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林漢明教授(Prof. Lam Hon-ming)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生物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後,負笈美國西北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再擔任紐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並於1997年回到母校中大任教。林漢明教授是學術界大豆遺傳基因研究的先驅,多年來致力倡導農業界多種植大豆。他最近獲研究資助撥款,組成一個跨院校、跨國界的研究團隊,並建立了「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該中心將重點研究可持續農業與糧食安全,承傳和進一步發展紮根香港的植物與農業技術,為全球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林漢明教授除熱心於研究外,對教育亦抱有極大的熱誠。林教授現任新亞書院紫霞樓學生宿舍舍監,和學生同行、夜話,陪伴不少宿生成長。林教授亦出版了兩本《教授扎記》,記錄教授在育人和科研道上的心路歷程。林教授在成長的道路絕不平坦,惟憑着堅毅的精神,迎難而上,克服困難,取得今天的成果,其心路、歷程堪為後學借鏡。
生於尋常百姓家 深信知識改命運
林教授出身基層,自幼於慈雲山徙置區長大。一家6口,同擠在160呎的屋簷下,生活環境艱苦。父母終日於工廠勞碌,為口奔馳,只為一家溫飽。「當時不少山寨廠座落慈雲山山腰旁,不少孩子因讀書不成,逼於無奈到工廠拜師,學懂一門手藝。若果不想學師的,必須用功讀書。」林教授娓娓道出小時與同輩的實際情形。
六十年代,由於香港的教育資源不太豐裕,學位十分緊張。學生必須在激烈的競爭下脫穎而出,方可升讀官校中學。林教授就讀普通不過的屋邨小學,雖家貧,但其志卻不短。在連書桌也欠奉的家中,林教授每天早上五點便勤學苦讀,完成數學老師瑰贈的數學補充。天道酬勤,林教授憑藉着個人的努力,終考獲政府獎學金,入讀名校伊利沙伯中學(伊中)。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父母心中,當然寄望於兒女身上,希望他們可以發憤讀書,在社會逆流而上,改寫一家的命運。隨着社會經濟環境的轉變,「知識改變命運」依然是恆久不易的名言,同學在浩瀚的大海中尋覓知識時,應打開心扉,認識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為將來踏入社會作好準備。
青春的迷失……終
相比起傳統名校,伊中相對平民化,不過仍是區內有名的英文中學。林教授幾經辛苦,入了伊中,以為看見曙光。可是,小學成績不俗的他,入讀伊中後才發現天外有天。他憶道,「當時伊中幾乎全以英語授課,課堂環境跟小學大大不同。我小學沒有多少機會讀英文,根本追趕不上進度。」學業失意,林教授選擇寄情打排球,亦花心思閱讀課外讀物,卻總是對課堂、考試提不起勁兒。升中四時,成績依舊強差人意,四十人當中排名倒數第四,不但英文、數學、地理、歷史及地理「滿江紅」,連總成績也不合格。「當時成績差到是要見家長。我總是自責不已。」林教授回憶說。
為圓老師夢 發憤獲佳績
林漢明在中學開始,便為小學生補習,以幫補家計。他初時希望減輕家人負擔,為自己賺取額外生活費之餘,更讓他初嚐為師之樂。回首看來,「我當時深受小朋友的愛戴,因為我教懂他們不懂的東西。同時,我對教育作出反思,認為一個中學老師教得好,會對同學有極深遠的影響。」就在此時,林漢明立志當一個中學老師,以生命影響生命。源於老師夢,林漢明重拾學習動力──「有一段時間我在想,如果能升上大學,我就可以成為老師了!」林教授憶述說。於是臨近會考的兩年,他急起直追,最終中學會考數理科目考獲2A2B佳績,其中物理和化學奪A。同學在求學期間難免有迷失的時候,失去讀書的動力,但是同學也千萬不要放棄,在漫漫長路中重拾動力,總會有一天迷途知返,邁向成功。
自傲鑄成大錯 反躬自省重回正軌
會考一役,林漢明被勝利沖昏頭腦,使他輕視大學競爭的激烈程度。在修讀預科時,他花上不少時間於排球和補習上,結果在高考摔了一跤。他本以為學習生涯就此告終,但他的內心決不服輸,甘願花多一年重讀,誓言「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站起來!」
