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印度電影後感──「虎爸」版愛的教育

身處競爭激烈的香港,面對這種「虎爸」、「虎媽」的概念,益發有親切之感!在這種跡近「專制霸權」的背後,其實埋藏了家長擔心子女落後,甚至被淘汰的一種關愛,礙於表達不當,便造成了各種可大可小的家庭問題。

「爸爸,我很想去印度看看。」

和9歲的女兒看畢《打死不離三父女》(Dangal),這是她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

我追問原因,她告訴我,她覺得在香港沒有刻苦的環境,生活太舒適、方便了,欠缺挑戰,也沒有時間多想功課、考試以外的事情……

最近的30、40年,印度強勢崛起,許多評論家都把她跟中國的發展相提並論;這裏也就不作贅述、比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國的崛起,在流行文化裏必定會有所體現。過去的日本、韓國和泰國所牽起的電影風潮,正好說明此點。

傳統文化的父權權威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一位曾是摔角冠軍的「虎爸」,渴望「一索得男」,以繼承自己的摔角事業;卻因為妻子連生女兒,一直無法圓夢。心有不甘的他,因獲悉兩位女兒在一次街頭打架中,擊敗數位同齡男孩,而把之前無法「如願」的「情意結」,一廂情願地投射於兩位女兒身上。電影花了好些篇幅在父女之間的誤會和張力之上:這位印度「虎爸」在剛開始時,不近人情地強硬扭轉女兒的生活習慣與性別限制,兩位幼女的身心飽嘗折磨… …柳暗花明又一村,編導在兩位女生的處境陷入困境時,彰顯了年輕人該有的鬥志,巾幗不讓鬚眉,兩位女生在接受了無法改變的父權權威以後,身心以至周遭事物也起了微妙的轉變……

對於傳統文化裏的父權權威,我一貫保持中立態度:電影不是我拍的,我只是觀眾而已。父權現象由來已久,當中肯定有不良的影響,但不宜也無法把它單純地兩極化,說成非黑即白──這也不是本文的重點所在。

影片在主人翁對抗逆境的同時,也提供了另一種視野:如果你不能改變這個不公平的世界,那麼,就嘗試改變自己去理解它,並與之共存。

故事裏的長女,哪怕已經嘗過了父權社會帶來的苦頭(因被父親強迫練摔角,而遭受鄰里諸般嘲笑)和甜頭(後來因為接受了父親的價值觀,連續贏得大小比賽中的冠軍),只要一有機會依然不惜一切來證明自己比父親更好更對!這種不甘妥協、永不言敗的精神,也屬一種強權下的自然反彈──由此可見,編導也不是一味盲目地提倡父權主義。

身處競爭激烈的香港,面對這種「虎爸」、「虎媽」的概念,益發有親切之感!在這種跡近「專制霸權」的背後,其實埋藏了家長擔心子女落後,甚至被淘汰的一種關愛,礙於表達不當,便造成了各種可大可小的家庭問題。

回顧電影本身,戲中那微妙的轉變,其實來自家族之間的愛,以及父女之間的相互理解。父親之所以「嚴」,是因為不希望女兒像其他印度女性一樣地早婚產子;通達世情的他,明白要衝破宿命的安排,必須在男權社會裏先得到認可,於是安排了兩姐妹練習摔角,並參加不同比賽,以擊敗同齡男孩為目的。

爸爸對於女兒的愛,並沒有一開始就獲得到認同……這不也反映了世上多少父母的心聲。為人父母,正常者都必以子女的利益為依歸,可是溝通的工夫又是否做得足夠呢?我總覺得,電影中的嚴父要是肯放下身段,開始訓練之前跟兩位女兒說清楚原委的話,哪怕女兒不一定馬上聽得明白,但我們跟孩子、學生說的話就有如撒種,種子也許不會馬上發芽,可是只要予以時間,持之以恆地以愛澆灌,萌芽成長是遲早的事。

張海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