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教授(Prof. Anthony Fung)畢業自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做過該校校刊英文版總編輯,奠定了他日後投身新聞工作與傳播教學的基礎。他先後任職報章、電台、電視台,在採訪中得到啟發,毅然隻身遠赴美國深造,於名校明尼蘇達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回港後任教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新傳之火」薪火相傳。
跑新聞體驗社會 享受工作從未覺苦
回憶大學生活的種種,馮應謙慶幸自己選對了學系,能在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開放環境下做自己喜歡的研究。當時的校內刊物叫《新沙田》,他每天都到沙田去觀察社區,寫成報道,有時採訪街市更會遇到險情。校方尊重學生的編採自主,未設有任何審查制度,這樣同學們反而得以自我訓練新聞觸覺和傳媒底線,利用新聞報道以促進對平等公義社會的追求。
馮教授一星期上五天課,碰上星期六、日有活動,還得要去拍照、採訪。沒有「車馬費」之餘,甚至要自己倒貼交通飲食費用,但他卻興致盎然。近年年輕人抱怨樓價過高,怎樣省錢都不夠,馮教授要「倒貼」工作,又是怎樣節省金錢呢?他坦言以前生活比較簡單儉樸,不流行追逐高級智能手機,花錢不多。貪便宜的就坐電車,就算巴士也只是多花幾毛錢,平常吃快餐,大幫人聚會才去餐廳,只要不隨波逐流追逐物質享受,很簡單便能維持到基本的生活。
如果選科和選工作符合自己的性格,馮教授往往可以發揮出極致水平。他先後在香港電台、《東方日報》等傳媒機構工作,從來沒把工作當成苦差,也不會盯着手錶看什麼時間可以下班。每天他聚焦在當日想做的、必須完成的使命,進行必要的採訪。回頭一看,他說入行當記者時沒有一般人的打工仔心態,不計較薪酬、不計較工作時間,全程投入去採訪、寫稿子。也許他早已經習慣了校刊的編採工作,即使學校裏的勞動沒有酬勞他仍然樂在其中,投身社會後能有點小報酬,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從記者到教授,這巨大的轉變卻不是馮教授的計劃。雖然從小他一直想到外國看看,但父母都是內地逃難到香港的一輩,較着重兒子工作能不能賺錢,價值觀和新一代追求精神層面不同,他不想和家庭起衝突,畢業後直接投身社會工作。他感激《東方日報》的鄧姓編輯給了他很多學習的機會,經歷多次採訪不同背景的對象如醫生、環保人士等。馮教授認識到世界之大,想更深入認識新聞傳播業,於是萌生出繼續進修的想法。後來母親去世後,沒了家庭的牽絆,他便毅然申請獎學金到美國深造去。當時他的出發點純粹為了能更深入的學習,未有特別考慮到工作和學習之間的關係,更沒有想到要當教授那麼長遠。
馮教授給年輕人的一段話
馮教授認為年輕人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有自己的想法、較為激進、熱衷參與社會運動,但對事物認識較為片面;一類則以賺錢為人生目標。誠然兩種價值觀非常普遍,同學們若有熱情改變社會,想做政客,嘗試改變社會的不公義,這當然是好事,而透過自己努力賺取更多金錢也不見得是錯。但他提醒同第一類的同學要反省參與社會運動時是否只是隨波逐流高喊口號,有否深入理解背後的政治立場和理念是不是自己真正認同的?第二類同學則要思考,當財富多到用不完的地步,是不是一定等於擁有開心的生活?
他批評現在年輕人大多只顧着考試,對社會上很多事都不感興趣。大學時他修讀政治哲學,就試過拿着哲學書到馬克思敘述的城市去看,親身感受當地社會,想像成書時代的環境,將思考、體驗和書本連結在一起,立體交織成為更深層次的知識。
馮教授向來尊重個人自由,期待加入新傳學院的同學擁有使命感,批判社會、監察社會、擇善固執。大學不是學習新技術、技巧或專門手藝的學堂,更加不是職業訓練所。學院一直強調的是價值觀和思維訓練,這些都比實際技能訓練來得更為重要。
馮教授給二十歲的自己的一段話
驀然回首,馮應謙說當年20歲時並未意識到全球化的程度那麼厲害,各地經濟唇齒相依,必須通曉多國文化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他會選擇18歲就到海外讀書,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自信只要能駕馭當地語言就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為了做好流行文化的研究,馮教授花了十數載的努力學習韓語、日語,希望研究兩地文化的影響力。他觀測到香港的年輕人從孩提時代到青春期都是看日韓劇、電影、綜藝節目長大的。每天他們聽歌、看電影、玩耍的時間多得驚人,某程度上傳播媒體承擔着教育和塑造價值觀的作用,影響着每一個人的成長,這是馮教授和美國多位老師傾談中悟出的道理。然而馮應謙曾被思想傳統的學者批評他研究流行文化是玩物喪志,但他仍堅持去研究一些真正影響着周圍日常生活的東西。雖然日韓研究並不是新題目,馮教授也能輕易找到翻譯員幫忙,但他認為要徹底明白日韓文化,必先從兩國的語言開始切入。研究早已結束多年,但馮教授依然沒有放下外語的學習,真正是毅力可嘉。
推薦作家
村上春樹
馮教授特別推崇村上春樹,認定他是很好的學習榜樣。他初次接觸村上的作品是在研究流行音樂的時候,因為村上春樹很喜歡藍調和爵士音樂,作品呈現的某個地方、某個年代,往往都和音樂有關。例如《挪威的森林》就是披頭四樂隊的一首歌,因此懂音樂的人讀村上的作品就可以了解到作品後面的典故。除了音樂,村上的作品中還有文學、建築等各方面的東西,內涵非常豐富。讀者可從中領略到作者不懷任何目的,單純學習各種知識的態度。
村上春樹的作品背景不光是日本,更有德國、北歐等地。近年村上的大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寫的就是芬蘭一個很小的城市,主人翁專門到這個小城市尋找舊友疏遠他的原因,裏面有對音樂家的紀念,而對普通市民的刻畫亦非常細緻。村上對事物的觀察入微,學習從不局限於書本,而是將學習放到整個世界之中,親身到世界各地去感受當地的文化,結合各式各樣的知識,形成了村上多姿多彩、有歷史內涵、音樂素養的文學世界,能引導讀者去發掘到更多更多……
嘉賓介紹
馮應謙教授(Prof. Anthon Fung)1992年畢業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系,曾任日報全職記者、電台DJ和電視台主持,後負笈美國,於明尼蘇達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2001年回母校中文大學任教,2011年8月出任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傳學院)院長。馮教授同時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千人計劃教授,廣州暨南大學珠江學者講座教授。研究興趣和教學領域為流行文化與文化研究、性別與青少年身份政治、文化產業與政策、傳播政治經濟學、新媒體研究。在國際發表的文章出版超過一百篇,曾編撰十餘本中英文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