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之尊 天命所歸

──永樂大帝三大雄圖(一)

姚廣孝說不必擔心民意向背,說天意要他為帝。既然這樣,朱棣也立下決心,與侄兒建文帝爭奪天下。

永樂帝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在靠諸子當中,朱棣最能幹,軍功亦最多,但朱元璋偏偏不讓他繼位,對他且有防範他奪嫡之心。朱棣的情況和李世民近似,後來果然奪嫡,繼承大統,稱帝雄圖。後來明朝的帝王都是他的子子孫孫,他也為國家作了三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朱棣天生神勇 本領出眾

朱棣元順帝至正二十年生(1360-1424),當年正是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的時候。生母身世不明,有說是擄得蒙古女子,有說是朝鮮歌女,一夕之歡,誕下朱棣。朱棣對外自稱是馬皇后生的,他十一歲被封燕王,二十一歲就藩,駐守封地北京。俟後多次奉命從北京出發,與韃靼作戰,練就一身本領,培養出他的高瞻遠矚,雄心壯志的性格。

朱元璋早便指定長子朱標為太子,派碩儒刻意栽培。據說太子聰明善行,正直溫文,看來深得母親馬皇后的遺傳。朱標曾勸止父親別寡情殺戮,反被朱元璋教訓一頓。正因如此,被乃父認為不夠霸氣,不能懾服群下,有點失望。父子兩人性格迴異,久而久之,內心有點隔膜。誰料太子朱標三十七歲壯年,猝然身亡。這對朱元璋是個無疑是個沉重打擊,無可奈何之下,決定立朱標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他日繼承皇位。朱標去世,朱棣自念能耐與戰功可以贏得父親青睞為繼任人,豈料好夢成空,自是鬱鬱不忿。

洪武十八年,一個凡心未了法號道衍的和尚,被選拔到藩王駐地為馬皇后去世三周年念經頌禱。他遇上燕王朱隸,好比魚躍於淵,龍潛大海,兩人言語投契,一拍即合。道衍和尚見面便承諾他日會送一頂白帽子給朱棣,朱棣心領神會,視為知己,更奉若國師。道衍和尚是個奇怪的人,自己是和尚,又曾拜道士為師,更鑽研陰陽五行玄術,俗家名叫姚廣孝。姚廣孝要送朱棣白帽子,即要在燕王的王字加上白字,便是皇,他要推朱棣上皇位,遂成了朱棣最重要的謀士。

姚廣孝遇上燕王朱隸,好比魚躍於淵,龍潛大海,兩人言語投契,一拍即合。(Wikicommons)
姚廣孝遇上燕王朱隸,好比魚躍於淵,龍潛大海,兩人言語投契,一拍即合。(Wikicommons)

建文帝進逼 不甘坐以待斃

朱元璋七十一歲駕崩歸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帝,又稱建文帝。大局已定,看來朱棣應心如止水,頤養天年了。可是秋波漣漪,由京師南京慢慢振盪開去,建文帝一登基,便注意到分封諸王對自己的威脅,一年之間,削了五個藩王為平民,朱棣很清楚自己再不能一廂情願過安樂日子,又不甘坐以待斃,猶豫之時,便問姚廣孝天意所向。姚說不必擔心民意向背,說天意要他為帝。既然這樣,朱棣也立下決心,與侄兒建文帝爭奪天下。

姚廣孝即綢繆策劃,廣招流民散兵游勇,在地下室暗中鑄造兵器,築高加厚王府圍牆,使無外露。當時燕王府是元宮舊址,廣闊深遠,便在府內後庭場地練兵。周圍多養鵝鴨,使家禽嘈雜亂叫,蓋過練兵聲音。另一方面,派葛誠進朝廷報告燕王近況,藉此打聽朝廷消息。誰料葛誠一到朝廷,反被建文帝收服,將朱棣謀反準備全告知皇帝。

建文帝既然對削藩沒有手軟,豈不會派人監視勁敵燕王的舉動?他早已收買燕王身邊人向之報告,這時既如此肯定朱棣謀反,他找來寵臣黃子澄及齊泰商量對策。最後決定派張昺謝貴兩人到北京當差,再秘密觀察。燕王朱棣這時也收買了宮內太監,把皇帝行動一五一十告知自己,雙方先來間諜戰。

殺朝廷官員 宣告靖難清君側

朱棣見朝廷一步步緊逼,於是在北京裝瘋,在街上亂叫大喊,衣衫不整,搶東西討飯吃。張昺兩人藉詞到王府探消息,見朱棣在盛夏擁棉被,烤火,兩人不願多留便走了,報告朝廷燕王真的瘋了。但葛誠肯定朱棣裝瘋,建文帝終於下令逮捕朱棣。建文帝對四叔造反何以猶豫?既是性格上優柔寡斷,看來也是對自己充滿信心。一個藩王,何能對付擁有四海、擁有千軍萬馬的天子?只要自己一紙令下,取其性命易如反掌,終究是輕敵了。

命運的轉捩點便是讓人看不到,建文帝命北京都指揮使張信帶兵逮捕燕王。可是張信偏偏曾是朱棣部下,張信接令,好生難為,心中驚疑不定。其母知道,認為朱棣才是真命天子。張信至孝,聽從母言跑去向朱棣報告一切。朱棣找來姚廣孝商量,兩人決定立即起事。正好這時天降暴雨,打得房子瓦片掉下來,朱棣臉色一沉,認為不祥凶兆。誰知姚廣孝在旁卻說:「祥也,飛龍在天從風雨,吉兆也。」眾人心情轉憂為喜。

驚雷一響 龍躍於淵

建文帝元年七月,張昺謝貴拿了皇帝要逮捕燕王府官員的名單,向朱棣要人。這時燕王府精銳護衛已被藉詞調開,府中只餘八百甲士。朱棣假說已拿下要犯,着其前來領人。張昺謝貴先帶了大批軍士包圍燕王府,再來見朱棣,旋於席間被擒殺。包圍王府外的軍士聽說二人被殺,即時潰散。

朱棣乘夜率領兵甲攻下九門,控制了整個北京城。朱棣以「清君側」為理由,要起兵討伐皇帝身邊黃子澄及齊泰。以「靖難」名號誓師,命長子留守北京,自己帶着軍馬殺進京城南京。朱棣旗幟鮮明造反,建文帝前後派出兩路人馬去降服朱棣,結果數十萬大軍都被朱棣幾萬軍隊打跨。朝廷再結集六十萬大軍,號稱百萬,由大將平安率領殺至。平安善戰,曾和朱棣在戰場上並肩前進,攜手殺敵。這次兩雄相遇,朱棣有點幸運,大勝而歸,隨之向濟南攻去。

豈料濟南守將鐵鉉厲害,把燕軍打得落花流水。正當朱棣失利之時,卻得密報朝廷送出密函給留守北京長子朱高熾,勸他出城投降。朱棣立即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要差人殺死親兒。不久密函由長子派人送到身前,原來密函原封不動,從未開啟,兒子也未曾讀信。當時悔而吐語,衝口而出說:「幾殺吾子。」由此可見朱棣個性之狠絕。隨後得太監線人密報朝廷大軍在外,京師守衛空虛。於是朱棣不與沿途城邑戀戰,取道直撲南京。

(待續)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