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治文化領先全球

20世紀最初十年,美國還是一個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的國家,工業落後於歐洲。然而,以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紐約已經初具規模,商貿和金融企業正在蓬勃發展。 僅僅半個世紀後,美國已經崛起成為超級大國。

值得探討的文化領域

 
美國是個獨領風騷的經濟大國 ,擁有強大的物質力量和文化軟實力。研究美國的專家們多從事高深專題研究和著作,進行概括性的宏觀分析。他們的努力肯定是十分有價值的。中國不久以前的一系列《大國崛起》電視集也讓觀眾能夠進一步了解美國崛起的前因後果。然而,宏觀的探索和描述似乎缺乏具體的操作性。為求完備起見,似乎應該進一步從事微觀和深入探討。筆者從上世紀60年代起,先後在加拿大和美國居住了30多年。雖然並非專業研究員,但從生活經驗和耳濡目染中對美國社會的一些有效管治方法深感讚賞,認為它們有助於美國的崛起和維持相對公義的社會。筆者謹在此抛磚引玉,希望更多人加以補充,以期更具參考和實用價值。  
 

美國的政府和企業文化

 
20世紀最初十年,美國還是一個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的國家,工業落後於歐洲。然而,以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紐約已經初具規模,商貿和金融企業正在蓬勃發展。僅僅半個世紀後,美國已經崛起成為超級大國。急速的發展帶來嚴重社會衝突,勞資糾紛不絕。矛盾雙方不斷吸取經驗,工人組建強大的工會而大企業則致力於完善其企業管理。除了工農業生產興旺之外,令美國人感到驕傲的還包括隨之而蓬勃發展的現代文化和社會軟實力。同蘇聯模式集權國家的劇烈動盪和折騰相比較,採行分權制的美國發展得較為平穩。集權制國家缺乏制衡力量,順利時發展迅速,一旦失控出軌,則可能損失慘重。分權制國家的發展則往往由於社會各方的利益衝突和缺乏共識而出現阻滯,雖然發展可能較為緩慢,但卻較容易矯正錯誤和減輕損失。美國政府和企業利用較有效的分權管治方法,在監控貪腐瀆職方面取得成效。資本主義社會盡量利用人類的自私基因來促進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美國的締造者利用政教分離原則來否定宗教神權統治,同時接受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念。 美國社會通過發揚宗教的關愛和服務精神來讓教會除了傳教之外,逐漸成為服務大眾的慈善組織。
 

自私基因的確認和利用

 
美國社會制度的一個基本假設是人皆自私,必須予以有效的限制和利用。其中一些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多勞多得,種瓜得瓜的傳統鼓勵手段普遍推行。從小處着眼,筆者發現美國一些大百貨公司有十分寬鬆的退貨安排,只規定退貨者必須持有收據。中、小公司多採取換貨的做法,而小公司甚至表明「貨既出門,不可退換」。筆者初時不明白為何如此。後來朋友指出,大百貨公司利用退貨機制來讓顧客負起監督售貨員的任務。考慮到退貨的需要,顧客自然預期會獲得銀碼正確的收據,否則退貨時無法取回原來的付款。管理方擔心,如果售貨員不發收據,便有可以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讓公司蒙受損失。大百貨公司一般把退貨產生開支當作為業務開支,以提高貨品價格的方式轉嫁給顧客。至於中、小公司採取換貨的做法,顯然是不願意承擔退貨的開支。它們或許採取把售貨員和收銀員分開來的作法來減少出紕漏的機會。小本經營的公司通常由老闆或其親信主持,因此不會利用顧客監督辦法。有趣的是,筆者曾經在某餐飲店的收銀機旁邊看到這樣的告示:「如果收銀員不給你發票,請您告訴經理,你將可以享受免費的餐飲。」順便提到,在某些地方,由於顧客沒有容易退貨的印象,缺乏操守的售貨員可能給顧客開出低於售價的發票,以便從損害公司利益中獲利。 
 

專利制度

 
筆者曾和一位猶太律師談到高效語文讓美國能夠提高教育效率,促進知識創新和發展生產力。其情況和中國的剛好相反。該律師補充說,還應該考慮美國聯邦專利制度發揮的作用。他指出,專利給予發明者或其授權人在一段時間內(例如17年)在美國和世界範圍內享有開發和利用其發明的專利,條件是必須在提交專利申請書上詳細說明該項發明。這是一種兼顧發明者和大眾雙方利益的化私為公做法。專利制度一方面通過授予專利來鼓勵發明創造,另一方面則規定人人都可以在專利權屆滿後參照發明詳情來予以開發利用。著名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的發明已經成為人類共同財富。美國公司的複印技術在專利結束後已由日本公司普及於全世界。回顧中國自古以來許多工藝技術和醫療秘方未能為大眾和後世服務,可見美國專利制度的優越性。
 

