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位老師來說,暑假是唯一可以享受生活的時候──既能「維修保養」,有空徹查一下長期積累下來的病徵;又可休養生息,做一些平常想做,卻一直沒空做的事情。本文刊登之際,相信全港老師都已開始工作了,因此這篇文章的重點,也就從「如何度假」,變為一篇反思生命意義的狂想曲。
香港老師最哀怨之處,在於暑假並不是假期,學生都放假去了,自己仍在憂心忡忡地準備新學年的教學,渺茫地祈盼著新學年的工作量,能夠因為暑假的超時工作,而稍微變得受控一點……本地學校固然如此,國際學校也無法獨善其身。
愉快的暑期課程體驗
作為人父,我的暑假也是孩子的假期。女兒中文一向「麻麻」,暑假讓她輕鬆享樂之餘,也必須為新學年的挑戰準備一下。為她和兒子報讀了家裏附近的一些課程,自問算是勞逸兼備。本來只打算謀殺時間,並沒有過高的期望;可是想不到這樣的課程,竟然也安排了回家作業!問她感覺如何,獲得的答案出乎意料的正面:「爸爸,我覺得比學校的好玩。」做功課也變得如此積極,這倒是比較罕見的!平常嬌生慣養的女兒,為什麼不怕愈來愈多的假期功課呢?
因此,往後的幾次接送,我比較刻意地駐足觀察了一下,發現以下幾點:
一、師生比例理想:一位導師同時面對5位學生左右。
二、學習目標清晰:主要培養學生的辨題和答題技巧,稍嫌過於功利,可是目標清晰,學生一坐下來已經知道老師的期望是什麼。
最讓我意外的,是那裏的老師從來不趕著下課,每次都把東西說清楚,才讓學生「走人」。一所普通的補習社,找來的恐怕也是一些最普通的大專畢業生,還不一定參加過什麼師訓,可是做的事情,以及從中發揮的影響力,卻是許多學校想做而做不到的。
是我們老師的履歷不夠嗎?斷乎不是!現在隨便一找,許多老師都已攻下了碩士學位,讀的更是和教育相關的課程;博士人數也在每年增加中,資歷之強,絕對是空前的。問題恐怕還得追溯至原點:熱誠……教育的熱誠。
我不敢說補習社的導師比學校老師更具熱誠,因為論工資福利,他們根本無法跟我們相提並論;可是,面對如狼似虎的學生與家長,還有排山倒海的文件工夫,大部分的學校老師,都把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有熱誠的老師還是大有人在的,然而去到備課之際,人已油盡燈枯了……個人健康跟工作素質兩難存,是為現代香港教育工作者的哀歌。莘莘學子的心靈愈來愈脆弱,卻無法從老師身上得到足夠的補充養分;面對已漸行漸遠的教育意義,前路茫茫,要到何時,我們才能醒覺,最強大的競爭力,從來源自平衡的生活模式!生活失衡,士兵如何打仗?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