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壇活水面面觀

──再論教師合約制

任誰都知道,學校所利用的活水,是教育編制很不正常的情況下出現的現象。

有人認為合約教師是教育運作的活水(《教師合約制是一道活水》),但也有人不同意(《別把不合理變成常態》)。當然從不同教育角色、不同利益層面出發,有不同看法絕對正常。但合約教師是纏擾教育界多年的糾結,而其存廢,或以何種方式存在,關乎教育現實、教育倫理,甚至教育效能的體現,也不能不慎重考察。以下是從不同角度觀察這引起爭議的活水說。

「水」因何而「活」?

把合約教師稱為活水,應是指合約教師工作勤懇有活力,能把一潭「死水」(?)或相對不那麼活的狀況激活,令教學生更活潑,教學工作較積極,教學效能較易彰顯。但合約教師為何會較其他教師「活」?無須爭議的事實是:合約教師不同常額,職位不固定,年年需要續約。由於職業生計要仰人鼻息,「活」就是其賴以存在的依靠。換言之,一定要維持不能轉常額,才能「活」;一轉為常額,大概不是「活」不起來,「活」的程度也會減低。但合約教師只是學校中的極少數,要靠他們才能顯出一點活氣,不也有點兒怪誕嗎?如果說得刻薄些,合約教師的「活」,就是被不合理的工作現實給脅迫出來的。

為何要有活水?

活水的直接反面是死水,但我相信不會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即使是學校的管理層,會把大部份同工視為死水的。只能說是,有些教師不聽話,校政的推行或許會遇到一些質疑、抵制;或個別教師因個別原委,工作不太賣力之類,因而不能作活水觀。但奇怪的是,一間學校,教師數目少說也有50、60人,而且絕大多數是常額教師。這批教師教學資歷豐富,薪津優厚,即使不是各科組的主任,也應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新晉者(即大部份的合約教師)的學習對象。現在相反要由少數無權甚至無位者來激活,其理何在?

或者說,教師職位固定,生計無憂;或升職位已被填滿,無升遷機會,因而會略為怠惰,工作較乏動力。這些現象都非不正常,而且放諸天下不同工種皆如是,為何教育界需要例外?何況現今教師工作繁重,很多職責其實管束嚴密,更有日漸苛刻的教學評鑑,除了個別少數,根本不容許跟不上校政步伐。人人各安其位,為教育事業作出貢獻,為何在某些時刻需要倚賴活水,並給予額外的禮讚?

改變活水的概念

任誰都知道,學校所利用的活水,是教育編制很不正常的情況下出現的現象。根據《資助則例》,一個教師入職,經過兩年的試用期,合乎要求的可轉任常額教師。由於教育撥款的緊絀,學校用某些資源「砌」出一些職位,用較靈活的合約方式來聘用,方便在需要時裁削,而不影響教師團隊的穩定。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也可算是一種權宜的方式。為教育生態的正常發展,也為支援年輕教師的工作前景,應努力去結束這個教育編制的怪胎,而不是想方設法去維持甚至加重倚賴。不知為何,合約教師積呀積,多年來已積累到了4,000多人。這4,000多每年為續約而徬徨的夾縫人,為社會帶來沉重的怨氣。其實特區政府貯備豐厚,只要拿少許出來便能救人於水火。現在新政府菩薩心腸,未上任已答應撥50億改良教育開支,其中一部份是協助合約教師轉常額,粗略估算受惠人數可達2,300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年輕教師在教育崗位上有穩定的心態發揮所長,於教育事業有利無害。如果擔憂這類少了脅迫而無法額外付出教學心力,而令校政的推動遇上困難,不是支持鼓勵維持活水,而應反思,學校是否做了太多的非教學活動,加重教師的負擔;或在教學的推動上過量施壓,推不動舊有教師去賣力,而要倚仗新晉者來執行。

香港教育走了條壓迫操練的歪路,師生同受其害。未來日子,應設法稍減其枷鎖束縛,譲快樂學習成為主流。也應減少對教師施壓,這樣教學活動才能真的活起來。真的有這麼一天,活水有或無,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原刊於鄭楚雄網頁,獲作者授權發表。

鄭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