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風文教基金會邀請法蘭西斯‧福山教授來台,並安排他與我的對談,主題是中美爭鋒。
中美兩國面臨諸多挑戰
福山關注的是,當下美國與中國各自面臨的挑戰。例如,美國的權力制衡機制,是否經得起川普所代表的民粹主義浪潮的衝撞?美國在二戰後創設的自由國際秩序,是否會因為國內反全球化運動興起,以及美國棄守全球治理責任,而分崩離析?
又如,中國靠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帶動成長的模式,是否可持續?若經濟成長滑落,是否會衝擊共產黨執政合法性?中國想將這樣的模式,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但這些國家政治風險高,如何確保投資平順進行?更何況一帶一路橫跨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俄羅斯是否會起戒心而橫生枝節?
新科技改變國際秩序
我則認為,由於新興科技突飛猛進、新興市場國家全面崛起,我們過往所熟悉的社會體制或國際秩序,未來二十年都將徹底改變。中美競賽的勝負,將取決於誰更能引領未來,而不僅僅是因應眼前挑戰。
在社會體制競賽的跑道上,哪個國家更能在經濟與政治制度創新領域引領世界,一方面讓綠色能源、生醫科技、萬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的巨大潛力,全面釋放與快速融入生活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透過制度變革,讓科技革命能與包容性成長、良好治理及永續發展之間,構成良性循環。
特別是,國家要能及時制訂全新監管體制、市場競爭規則、社會再分配機制,來有效駕馭科技帶來的巨大風險,確保個體與微型企業的市場與政治參與機會,並防止巨型企業透過共享或交易平台的營運,取得全面支配性權力。
在塑造新國際秩序的跑道上,哪個國家更能在全球治理機制改革領域,引導新興市場國家間的共識,並爭取先進國家的妥協,大趨勢很清楚,西方的主導角色必然要讓位於非西方。
根據普華永道最新的長程國際經濟秩序變遷分析,到了2050年,目前G7中只有美、日還入列前八大經濟體,德、英將退居第九與第十,後起之秀是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墨西哥與印尼。
對於如何修正全球化的路徑與遊戲規則,如何改造現有多邊體制,它們才是主角。
原載《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刊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