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葉劉淑儀:港人宜重拾開拓精神

葉劉淑儀認為未來應刻意推產業政策,只是香港可能遲了數十年。

1933年,第32任美國總統小羅斯福推行「新政」(New Deal),帶領國家擺脫空前的經濟危機,歷史學家Anthony Badger形容:「新政的頭一百天,樹立了總統勇敢領導及行政立法和諧的典範。」由於百日新政成績斐然,後任總統紛紛效法,成為評估施政的重要指標。至今,不少國家均會以新領導人上任一百日的表現來評估施政。特首林鄭月娥上任未夠百日,我們請教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看她對新政府開局有何看法。

新特首問局順利

葉劉淑儀認為新特首十分勤力,「大家有目共睹,林太七天出動,外訪、落區做足,比前特首梁振英更樂於與傳媒溝通,嘗試主導傳媒,策略十分聰明。」她對林鄭月娥的評語相當正面,指出新特首可以汲取過去20年的經驗,去看三屆政府有何不足之處,「此外,亦看得出她希望修補社會撕裂,對民主派示好,除委任民主黨前成員羅致光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外,36億的教育撥款亦是向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賣帳。」

對於上一屆帶着僭建、涉嫌利益衝突等是非上台的特首梁振英,葉劉淑儀形容「世界罕見」,「局長、行會成員又多人中箭、惹上官非,這是不正常的。相比之下,林鄭月娥是正常很多的人。市民厭倦鬥爭,對新特首有期望,希望幹出成績,在此形勢下,泛民不敢胡亂攻擊,開局比較順利。」不過,葉劉淑儀也指出,特首面對香港的困局會很吃力。近年社會累積深層次矛盾,包括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對中國的看法均有矛盾,加上最牽涉民生的土地、房屋分配不均,使社會累積不少怨氣。

 

「AO治港」說法不公道

新班子中,不少局長、副局長均是政務官出身,轉為問責官員,有人批評是AO治港。1975年加入政務職系的葉劉淑儀認為此說法不公道。「這批局長已脫離公務員制度,失去了鐵飯碗保護,可能只做一屆甚至問責下台,也冒一定風險服務香港。加上公務員出身的問責官員,表現好過外來新丁,畢竟他們有基本訓練。」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於2002年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希望在政府以外尋找人才,到了2017年,局長卻大多數是一批公務員,有人說香港缺乏政治人才,葉劉淑儀反問:「何謂政治人才?」她認為政治人才不是天跌下來的,就算大學唸政治學也要經過磨鍊,一是參選,一是政府行政工作,或進入委員會處理熟悉的政策範疇,不是自稱是人才就是人才,公務員出身至少有行政管理經驗,熟悉政策。「難道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也找政治人才嗎?去區議會找?還是立法會?即使是美國,也是找在國會處理過相關議題的人,要懂本業的人,財長也是到華爾街或者商界中找。」

「大家有目共睹,林太七天出動,外訪、落區做足,比前特首梁振英更樂於與傳媒溝通,嘗試主導傳媒,策略十分聰明。」
「大家有目共睹,林太七天出動,外訪、落區做足,比前特首梁振英更樂於與傳媒溝通,嘗試主導傳媒,策略十分聰明。」

行政立法新關係

有人形容過去五年的行政、立法關係是「陷入冰點」、「事事對抗」,新特首上任不足五日,便到立法會出席答問會,發言企位亦改站在立法會主席位旁,顯示尊重立法會的地位,葉劉淑儀用「緩和」一詞形容現時行政立法關係,「特首作風溫和,主動伸出橄欖枝,形勢不如上屆政府那麼尖銳。」但立法會開局在即,葉劉淑儀預料少不免出現政治鬥爭,「數個大議題如一地兩檢、DQ事件,觸及雙方底線,泛民一定反對到底。DQ雖然已到尾聲,泛民亦無能為力,但亦反對合併選舉,否則在比例代表制下建制有機會取得席位。這些事情觸及核心政治利益,不可能靠派錢或是溫和態度解決。」

至於行政會議,葉劉淑儀形容風氣煥然一新,又指特首勤力、認真,其他成員個個不敢怠慢,十分用功。行政會議逢星期二召開,星期一的會前簡介,出席率高,成員踴躍發言,葉劉淑儀笑道:「官員最辛苦,因為今屆非官守議員中不少前高官。尤其牽涉到教育議題,成員中曾經或現在參與高等教育的甚多。」翻查資料,當中包括羅范椒芬(前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前教育統籌局局長、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陳智思(嶺南大學校董會前主席)、林正財(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成員)和史美倫(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前主席)等,所言非虛。

立法會開局在即,葉劉淑儀預料少不免出現政治鬥爭。
立法會開局在即,葉劉淑儀預料少不免出現政治鬥爭。

葉劉淑儀自2011年加入行政會議,成員組成、變化看在眼內,有人批評行政會議人選組合欠缺多元化,她從政治角色分析:「立法會六大版塊(民建聯、經民聯、工聯會、自由黨、新民黨和獨立功能組別議員)基本上都齊整,由董建華年代已經開始,邀請曾鈺成、田北俊等人,雖是行政主導,但畢竟行政長官在立法會只有零票,要將有票有影響力的人放進去。」

