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歡智:藝術作藥引 解教育弊病

教育不應拔苗助長,而是春風化雨,滋養孩子心靈。

孩子出生時如白紙一張,從小接受家庭教育後來到學校學習,為孩子塗上不同的人生底色。現今教學模式偏重單向吸收,孩子的人生仿如大批印刷的書籍,由家長與學校合力編排,打印相同的內容,而不是由孩子繪畫出獨特的圖畫。《小王子》聖修伯德小時候曾經喜愛繪畫,畫了兩幅蟒蛇吞食大象的作品,可是並沒有得到大人的欣賞,於是在他六歲的時候,放棄了畫家生涯。

藝術教育,春風化雨

各國推行STEM教育之際,藝術教育卻乏人問津。誇啦啦藝術集匯行政總裁邱歡智女士(Lynn)推行藝術教育,嘗試把藝術融入教育,作為創新體驗學習的基石。香港家長望子為龍,尤其不放過暑假時間,為孩子大灑金錢報補習班。Lynn說,「與其花費大量金錢,塞滿孩子時間表,不如帶孩子走出課室,在日常生活中認識藝術。」誇啦啦藝術集匯鼓勵帶孩子走出課室,譜出足印感受大自然。除了到大自然環境,誇啦啦藝術集匯還會舉辦工作坊,帶孩子穿梭藝術館與文娛中心,欣賞畫作、話劇、音樂等不同藝術媒介。

藝術藉着不同的媒介,如文字、音樂、舞蹈,把情感傳遞他人,複雜的想法可變為言語;寫作築構心靈之間的橋樑。
藝術藉着不同的媒介,如文字、音樂、舞蹈,把情感傳遞他人,複雜的想法可變為言語;寫作築構心靈之間的橋樑。

「一個人能否感受到他人傳遞的情感,在於他有沒有接受藝術教育。」 Lynn認為教育不應拔苗助長,而是春風化雨,滋養孩子心靈。藝術教育強調人的個性,Lynn遂萌生在香港推行藝術教育,「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會有不同的想法、獨特的語言和表達的形式,藝術藉着不同的媒介,如文字、音樂、舞蹈,把情感傳遞他人,複雜的想法可變為言語;寫作築構心靈之間的橋樑。」她發現香港教育制度弊病處處,惟藝術教育是一道良方。

東亞教育着重試卷分數,2009年PISA上海一鳴驚人,獨佔鰲頭高居榜首,大大的刺激了歐美各國紛紛相效,引起了一股研究上海、學習上海、追趕上海,「向東亞學習」成為了一種國際風氣。以香港教育為例,偏重灌輸知識,問題均設固定答案,「孩子本來就對世界充滿好奇,教師卻不鼓勵發問思考,只靠死記硬背,談何反思及發問的空間?」

學懂內省,用心感受

Lynn羨慕外國推行藝術教育經年,孩子從小接受文化薰陶,藝術創作上不無創意。香港社會流於機械式運作,甫進社會有成功方程式:「賺錢+買樓=成功」。社會急功近利,做事顧一己之利,歸咎於忽視藝術教育,Lynn希望為年輕人帶來改變,在誇啦啦藝術集匯不論是工作坊、綵排、劇場表演、畫廊參觀、欣賞音樂都鼓勵年輕人多發問和討論,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透過與他人相處明白自己更多。藝術教育強調年輕人使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達,既沒有框框,也沒有對錯,只有欣賞。

「當年輕人持續反思及發問,他們學懂內省,並非流於機械式經驗。他們會較容易察覺問題所在,從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不急於取得即時成效。」隨着時間過去,年輕人重新詮釋成功及失敗,對冒險的恐懼感減低,亦變得更主動。「文化藝術彌補人生不足,香港教育制度迫使你不斷向前進,但用心感受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學會放慢腳步,學習是需要時間和耐性,不可一步登天。」

