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三大古老教堂

九龍半島於1860年割讓給英國,為何延至20世紀初才有教堂落成?

尖沙咀有三大古老教堂,分別是玫瑰堂、聖安德烈堂和九龍佑寧堂,由天主教會、聖公會和倫敦傳道會興建,服務不同基督宗派的教徒。前二者建於1905年和1906年,後者1931年,均被專家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較後期落成的九龍佑寧堂最近被古諮會提升為法定古蹟,其旁還有一座同年落成的牧師住宅,屬三級歷史建築。

九龍半島於1860年割讓給英國,為何延至20世紀初才有教堂落成?這是因為早期的尖沙咀被劃為軍事區,原有的村民遷往油蔴地,港府在此開闢威菲路軍營和羅便臣道(1909年改稱彌敦道)。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九龍的防線北移,尖沙咀的軍事地位下降,才有較多人由港島遷來居住,當中不少是葡萄牙人。此時有定期小輪往來中環和尖沙咀,市面日漸興旺,宗教和教育需求亦隨之增加。

尖沙咀首座天主教堂

港府早年在尖沙咀劃出一些地段進行拍賣,只許興建花園洋房,營造一個歐洲人住宅區。1887年嘉諾撒仁愛女修會買了一幅臨海地段,興建一座平房,名為「厄瑪塢房子」(Emmaus House),為民眾提供教育、醫療和孤兒院等服務。1900年葡籍教友甘曼斯醫生(Anthony S. Gomes)捐錢給嘉諾撒興建一所學校,取名「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1900年北京發生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英國從印度調派軍人來港,駐紮尖沙咀候命,其中約有100名為天主教徒。居於港島的德若翰神父(Fr. John M. Spada)每週到來,借用「厄瑪塢房子」為教徒舉行主日彌撒。後來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應教會要求讓出部分地方,甘曼斯醫生及妻子捐款二萬元,1905年建成了尖沙咀第一間天主教堂,奉玫瑰聖母為主保,名為「玫瑰堂」。

這座教堂特別之處在於祭台上方牆壁嵌有《玫瑰經》的圓形圖像,初期有15幅圖像,代表「歡喜五端」(耶穌降生事蹟)、「痛苦五端」(耶穌苦難救贖事蹟)與「榮福五端」(耶穌和聖母救贖後的事蹟)。2002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增訂「光明五端」(耶穌在世時事蹟),因此玫瑰堂在原有的15端下方加添五幅圖像。

聖公會聖安德烈堂

聖公會在1897年已計劃在尖沙咀建堂,服務該處的軍人和外籍人士,兩年後維多利亞教區主教霍約瑟(Bishop Joseph Charles Hoare)到來考察選址,但因缺乏經費,工程未能展開。直至1904年得到富商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捐款35,000元,才動工興建教堂,1906年落成,名為「聖安德烈堂」。可惜霍約瑟主教在1906年9月18日與聖保羅書院四位神學生乘船往屯門佈道途中遇上颱風,葬身大海,未能主持教堂的祝聖典禮。

採用紅磚建造的聖安德烈堂,戰時未有受到破壞。
採用紅磚建造的聖安德烈堂,戰時未有受到破壞。

教堂啟用後,再獲遮打捐款15,000元興建牧師住宅,1909年落成,現已改作青少年中心和育兒中心,堪稱是九龍最古老的西式住宅建築,旁邊附設傭人宿舍。1913年遮打再捐款興建一座禮堂,附近還有一座1910年興建的管理員宿舍。

日佔期間,教堂用作神社,牧師住宅成為神社主持和憲兵隊長的住所,因此未有受到嚴重破壞。戰後教堂恢復崇拜,隨着教友增加,空間不足應用,1977年拆卸了禮堂,建成七層高的基督中心。

2012年聖安德烈堂展開擴建工程,拆去了彌敦道旁的百年圍牆,挖空小山坡興建「生命中心」,以迎合發展需要。圍牆拆卸後只保留部分石面,鋪在新建築的外牆上,昔日的古樸圍牆和小山坡不再復見。

不分宗派的基督教堂

九龍人口增加,除了有天主教徒和聖公會教徒外,也有不少人是其他宗派教會的教徒。1922年有200名外籍新教徒要求政府撥地,仿效港島的佑寧堂(Union Church)興建一所跨宗派的教堂。1927年倫敦傳道會在佐敦道成立九龍佑寧堂,1931年在旁(佐敦道四號)建成新堂,並在舊堂另一端興建牧師住宅(佐敦道二號),建築費用由遮打捐出。

走入教堂,仰頭可見眾多木條支承的金字型瓦頂。這些橡木由外國運來,從生長到今估計有200年。日佔期間,教堂和牧師住宅被劫掠一空,教堂更被用作馬房。戰後教徒從舊物店尋回兩張靠背長椅,其他則要重新訂造了。

1955年教會拆卸舊堂興建副堂,幸好牧師住宅仍然保留。這座揉合新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物,頗能反映昔日歐洲人住宅區的面貌。當年的花園洋房已一一消失,這座牧師住宅可說是區內碩果僅存的一幢,臨街還可見到有矮牆圍繞。

教會在90年代曾將牧師住宅租予基督教勵行會使用,協助新來港的外籍家傭和工人適應生活。2011年教會收回,修復後上層給牧師居住,下層開設KUC Space給市民休憩,享用教會提供的簡單飲食,成為油麻地一個聚腳點,亦是社區與教會之間的一個聯繫站。

哥德復興式風格

這三座古老教堂不約而同採用哥德復興式(Gothic Revival)設計,有尖拱、尖塔、尖頭窗和花葉形裝飾圖案,外牆加上扶壁,窗洞面積加大。天主教堂和聖公會教堂喜用彩繪玻璃,以增加裝飾效果。

哥德式教堂盛行於中世紀時代的歐洲,15世紀人文主義興起,重新學習希臘和羅馬的古典主義,後人稱之為「文藝復興」。哥德式風格一度被揚棄,直至18世紀中葉,英國和德國有些建築師渴望在藝術中找尋中世紀的浪漫,仿效哥德式的建築風格,以抗衡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潮流。

香港開埠後,教堂的建築風格受歐洲影響,只因資源和技術所限,未能興建高聳的教堂,原是尖頂的塔樓改為雉堞式設計。到了20世紀初,哥德復興式風格已走向衰落,逐漸被其他建築式樣取代。九龍佑寧堂正是九龍最後一間採用哥德復興式設計的教會建築。

九龍佑寧堂的塔樓頂以雉堞式設計,屋頂鋪上中式瓦片。
九龍佑寧堂的塔樓頂以雉堞式設計,屋頂鋪上中式瓦片。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