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維格之歌 祝劉曉波吉祥

劉曉波因晚期肝癌危在旦夕。香港、溫哥華等地華人在6月29日前後集會,呼籲北京當局給予劉氏人道待遇。

劉曉波危急  盼出境醫病

7年前(2010)的12月10日,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諾貝爾和平獎典禮,獲獎者劉曉波未能出席。挪威的一位女高音獨唱家,以〈索爾維格之歌〉(Solveig’s Song)揭開序幕。這是最具柔性美的一幕,典禮給人留下的印象難忘。

對筆者而言,縈繞奧斯陸市政廳的〈索爾維格之歌〉旋律,有濃濃的、似曾相識的溫馨感。原因是50年前年輕時,就喜歡聽小提琴演奏的〈索爾維格之歌〉,從33轉的大唱片,一直聽到CD和DVD的流行,像老朋友一樣不離不棄。

7年後的今天,劉曉波因晚期肝癌危在旦夕。香港、溫哥華等地華人在6月29日前後集會,呼籲北京當局給予劉氏人道待遇,讓他出境就醫,讓他的妻子劉霞有人身自由。德國、美國等地的外交官,亦與北京當局洽商劉氏就醫事。

此時此際,〈索爾維格之歌〉引起人們「等待故人平安歸來」之情,在歌聲中伸延出對劉曉波的祝福:出境醫治,平安吉祥,擁抱自由;如同歌詞(易卜生作)謂:「任你在那裏,願上帝保佑你,……願上帝祝福你,……等待你歸來。」

奧斯陸空凳  呼喚劉曉波

7年前的諾貝爾和平獎授獎典禮,讓挪威和首都奧斯陸閃耀和平光環。光環照耀的那張空凳,給熱愛和平、認同普世價值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因為印象太深刻,香港報紙都有感性的報道。12月12日《信報》的頭條新聞,標題為〈曉波得和平獎 空凳遺民主恨〉,又有以〈聚焦奧斯陸的空凳〉為題的報道;《蘋果日報》以〈劉曉波空凳領獎 歷史會記住這一天〉的標題,嵌入頭條新聞的現場大圖片;《明報》的頭條新聞,以〈高牆阻不了掌聲〉為題;《南華早報》的頭條標題,則是”Empty chair and a standing ovation in honour of Liu”(空置椅子和起立鼓掌向劉〔曉波〕致意)。

這是香港許多新聞界人士、市民,對「無罪囚徒」劉曉波的人文關懷,對自由、平等、法治、民主的期待。

奧斯陸的光環,不只在那張空凳,還在於揭開典禮序幕的〈索爾維格之歌〉,更在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亞格蘭演辭的「和平觀」,這是留給我們思考、詮釋之處。

雖過盡千帆 仍等待歸來

媒體和電視觀眾對典禮的評論,稱道場面感人,尤讚賞空凳的象徵性。除了空凳之外,筆者對〈索爾維格之歌〉更有遐想。

〈索爾維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dvard Grieg, 1843-1907)的名曲,是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的劇本〈皮爾.金特〉(Peer Gynt)配的曲,描述鄉村姑娘索爾維格等待情人、浪蕩遊子皮爾.金特歸來。

聽〈索爾維格之歌〉,會聯想唐代文人溫庭筠(812-870)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夢江南)有趣的是,易卜生筆下的皮爾.金特與溫庭筠一樣生活放蕩;〈索爾維格之歌〉的前段,與上述的詞句又有相似之處:等待心愛的人歸來。

兩者的差異是:溫氏着墨於等待之後的失落和無奈感,相似於唐詩人韋應物(737-792?,另一說830)的「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索爾維格之歌〉則在等待中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有幾許自信。它的歌詞大意是:冬去春來,夏天又將消逝;一年年的等待,直等到你歸來。這是擇善固執,自信有重逢的機緣。

詮釋等待情 憧憬明天好

網絡上有網友留言,謂:在和平獎聖典,為何要唱情歌〈索爾維格之歌〉?是不是因為作曲者是挪威人。

格里格是挪威作曲家,自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應是主辦者以〈索爾維格之歌〉為載體,表達人文關懷。

對於以〈索爾維格之歌〉為序幕的意涵,筆者的詮釋可歸納為兩個字:等待。

就狹義而言,歌曲是為劉曉波之妻劉霞而唱,鼓勵她勇敢面對「無罪囚徒」的遭遇,等待劉曉波活着歸來。

就廣義而言,是等待中國大陸有充分自由的一天:像1997年7月1日前的香港一樣,有言論、思想、人身自由,人人免於恐懼;現在,香港雖受到陸化(大陸化、紅色化)的衝擊,但自由和法治的根基仍在。

空置椅子的安排,與以〈索爾維格之歌〉為序幕是緊密的相扣。對於空凳的意涵,筆者的詮釋也是兩個字:等待。

一是等待劉曉波走出黑牢,重見藍天白雲,重訪奧斯陸並領取和平獎,享受「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二是等待中國大陸有「文明崛起」,有保障人權和自由、實現法治和民主的「明天」。

漫長之懸念  憧憬或失落

等待,也許是漫長的懸念,面對「不確定」的煎熬;等待的「終局」,也許是憧憬的失落、重逢不再的無奈;等待的「美好明天」,也許仍然是遙遠的「願景」。

但是,中國大陸許多人對自由、人權、法治、民主的渴望,不會消失,更多人會認同這些普世價值。

諾委會主席亞格蘭演辭表述的「和平觀」,也有「等待」的意涵。等待中國大陸政治領導人,把保障人權、自由和實現民主「視為一種積極的引進,一種改革的機遇」,並透過改革達致和平的實現。演辭指出:「真正實現和平的先決條件,在沒有人權和民主的前提下是無法建立的。」

演辭把民眾享有充分的自由權,視為實現和平、經濟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要繼續保持快速的經濟增長,就需要有研究自由、思想自由和辯論自由作為前提條件。……任何官權體制都必須通過民主監督、自由的媒體和公民的批評權來制衡。」

挪威創經驗 自由和法治

挪威的自由、法治、民主之路,無疑是全球的典範,發展中國家應正視和珍視「挪威經驗」。

挪威是北歐小國,面積只有38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甘肅省略小,比兩個廣東省略大。人口480萬,約相當於香港人口的七成。

2009年的人均GDP(美元),挪威超過50,000(中國大陸3,700、台灣17,000、香港30,000),列全球十大;2016年的人均GDP:挪威70,000,中國大陸8,100,台灣22,000,香港43,000。

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及自由指數、清廉指數等,挪威亦排高位,它也在全球「宜居地」前列。

在這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有高水準、管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秀的國民素質。

挪威的經濟健全發展、成果共享和「均富」,構建於自由、平等、法治、民主、包容的基礎上,這正是源遠流長的和平光環。

表,關於劉曉波
表,關於劉曉波

本文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附表後授權本網發表。

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