檢視過去政府不足

儘管行政會議內的討論較過去踴躍、行政立法關係得以修補,這仍不足以處理香港面對的問題。葉劉淑儀警告,未來五年最大問題有兩個:土地房屋及青年上流。房屋問題屬民生範疇,是最嚴峻、迫切的問題,「長遠要建立熟地庫,老實講,現在200公頃(熟地)也沒有。」這問題亦得到林鄭月娥的正視,因此她於早前宣布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解決覓地建屋問題。本社早前訪問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探討「大辯論」的可行性,陳智思強調過程透明最為關鍵,葉劉淑儀則認為諮詢要有方向,政治領袖要有能力領導民意。至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被批評環保成員不足,她認為這可以透過其他方法補救,例如公開會議,盡量出來向公眾解話,與持份者對話等。

但如何令持份者讓步?從政多年的她指出:「最終肯定有人不接受,社會是取最大公約數的,所以為何立法會過半數就可以通過,全世界的議案也甚少是由全數成員通過的。社會是多元的,不可能以百分之百共識作標準,要讓市民了解有何選擇,當中的利弊、代價,最後由政府拍板決定,在立法會撥款時,再交由代議士發聲,否則只會議而不決。」

另一個是青年上流的問題。葉劉淑儀指出,現在的情況是大學學位增多,適合大學畢業生的職位卻不足夠,社會滿足不了大學生的期望。而另一邊廂,體力勞動的工作則有很大的需求,僱主往往請不到人從事這類工作。她更指早前有朋友出價6萬聘請地盤安全主任,這是社會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

曾蔭權年代的六大產業

相比其他地方,香港政府缺少產業政策,沒有透過有形之手,把社會資源配置到高增值產業,高增值職位不足。葉劉淑儀把問題的源頭追溯至第二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曾蔭權任內靠自由行養活香港,但這屬於低增值產業,數據反映聘請人士多但增值低,而政府憑單一產業已帶動經濟,也因此沒再積極投放資源推動新產業增長。」但記者記得,曾蔭權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發展六大優勢產業(檢測和認證產業、醫療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及教育產業),何以沒有產業政策?葉劉淑儀聽後不以為然,冷冷一句:「毫無周詳的計劃。」她接着道:「我曾批評,曾蔭權雖成立經濟機遇委員會(Task Force on Economic Challenges),試圖抄襲美國列根政府,但只開過一次會,無數據、無理據便跑出來發展六大產業。」她挑其中一項來批評:「以創新科技產業為例,科技創新不是單一產業,不同行業也會應用,醫療產業沒有配套,真正想推時,又面對土地、醫護人才不足。沒有用心思考,是六大產業失敗原因。」

相反,她認為中國促進產業轉移,「騰籠換鳥」,趕絕高污染、低增值行業,相當成功。但中國雷厲風行,香港可以、甚至應該效法嗎?葉劉淑儀承認,當中存在制度問題,在香港不容許行政機構說了算,法例修訂、撥款,通通要經過立法會。

產業發展停滯不前,葉劉淑儀把問題的源頭追溯至第二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亞新社)
產業發展停滯不前,葉劉淑儀把問題的源頭追溯至第二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亞新社)

港人宜重拾開拓精神

葉劉淑儀認為未來應刻意推產業政策,只是香港可能遲了數十年。當年的亞洲四小龍都嘗試經濟轉型:韓國發展創意產業,新加坡走高科技路線,更出盡辦法吸引外國公司投資,而香港停留在服務業經濟無法扭轉,個個都想做新經濟,最好是高端服務業,即使不是那麼容易。

觀察、服務香港多年,葉劉淑儀把握香港脈搏,在訪問中回答問題反應迅速,似是心中有腹稿。這也難怪,畢竟她在這次77日的特首選舉工程,與各界別選委會面共137場,不管他們有票無票,14次落區,21次出席論壇,發出100篇新聞稿,對香港的看法、未來的發展方向、政策自然是倒背如流。

她認為隨着本地發展空間減少,香港出路就要靠大灣區、一帶一路等國策走出去,發展新市場。「跟着國企走出去,到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等地方發展。」她又以查氏集團創辦人查濟民博士為例,「當年查生遠到非洲發展,搞得有聲有色,香港人可否重拾這種開拓精神?」她重申:「這不是口號,而是當地真的有空間。」

她身體力行向香港人推廣一帶一路的機遇,早在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之路協會,算起來比梁振英更早就開始推銷一帶一路。她自豪地說:「我們舉辦的『張騫計劃』,去年與今年均推薦80個學生去一帶一路國家實習,擴闊他們的眼界,同時亦推廣、宣傳香港,做到民心相通。」

新特首第一份施政報告將於10月11日發表,可否教人眼前一亮,未來五年特區政府又如何帶領香港走得更遠,相信市民與葉劉淑儀同樣期待。

葉劉淑儀今年推出新書《葉劉的地球儀》。
葉劉淑儀今年推出新書《葉劉的地球儀》。

葉劉淑儀簡介

1972 年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獲一級榮譽學士學位。後分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修讀了三個碩士學位課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主修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史丹福大學史隆管理課程碩士和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1975 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 年7 月成立「匯賢智庫」,2008年9 月當選第四屆立法會直選議員,2012 年及2016 年成功連任,並於2012年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於2011年1月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2015年9月,她牽頭與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省市及海外華僑在港代表團體合作成立了「海上絲綢之路協會」。2012年及2017年, 她先後兩次參加行政長官選舉。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