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9月,又到報讀小一的時候。媒體總會鋪天蓋地提供選校攻略,報道ABC小學簡介會墟冚場面、第一志願中纖率,稍後當然還會有XYZ小學叩門人龍等等訊息,這些報道少不免要配上「淚灑當場」、「喜上眉梢」之類的相片。總之,就是營造一個競爭激烈的氣氛。
幼稚園生「劫數難逃」
幼兒階段本應以聽故事、玩遊戲,着重生活體驗的學習方式,不過正如筆者一直強調香港學生的學習壓力已不斷向下延伸(〈學習壓力已蔓延至幼兒教育?〉),以致有幼稚園學生要上下午各就讀不同學校、英文班、數學班……甚至面試班,當然還少不了參加各項比賽,重點是弄個「有睇頭」的個人歷程檔(Portfolio)。
前不久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完成了一項名為《香港家庭幼兒教育與家庭照顧》的研究,成功訪問了六千多位幼稚園學生家長。調查結果顯示,有57%受訪家長在過去一周幾乎每天指導子女做作業,數字較親子閱讀及遊戲相加還要高,而家長輔導功課的比率隨着年級愈高亦不斷上升。幼稚園的課業壓力永遠是家長與學校的「羅生門」,家長說學校為孩子銜接小一而給予這麼多功課,而學校又說家長為孩子銜接小一而希望學校多給點功課。總而言之,一切都為小一作準備。
回想自己讀幼稚園、小學的年代,當年讀下午班,上午都是在玩耍,晚上回家也不見得有多少功課,還有空可以一家看電視節目。雖然說不上喜歡上學,但至少也不覺得討厭。一到長假期後段,更會悶至想快點開學。
問題來了,教育開支也愈來愈多,教育愈來愈專業化,但為何我們的孩子卻愈來愈討厭上學,壓力也愈來愈大,甚至連幼稚園學生也「難逃劫數」?
同事有篇文章(〈贏在起跑線上的必殺技〉)認為香港充斥着「要出人頭地便要入名大學,要入名大學便要入名中學,要入中學便要入名小學,要入名小學便要入名幼稚園」的「層層疊迷思」,就是這樣壓力由上而下伸延。而現時的小一派位制度始於1982/83年,根據教育局的資料,該制度「旨在消除因為競逐進入受歡迎小學而對幼童所造成的重大壓力,及對幼稚園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
問題又來了,既然派位制旨在減輕壓力,那為甚麼幼童的學習壓力反而愈來愈大?
一切源於18%
話說當年沒有多少私校,更加沒有直資學校,國際學校真的很「國際」,絕少華人進入。大家安份守紀,參加「大攪珠」,反正當時大家感覺上學校之間的差異不大,就算不滿意結果,也沒有其他學校可供選擇。後來教育官員弄出個「直資學校」,吸引一些「名校」參與,再加上一些私校相繼成立,便弄出一個「大攪珠」以外的途徑。官津校又如何?政府又容許他們額外自行取錄約10%的學生,也就是俗稱的「叩門位」。這些「另闢蹊徑」的學額便逐漸多起來。家長希望「擇優而讀」,便爭相摧谷,希望孩子可以面試成功,而毋需受制於「命運」(大攪珠)。
究竟這些「另闢蹊徑」學額有多少?
2015年私立及直資小一學生約8,008人,官津校整體小一學生人數是48,397,當中約10%可作「叩門位」(4,839)。由於一般是被派往不太受歡迎學校的學生流向較受歡迎學校,所以10%「叩門位」不會盡用,若以當中一半計算,也就是2,420。私立、直資及叩位三類「另闢蹊徑」學額相加,總共是10,428,佔整體小一學額的18%左右。換言之,一切小一入學競爭皆源於這18%。
私校每年學費由幾萬元至十幾萬不等,以目前3人及4人家庭入息中位數僅為30,600及39,500元,這類學校也並非一般普羅大眾之選。至於直資,每年學費則由7,370至72,000不等,中位數25,825,收入徘徊在入息中位數的家庭可以負擔的學校實在不多,且亦未必就在居所附近。既然如此,私立及直資學校的市場定位應是來自中上階層家庭的孩子。
問題又來了,為何摧谷文化亦普遍存於一般家庭之中?
家長叩門「寧濫莫缺」
是的。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幾乎與私校及直資學校無緣。不過,一般普羅大眾卻指望「叩門位」以增加他們的「選擇」,也就是那佔官津校整體5%或佔全港本地學校4.3%的名額(2,420)。由於申請「叩門」位並無數目及區域限制,「寧濫莫缺」往往成為家長的「叩門攻略第一式」,這樣便造成「墟冚」的場面,再經媒體報道,令原本不欲叩門的家長似也要一試,免落人後,這樣便形成了所謂「主流文化」。再加上學校自行制訂「叩門」位的篩選標準,家長唯有令孩子看上去「百般武藝」樣樣皆能,才有機會突圍。
雖然社會上日漸對「贏在起跑線上」的摧谷文化有所厭惡,但似乎又拿不出甚麼方法來。試想想如果取消直資及「叩門」制度,將大部分小一學額還原至分區派位。再將各校網內的學校水平差異拉近,孩子就讀哪間學校所得到的教育幾乎都一樣。家長還會摧谷孩子嗎?
這樣的情況又有沒有可能出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