在那一年,林漢明一方面四出補習,賺錢養家,另一方面爭分奪秒,刻苦學習,務必於一年內趕上成績。他反思失敗原因後,認為是自己操練太少,沒有掌握考試的形式,於是他嘗試更有系統地學習,制訂時間表,針對性溫習,最終在八個多月內,浴火重生,由公開試一敗塗地,到香港高等程度會考獲得佳績,成功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生物學學士課程。林教授的經歷正好說明「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說話的真諦。人生總有高低起伏,成敗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質素,去面對不同的情景。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沉着應戰,堅持下去,才能「笑到最後」。
分子生物研基因 教授影響改變終生
踏入大學,林漢明與時下的大學生一樣,參加很多學生活動,生活上有着翻天覆地的改變。林教授更笑言「大學前兩年主修拍拖,副修的是活動,自修的是生物……」在一年級,林漢明根柢還好,力保「過三」,但到第二年,課程都是他中學時沒有學過的東西,成績下滑,如擦邊球般僅僅合格而已。那時候,林漢明在學習上提不起勁,想着如果要成為中學老師的話,憑着這個成績,可能已經過關了。
但現實是很多時候,即使你做了生涯規劃,人生總會遇上不同的驚喜。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林教授突然就自己的未來路向作出重大改變──這一切實源於他在大學三年級修讀「分子生物學」科的經歷──「當時教授用電子顯微鏡放大一種病毒,講得眉飛色舞,那病毒比細菌還要細上百倍……」就那一課,林教授從基因的複雜性,看到生命的奧妙──無論是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由極小的基因,互相協作,組成生命。這一課令林教授為之着迷,激發他研究遺傳密碼的興趣,自此便踏上成為科學家的路途。林教授反思道:「改變源於當時的整個氛圍,我覺得年輕人是可以做多一點的。讀中學當然是重要的,但是,我也反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做多一點呢?」他認為當年大學老師對他很有啟發性,故認為大學需要更多具啟發性的老師,鼓勵年輕人更積極投入社會。結果,他的志願由教導中學生變成教導大學生。
林教授在大學三年級急起直追,拼命去聽課,最終成績節節上升。其後他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生物學碩士學位,雖成績優異,但差點因與老師研究路向不合而未能順利畢業。他有幸得到很多老師的幫忙,最後改為跟隨現任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做研究,成為黃教授加盟中大的第一位碩士學生。他在黃教授的循循善誘下,終透過努力,成功拿取獎學金,隻身遠赴美國西北大學攻讀博士課程。
林教授的學習經歷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找到目標,找到夢想」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人生難免會出現不如意的逆境,只要點燃夢想,堅定自己的目標和追求,並努力付諸實行,才能克服崎嶇之路。
嘉賓簡介
林漢明教授(Prof. Lam Hon-ming)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生物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後,負笈美國西北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再擔任紐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並於1997年回到母校中大任教。林漢明教授是學術界大豆遺傳基因研究的先驅,多年來致力倡導農業界多種植大豆。他最近獲研究資助撥款,組成一個跨院校、跨國界的研究團隊,並建立了「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該中心將重點研究可持續農業與糧食安全,承傳和進一步發展紮根香港的植物與農業技術,為全球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林漢明教授除熱心於研究外,對教育亦抱有極大的熱誠。林教授現任新亞書院紫霞樓學生宿舍舍監,和學生同行、夜話,陪伴不少宿生成長。林教授亦出版了兩本《教授扎記》,記錄教授在育人和科研道上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