最終導致債務危機,令經濟發展沒法持續;但中國卻能夠在人民儲蓄奇高(43%)的情況下,仍有這麼強的內需,真是潛力無限。

出現這種情況的基本原因,是在諸項生產要素中的最重要的人力因素,近年有實質的改善。政府肯在教育上投資,學生願意努力學習,人才輩出。皆想彎弓射大鵰,這種動力連腐化的官僚制度也制約不住。近年,中國在很多科技領域皆有突破,在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上更走在世界前列。因此,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非常良好,前些時還在說中國即將崩潰的人,現在真不知道該如何自圓其說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