授權和問責

 
美國企業普遍採取授權和問責制度。美國企業主管習慣向新聘人員說,「權可以授予但須問責」(power can be delegated but not accountability)。Accountability 一詞據說是在翻譯《香港基本法》時唯一找不到貼切中譯的英語詞(註1)。這足以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缺失。許多中國當權者會認為,既然獲得授權,別人便無權過問,也不必向誰負責和提出報告。授權者更往往被認為無權取消授權。例如中國農民把地權授予官方組織後,就被認為失去支配包括土地買賣在內的權力。美國社會習慣規定授權者保留問責權,獲授權者必須承擔執行和述職的責任。 授權者有權撤銷授權和另作授權安排。美國企業授權僱員處理事務,但僱員在執行任務後必須向授權者述職(提出報告),以便授權者能夠問責,作出獎勵或懲罰的決定。同樣,企業的主管也必須向授權的股東大會負責,股東大會有問責和開除主管的權力。授權問責機制旨在確保獲授權者的工作符合授權者而非自己的利益。
 

平衡僱主和僱員的利益

 
由於美國公司和僱員雙方都有改變僱用合約安排的自由,即有解僱和轉業的自由。企業自然擔心僱員的離職會影響公司運作,對公司造成損害。從企業利益出發,有必要確保沒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nobody should be indispensable)原則。爲了不讓專業技能和知識因僱員離職而蒙受損失,企業主管通常會斟酌情況,請從事技術含量高工作的僱員編寫工作流程報告和詳盡操作手冊。目的在於讓後來者有規可循,能夠迅速掌握必要的技術知識,避免耗費大量時間來摸索學習,以及減少由於生手出錯而造成損失。至於給予從事諸如負責銷售和財務工作的員工較長休假,主要原因在於讓替工者熟悉和能夠從事有關工作,同時也便利通過監控替工期間的業務異動來揭發可能存在的貪瀆行為。 如果僅僅認為職位愈高就應當享受較長假期福利的話,就不曉得其中的關鍵考慮。 
 

工作守時的不同要求

 
筆者曾經到碼頭領取從香港寄來的包裹時,赫然發現這樣的告示 「如果你遲到超過15分鐘,今天你就不需要工作了」。這是對搬運工人非常苛刻的規定。美國一般公司多採用打時卡制度來監控僱員的上下班時間。較高級的機構則採取簽到辦法,管制較為寬鬆,因為簽到通常不要求寫下確實的上班時間。據說 IBM 研究所的院士不必定時上班,條件是全心全意地為達成研究目標而努力。筆者認為這些不同的安排是一種白貓黑貓的管理安排。從事簡單體力勞動者受到嚴苛的約束,程度愈高的勞心者則獲得愈寬鬆的待遇。由此可以推想到,農奴社會的剝削壓迫,封建社會的專制獨裁,工業社會的寬鬆民主,其中生產力和社會制度之間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繫。不言而喻,被壓迫者反抗時能夠造成的破壞程度也被考慮到。良好的管理可望讓僱員感到工作愉快,感到受僱主的尊重。如果能夠進一步利用股份所有制來讓僱員分享利益,甚至產生當家做主的感覺,當然就更加理想。 
 

分權自治的社會

 
上述企業文化構成民主政治理念的基礎。爲了避免權力過度集中,美國社會普遍採取分權自治原則,讓各管理階層掌握獨立的支配權力。社區居民有權競選和通過投票當選為社區理事會理事。就筆者居住的社區而言,實際上當選的理事多為熱心搞好社區事務的專業人士。饒有意義的是,這些理事都是無薪酬的義務者。理事會掌握社區法規(bylaw)的立法和決策權,並且有權聘用社區行政人員來執行各項工作,規定他們定期向理事會述職和接受問責。民眾繳納包括聯邦、州、地方和社區各級政府的稅款則由相關部門用來支付諸如教育、治安、消防、衛生等服務。由於社區居民選出的理事會擁有決策權,足以讓社區事務比較符合居民的切身利益。例如,熱衷於子女教育的富裕社區會多撥一些教育經費。居民日常生活中很少和州或聯邦政府打交道。州政府的業務包括各項新行政和執法工作,以及協調與縣、市和社區等較低層政府和聯邦政府的工作。聯邦政府則主管國防和外交,以及規劃和從事全國規模的基礎建設。基本原則是,權力不向上級集中,低層政府能夠自決的事務,就不提交高層政府。由於可以通過參與社區活動來產生左右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務,居民普遍較積極參與當地政治活動。可以設想,權力分散不但讓各級政府能夠更有效地運作,而且減少貪污舞弊的情況。  
 
註1:香港《基本法》把 Accountability 譯為問責,這不大符合英文的原意;英文原意接近述職和擔當的意思。即獲授權必須述職,give an account,和承擔責任,hold somebody accountable。聯合國的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 也產生中譯困難。雖然後來聯合國也採用了問責譯法,筆者認為問題出在問字,因為原意沒有問的意思,有的是述職和承擔的意思。即就算無人提問,當權者也必須提出報告和承擔責任。 
 

吳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