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灣區 高瞻定位

──絲綢之路個案系列

期望稍後公布灣區規劃時,可採用較簡單易明的方案和措詞,不合時宜的敢於刪減,讓公眾更容易理解,爭取各方參與和支持,提高成功比率。

上月前往廣西,有幸於中國──東盟博覽會發言。隨後,前特首梁振英也於廣西會晤區委書記彭清華,而現特首林鄭月娥則於湖南出席「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她上任後早已走訪了東南亞。可以反映,大灣區內部吵得熱騰騰的是規劃,行動喻着的是一帶一路大世界。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元件,本專欄已解說過(見今年6月7日〈金融灣區 海絲規劃〉一文)。出訪的地點及大量新名詞皆與此相關,如泛珠九省、粵桂合作、北部灣和西江的經濟區、黃金水道等等,到底看懂有幾人?又以自貿區為例,數年政策可整理成一本厚字典,公眾怎能明白和參與?

九省與東盟 區內經濟體

了解灣區布局,可從香港、澳門開始,兩者曾是近代史的剩餘殖民地,亦是中國最開放的國際先鋒(見下圖),

  1. 配合「珠江三角洲」的廣東九城市群,定名「粵港澳大灣區」;
  2. 珠江由東、北、西三江匯聚,西江最大,借勢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
  3. 上游的廣西具歷史淵源,「粵桂合作」可共享CEPA政策便利;
  4. 再往西行的「珠江黃金水道」,粵桂黔滇四省構建航運聯網;
  5. 向外拉闊為「泛珠三角」九省(9+2),現代高鐵可縮窄時差凝聚一體;
  6. 擁海陸直駁東盟獨有優勢,廣西近海六城發展「北部灣經濟區」。
  7. 這些一切的組裝,最終聯合強勢陣容,共同銜接東盟新經濟體。

前兩廣總督 引百年感慨

深入考察,走進兩省合作的中心點,引發無限感觸。
深入考察,走進兩省合作的中心點,引發無限感觸。

粵桂的交接點,地理位置在歷史上早被看重。管豁兩廣的官府設於梧州(即圖一標位置),始於明(1452年),終於晚清(1917年),距今剛一百周年,著名的兩廣總督有林則徐(1840年)、李鴻章(1900年)。

兩官員期間的數十年,這裏見證了中國的沒落。原是閉關自守,抗拒國際貿易,炮火下的鴉片戰爭(1839年),市場被逼全面開放,購買英國毒鴉片140年,消耗大量財力。苦難、悲情、憐憫的中華民族,敗盡保家衛國戰役,遭日本、西方全面宰割,年年巨額賠款。中國政府、中國人,東亞病夫,鐵一般的事實!

高瞻大灣區 國際領頭人

今天的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以貿易融入國際社會,她再次站起來了。但經濟底子並未穩健,無數問題仍待解決。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手法推動跨國往來,既為己、也助人。

規劃灣區包括面和點,泛珠三角剛公佈的「共建泛珠區域高鐵帶」、「泛珠區域旅遊大聯盟合作」,以及早前的「珠江黃金水道建設」,以簡單、概括模式把南中國組成強隊,迎接前景燦爛的10+1+1自由貿易區。按照各自的比較優勢,高速發展區內貿易,人、物、資金、信息在最少障礙下跨地流動,成為共享「生態圈」,全球第三經濟體勢將「升呢」。

期望稍後公布灣區規劃時,可採用較簡單易明的方案和措詞,不合時宜的敢於刪減,讓公眾更容易理解,爭取各方參與和支持,提高成功比率。

陳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