「一個人能否感受到他人傳遞的情感,在於他有沒有接受藝術教育。」
「一個人能否感受到他人傳遞的情感,在於他有沒有接受藝術教育。」

開卷有益,滋養心靈

Lynn說,孩子身處變幻莫測的世代,閱讀文學作品更為重要,有助他們了解人情世故,譬如俄國作家契訶夫的《櫻桃園》,描述當時代富裕家庭的沒落,賣掉了櫻桃園。「什麼是愛?什麼是失去?這些人生問題是恆久不變的,孩子未曾經歷過這些事情,但透過文學他們能感受同樣的感情。」文學主題迄立不變,只是時代急遽轉變。文學以不同形式表達,例如莎士比亞經典以話劇呈現,作品中圍繞的主題,包括存在與離開、愛與不愛、建設與摧毀、往日與未來……都是人類心靈深處的問題。

莎士比亞經典以話劇呈現,都在探討人類最真、最深的感情和心理。什麼是愛?什麼是失去?
莎士比亞經典以話劇呈現,都在探討人類最真、最深的感情和心理。什麼是愛?什麼是失去?

醫者病人,有血有肉

莎士比亞的成就不單在文學,他厲害之處在於他洞悉人性。莎士比亞的戲劇其實在探討人類最真、最深的感情和心理。求醫的人往往命途舛,意志消沉,幾多新愁舊恨洶湧襲來,從無排解。跨啦啦藝術集匯聯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為醫科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融入藝術,設計表演藝術的醫學人文學科,旨在探索一個準醫生的多重身份,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更重要的是希望感動生命,治癒身心,賦予生命意義。

跨啦啦藝術集匯聯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為醫科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融入藝術。
跨啦啦藝術集匯聯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為醫科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融入藝術。

數十年來科學愈見昌明,醫學活人無數,21世紀醫療系統裏,醫學課程「人」的元素卻逐漸消失。科技愈趨發達,表面上減少了人為錯誤,但同時為病人增添了不安和憂慮。事實上,科學與人文密不可分,科學包含人文關懷,醫者關心病人需要。

醫科生向來是天之驕子,不論新舊考試制度,學子仍然戀棧選讀醫科,期望成為社會專業人才。Lynn發現許多醫科生讀書成績優異,卻忽略了自己的情感,尤其上表演藝術課,大家都顯得內斂,不懂透過肢體動作,訴說情感。Lynn期望從教育着手,希望醫科生了解人性一面。在正規課堂以外,透過不同表演藝術形式及其內藏的故事,感受人類的狀況,進而思考身體與世界、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連繫。「學生能從中了解到自己,作為個人、家中一員及醫科學生的不同身份,並反思醫生與病人間何謂治療及受苦。」Lynn期望,未來的醫護人員應該懂得照顧自己及病人感受,「醫生與病者一樣,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內心會面對不同掙扎,承受各種的壓力。他們為身心作好充分準備,才有能力關懷病人。」

在正規課堂以外,透過不同表演藝術形式及其內藏的故事,感受人類的狀況,進而思考身體與世界、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連繫。
在正規課堂以外,透過不同表演藝術形式及其內藏的故事,感受人類的狀況,進而思考身體與世界、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連繫。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人生荊棘滿途,藝術恰似甘露。誇啦啦藝術集匯改編文學經典,以劇場、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讓年輕人代入不同的人與物,歷盡人生百態,嘗得到其中味。這些人生感受,也許來自生活瑣事,但俄國作家Viktor Shklovsky(1893—1984)曾經說過,藝術是為了讓我們重新感覺以為早已熟知之事,比如一塊普通的石頭,藝術家能夠make the stone stony again。

邱歡智簡介

現為誇啦啦藝術集匯行政總裁,該團以學習劇場™為宗旨,屬康文署豁下場地伙伴計劃團體。邱女士除了擔任策劃及募款工作外,她亦對藝術教育抱有熱誠,多年來為小學生以至大專生以及公眾人士策劃多個藝術學習項目,成績斐然。例如Bravo!香港青年劇場獎2013-14便獲得了由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之藝術教育獎,此外,跨世代、跨藝術領域的Sm-ART青年計劃則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教育觀測所「星計劃」之一。

過去20年來,邱女士曾為多個藝術組織擔任顧問,同時亦以客席演出者身分參與本地戲劇及音樂演出。她於2011-13年度被委任為香港演藝學院校董委員,並於2010-11年度獲民政事務局獎學金參與英國Clore領袖培訓計劃。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