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中共十九大——指導思想和核心價值觀

習總書記主政以來,奮發有為,多所建樹,成績斐然。中共十九大定有實事求是的、合乎時宜的總結。

中國近40年來(若從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始計)巍然崛起,取得驚天地泣鬼神的巨大經濟發展和科技成就,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並正逐步邁向第一大經濟體的高地。

試問,今日之世界,有哪個大國的經濟,能夠在同時期內,保持這樣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縱觀數千年間中、外各國之興衰史,亦見不到先例:一個人口眾多、積弱成疾的農業工業大國,能迅速和煥然地轉變為具有現代工業和農業,並向信息化、智能化經濟轉換的強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中國5,000年歷史中罕見的黃金時代。世上任何事物都存在因果關係。那麼,寰宇間偌多的智者、高人中,有幾位能預測了、理解到或解析清楚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中國黃金時代的奇跡

造就此舉世無雙的時代奇跡之主體是全體中國人民,也包括海外華人。主導者是中共,因為它是執政黨。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和泉源。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遷必然帶出太多的問題亟需沉澱,總結和昇華。黃金時代必然會催生黃金的思想或黃金的理論。中國的經驗和教訓完全可以極大地豐富人類共同創造和擁有的文明寶庫。

中共成立於1921年,開宗明義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不是中華文化固有的,而是舶來品。「10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相結合,經由武裝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通過20餘載艱苦卓絕的奮鬥,直到1945年,毛澤東思想才被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949年,中共奪取了政權,建立了人民共和國。然而,在共和國建設的道路上,主政者走了不少彎路,老百姓也跟着吃了不少苦頭。究竟如何正確地總結建國70年的經驗,提出全民可共同遵循的路線方針呢?人們眼望北京,期待中共十九大!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對於近30年來出現的、老百姓難解的各種指導思想和理論,筆者在2011年《明報》上曾著文道:「在『指導思想』問題上,應該如何概括和表述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課題。『綑綁式』的提法令老百姓不得要領,也不易理解和實行。現時已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倘不以一人為一代,而以30年為一代,那麼,再過若干代,在若干年之後,這種『指導思想』要用多少文字才能表述清楚!」「凡思想或主義,切不可『獨尊』。一『獨』,就會被神化,不食人間煙火,脫離實際,遠距老百姓,最終『獨』垮了。縱觀中外古今變幻的歷史,這樣的佐證還少嗎?」

筆者主張,我們獨創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應該大書特書,作為中共和國家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中共不忘初心,搞社會主義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去搞其他什麼「主義」,中共就要改名更章了。在此前提下,「有中國特色」涵蓋了極其豐富的、多領域的內容。而且,該判斷不是封閉式的,允許不斷創新和充實。20多年前,有位美國友人曾問我:「中國目前發展得這麼快,他們到底想做什麼?」當時,我的答話不甚了了。現在,我會清晰地說:「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的老百姓能夠理解、接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而建設它,保衛它,共享太平盛世,何樂而不為?

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權威部門說,包括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共24個字。又是一項「綑綁式」的做法!更有人作出三種層面的劃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和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天哪,原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涵那麼多詞組,還有那麼多「層面」,實在太深奧了。難怪許多人講不清楚,包括一些大員。

內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貼

價值觀乃是建立在經濟基礎和政治法律制度之上的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是人們認知事物、判定是非的一種取向,具有選擇性和相對穩定性。不同的意識形態有不同的價值觀。「自由、民主、平等、人權」,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反對封建主義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最大的不同,是所有制的區別:一是共有,一是私有。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卻是混合所有制,既有姓「社」,也有姓「資」。由此一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就要有自己相應的、不拘一格的特徵和表述。宛如現在世界局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提「誰壓誰」,而是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現在我們何不汲取建國以來,特別是近40年來的經驗教訓,提出符合時代潮流、簡潔明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筆者以為,「自由、民主、平等、團結、法治」,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社會發展到今天,「自由」必不可少。有充分的人身自由,人權定有保障。「人權」被用得太爛了,毋須單列。「民主」是人們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權利。有名的黃炎培和毛澤東討論政權興廢的「周期率」故事說,毛澤東找到了破解「周期率」的方法,這就是「民主」。民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後出現的貧富懸殊,是社會動亂的隱憂。「立黨為公」,自然訴諸平等和公正。「團結」十分重要,是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也是「和諧、愛國、誠信、友善」的表徵。「人治」給中國社會帶來太多的危害,現階段必須要厲行「法治」。這十大信念,便於銘記,亦易於踐行。

習總書記主政以來,奮發有為,多所建樹,成績斐然。中共十九大定有實事求是的、合乎時宜的總結,以指導日後的工作。希望繼續反貪倡廉,「多推有利於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於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習近平語,2016年12月5日)則國家幸甚,社會幸甚,百姓幸甚!

林鴻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