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夏日炎炎,很多人都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避免中暑,其中尤以退休的耆英一族為然。曝曬陽光,會令膚色轉黑,有礙美容,甚或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然而曬太陽並非百無是處,至少能讓人維持健康的維他命 D 水平。
各國研究維他命 D 與老年癡呆症的關係
近年,有大量科學研究顯示,維他命 D 不但對於保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且有防癌功效,故有「陽光維他命」之稱的維他命 D 備受國際醫學界的青睞。最近,有研究報告披露,老年人體內維他命 D 水平低下,甚至與認知功能障礙所造成的老年癡呆症息息相關。今年8月6日,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家聯同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神經病學 》雜誌發表了一份歷來最大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結果證實低水平的維他命 D,與癡呆症及艾斯海默症和有密切的因果關連〔註1〕。
其實,早在多年前,已有較小型的流行病學數據分析表明,低血清維他命 D 濃度與多種常見認知功能障礙有一定的關聯。鑒於血清維他命 D 不足在老年人中相當普遍,而有關癡呆症的真正致因仍然未明,這種關聯的確惹人關注。近年,大腦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內隨處可見負責合成活性維他命 D -1,25-二羥維他命 D 的1a-羥化酶和相關受體,在在反映維他命 D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扮演一個活躍的角色。研究者又在體外實驗發現,維他命 D 能刺激巨噬細胞,增加其吞噬 β 澱粉樣斑塊的活性,大大降低 β 澱粉樣蛋白導致大腦皮層神經元凋亡的毒性。後者很可能是早老癡呆症的致病癥結所在。此外,亦有研究披露,維他命 D 的缺乏,與血管功能障礙和缺血性中風,甚至是腦萎縮也有一定的關連。
低血清維他命 D 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早前的前瞻性研究已明確顯示,老年人低血清維他命D濃度與認知能力下降風險的增加有因果的關聯,並已確定維他命 D 水平閾值在25和50毫微摩爾/公升(nmol/L)之間者的風險明顯增加。然而,近年多項初步前瞻性研究所的結論未能一致,例如其中一項為期七年包括40名活動能力良好的老年婦女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維他命D嚴重缺乏(< 25-50nmol/L)與非艾斯海默型的癡呆症有關聯,但另一隨訪超過30年,參試者有10,186人的研究結果則表明,維他命D的嚴重缺乏與艾斯海默而非血管性癡呆有關。這些研究的結論所以參差,可能由於所用統計分析方法不盡相同,或在闡釋醫療記錄上使用各異的診斷標準,因而判斷大相徑庭。
最近發表的報告是首項基於人口而能全面評估維他命 D 與老年癡呆症和艾斯海默症關連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在1992-93至1999年間参加美國心血管健康研究計劃的成年人中,選取1658名並無老年癡呆症、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癥狀而年在65歲或以上的健康老人為參試者。研究開始時,參試者接受血液測試其血清25-羥維他命 D 的濃度。在其後六年的隨訪期間,研究者採用「國家研究所神經學和溝通障礙和中風」,及「艾斯海默症和相關障礙協會」的診斷標準,就所有原因引致的癡呆症和艾斯海默症為參試者逐個進行評估。
171名老年癡呆症患者中 過半確診艾斯海默症
經過六年的隨訪診測,171參試者先後患上了老年癡呆症,其中102人被確診患有艾斯海默症。最後研究的總結論表明,參試者中的低血清維他命D者較正常者可能患上癡呆症的風險高約1.7倍;而嚴重低血清維他命D者比正常者可能患上癡呆症的風險高達2.2倍。由於此項研究以人口為本,且參試人數具有明確的統計學意義,故所得的結論遠較以往的小型研究更加令人信服。但在維持認知神智健康的最佳血清維他命D水準上,專家們仍持抱不同的意見。在此研究中,血清25-羥維他命D濃度低於50毫微摩爾/公升閾值的人,老年癡呆症和艾斯海默症的風險顯著增加。
根據美國艾斯海默症協會統計數字,艾斯海默症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癡呆症,患者多達500萬人。加拿大老年癡呆症協會則稱,2011 年加拿大的老年癡呆症患者有747,000人,並預計這一數位將在2031年上升至140萬。本港並無相關統計數字,但估計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00人約有5至8人患有老人癡呆症,而80歲以上更有近2成至3成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人癡呆病癥。
上述研究結果雖然揭示血清維他命 D 水平與罹患老人癡呆症風險的關連,但未有表明飲食的改變或更多的曝曬陽光能否逆轉大腦認知神智功能的衰退。雖然如此,該報告首席研究員大衛・盧埃林(David Llewellyn)認為,一如為心臟健康所推薦的生活飲食習慣,除從事規律的體育活動外,經常進食深海魚類及牛奶雞蛋乳酪等含豐富維他命 D 的飲食,或維他命 D 補充劑和曝曬陽光,使血清25-羥維他命 D 濃度不低於500毫微摩爾/公升,將會是維持大腦神智健康的明智之舉。
註1:T. J. Littlejohns, et al (2014), “Vitamin D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 disease,” Neurology (online), August 6, 2014.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4/08/06/WNL.000000000000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