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加入城市大學教學至今的李鉅威教授,兒時渴望當外交官的理想,因當時港英殖民地的環境因素而幻滅。對金融、經濟見解獨特,卻不從事金融行業,選擇投身教育。「我喜歡做研究和教學,比較自由,可以發揮自己。」李教授笑說。
兩年前,李鉅威在新書中表示:”Together with a reliable civic and economic system, the path of economic freedom in Hong Kong is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new economic opportunities to help others to prosper.” 換而言之,香港要走上經濟自由之路,必先擁有一個可靠的公民社會及經濟體系,方可創造新的經濟機會,幫助他人邁向繁榮。可是,論政治,香港正步入政治冷感的時代;論經濟,香港通脹依然高企,要做到「一個可靠的公民社會及經濟體系」,談何容易?
何謂公民社會?
根據李鉅威的定義,要達致一個平等的公民社會,不應受政治、法律、歷史背景的影響。「公民社會推崇人人平等,並以非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即使成立軍事組織,也無用武之地。在沒有軍事影響、沒有士兵、沒有軍費的情況下,社會對軍人和警察的依賴也會減少。同時,由於社會採用平等、和平、非暴力的方法處理問題,從而會衍生不同的非政府機構,例如廉政公署、專業團體、商業機構、外國領事館等等,確保少數群體不受歧視。」
香港可能是一個公民社會,但要達致一個開放完美的經濟體系,並非易事。「不論工業、金融,還是房屋,香港在每一個範疇都定了一個目標。能夠達標本應為一件美事,但當步向終點時,應在結構、投資、政策方面配合,否則市場會面臨飽和的危機。若想邁步向前,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則舉步維艱。」李鉅威認為香港要長遠發展,目光不能只投放在金融、地產、投資方面,還需做好實體經濟。「香港的成功之處在於擁有金融、旅遊等比較優勢。要這些優勢歷久不衰,可說是妙想天開,故香港必須創造新的有利條件,例如在實體經濟方面,可多花工夫。」
香港經濟的靈丹妙藥:實體經濟
他認為,要發展實體經濟,應以工業、出口為主。「昔日我讀書的年代,香港的出口是全球第三大,現已一落千丈。目前出口主要靠轉口、轉運為主。香港的轉口貿易能鶴立雞群,全因國內政策,令進口內地的貨物必需在香港轉船後,方可運進中國,根本不算是香港的出口。香港出口業所謂的利潤,也只是從中抽取佣金,某程度上與零售業類近,難以成為獨當一面的生意。」李鉅威更以南韓和新加坡為例子,說明實體經濟的重要。「南韓擁有許多出口、工業和電子行業;新加坡的經濟體雖小,實體經濟體卻做得很大,比香港優勝。由於經濟缺乏推動力,三者相比之下,香港立刻相形見絀。」
李鉅威認為,要推動出口貿易,必先要發展實體行業,譬如製造業。「縱然近年香港服務業迅速擴展,但是服務業的就業年期短,加上所需技能談不上為一門專業,容易被人淘汰,難以成為終身職業。以一個十八歲到時裝店當店員的女生為例,一旦到了三十或是四十歲後,就不獲公司聘用。公司以年輕的新力軍取代這些踏入中年的售貨員,皆因他們有『平、靚、正』的優勢。隨着員工的年齡愈大,老闆就希望他們離職,讓年輕人頂上。然而,製造業聘用員工的心態與服務業大相逕庭,因製造業所需的技能隨着年紀的增長,經驗愈高,技能更爐火純青。 這是工業社會的重要之處,熟能生巧的員工留下,將技能薪火相傳,讓新入行的年輕一輩接棒。」
中港競爭不代表香港的沒落
香港的轉口貿易蓬勃發展,源於依賴中國政策上的不足。然而,隨着內地迅速發展,不少人擔心香港金融地位今非昔比。「中港問題是一場正和遊戲,大陸的崛起不等於香港的沒落,上海的振興亦不等於香港的終結。當年紐約經濟蓬勃的時候,倫敦更趨厲害,依舊保持世界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的經濟已經有一定的水平,中國則正在追趕我們,只是我們上升的速度較慢,中國的速度可能比香港快,甚至會超越我們,但這不代表香港會沒落。」面對新的局面,香港應如何自處?「香港一定要先鞏固實體及內部的經濟,不論是投資、法律、知識型經濟、上游社會、土地的供應及規劃等,這都是香港本身要做的事。」
實體經濟對香港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可惜事與願違,近十年八載,香港不斷鼓勵發展知識型經濟,知識的應用日益受重視。「其實香港知識型經濟的發展,並非像大家想像般的美好。以中學升大學的制度為例,香港只有兩成的公開試考生能夠升讀大學,代表有八成人是沒有大學經驗。當中可能有一部分會出國留學,但這大部分人在社會的上游機會比較低。」李鉅威相信,公民社會及開放完美的經濟體系,定能成為香港的左右手,製造更多的經濟機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