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當千里馬遇上伯樂

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不是單向的,雙方都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相遇了。

2015 年,舒淇演了四齣電影,除了《尋龍訣》、《落跑吧愛情》和《剩者為王》,最受人注目的當然是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這可算是她演員事業的小高峰。

然而,她的事業高峰不只是2015年。

1995 年因拍裸體寫真集而被文雋發掘來香港發展,安排演出了《玉蒲團二之玉女心經》(1996)、《紅燈區》(1996)和《色情男女》(1996)等電影,出道兩年,便拿下多個電影獎項。之後,她的電影事業可謂一帆風順,在華語電影中穩佔一席位。拍受歡迎的主流電影,偶爾拿一些獎項,似乎就是她一直走的路,直至遇到侯孝賢,變成另一個故事。

最理想的「代言人」

舒淇沒有受過專業表演訓練,但她的長處是面對鏡頭的一份自然從容。憑着這種類近本色的表演方法,一般電影都難不倒她。但侯孝賢的電影對演員的要求,有別於她一直面對商業的、主流的電影。

侯導找演員的方法,是要演員的氣質與角色一致。表面看,這跟本色演出類似,但對演員的要求更嚴格,要演員自己挖掘更多的可能性。這跟王家衛挖掘演員的表演潛能有點近似,只是侯導的方法是溫柔的。因此,2005年舒淇憑《最好的時光》拿下第四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可說是有特別意義,標誌她的演技進入另一層次,初出道時成為大眾接受的演員,這次則再轉型為藝術電影演員。

2005年舒淇憑《最好的時光》拿下第四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標誌她的演技進入另一層次。(亞新社)
2005年舒淇憑《最好的時光》拿下第四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標誌她的演技進入另一層次。(亞新社)

據聞早在八十年代侯孝賢導演已有意拍攝《刺客聶隱娘》,但計劃一直耽擱的原由,除了種種技術問題,是侯導始終沒遇到他的「聶隱娘」,直到他與舒淇合作過《千禧曼波》(2001),才確定「聶隱娘」的理想人選。謝海盟談及為何舒淇成為演聶隱娘的合適人選時,說舒淇直率爽朗,強悍,狂放與晦澀兼具的表演能力⋯⋯而且「她瘋起來可以非常瘋,但要專注時又很專注」。(註1)

因此,談舒淇,不能不談侯導。

遇到侯孝賢,是她的幸運。侯孝賢遇到她,也同樣是他的幸運。侯導找到他的代言人,舒淇則找到她的啟蒙導師。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不是單向的,雙方都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相遇了。

侯導的電影,早期大部份以男性為敘事主軸,題材亦以自身成長經驗、或者男性主導的家族故事為主,例如最著名的《童年往事》(1985)。有論者認為,侯導幾經自我修煉,才從以黑道男性視點,慢慢轉換成女性視點(2);從雄性生存本能,過渡到陰性思考(雖然背後仍擺脫不掉男性視點)。這個轉換,粗略來說經歷三個轉折,1987 年的《尼羅河女兒》以楊林為敘事觀點,只是導演自己還未準備好,評論也不接受。《好男好女》(1995)找到伊能靜為代理人,但又再無疾而終,直至《千禧曼波》最終找到了舒淇。但侯孝賢以女性為主早有端倪,他第一個劇本是賴成英執導的《桃花女鬥周公》(1975),執導首兩部電影作品《就是溜溜的她》(1981)和《風兒踢踏踩》(1981)都是以鳳飛飛為敘事主軸,角色也有獨立女性的特質。

雖然舒淇一直遊走於商業電影與侯導的電影之間,但不能否認,侯導的電影確實對她的演員生涯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不是單向的,雙方都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相遇了。(亞新社)
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不是單向的,雙方都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相遇了。(亞新社)

演技脫胎換骨

《千禧曼波》讓舒淇初嘗另一種電影和表演方式, 她也自言這電影讓她脫胎換骨,重新發現自身的可能性。電影恍似自傳式的半紀錄半創作,有點近似香港的《半邊人》(1983)。朱天文寫《千禧曼波》是「圍繞着舒淇本來面目寫,故而即使朱本人直言這部電影單薄,但觀者尤其是了解舒淇一路成長坎坷的影迷都直謂影片裏有最真的舒淇。《千禧曼波》的美很大程度上也源於這種真假難辨的動情投入,道出了一個未成年少年早年歲月的泥濘,和一個女人自立自主的新生命。」(3)

《最好的時光》由三段不同時代台灣的平凡小故事組成——〈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戀愛夢〉是 1966 年,〈自由夢〉是1911年,〈青春夢〉是2005年。三段都對應侯導自己往昔的作品,雖然時代不盡相近,但〈戀愛夢〉呼應《戀戀風塵》(1986),〈自由夢〉則是一部小型的《海上花》(1998),而〈青春夢〉更似是《千禧曼波》的重製。三段故事都需要不同的演出方法,有點考驗舒淇和男主角張震的意味。

三段故事都需要不同的演出方法,有點考驗舒淇和男主角張震的意味。(亞新社)
三段故事都需要不同的演出方法,有點考驗舒淇和男主角張震的意味。(亞新社)

〈自由夢〉一段全無對白,恍若《悲情城市》(1989)中的梁朝偉,不同的是,《悲情城市》中梁朝偉的無言是為了掩飾,〈自由夢〉中的無言可能是導演對演員的無意識的考驗,讓舒淇不靠對白純以身體各元素來演繹角色。

到了《刺客聶隱娘》,舒淇以更壓抑的表演方法來處理這個聶隱娘角色,將面部表情盡量減去,從比較着重誇張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慢慢過渡去相對含蓄內蘊的表演方式。這種表演方式也許不為普遍觀眾接受,但可能影響舒淇甚深,電影中以巾掩面飲泣一幕,就被舒淇挪用到《落跑吧愛情》中。

談舒淇,不能避免要談她的寫真,但又其實不必談,因這問題最終會被遺忘。

華人世界對身體的禁忌,有一種令人莫名其妙的虛偽,既愛看又要道德審判。但看歐美和日本的演員,對於裸體的態度實在稀鬆平常得很,幾乎每個女演員都曾經裸露演出。不是說歐美對裸露完全接受,毫無禁忌,但是不會像華人社會般只能在日光背後才可生存。

華人世界對身體的禁忌,有一種令人莫名其妙的虛偽,既愛看又要道德審判。(亞新社)
華人世界對身體的禁忌,有一種令人莫名其妙的虛偽,既愛看又要道德審判。(亞新社)

但身體何罪之有?人類愛看別人的身體,不論性別,除了因為美感,也因為背後的性慾快感,這是無可否認的。時間會消解一切,現在華人世界對身體的禁忌亦寬鬆很多,再到未來,我們會記得舒淇的演藝成就,和她身體的美好。

1 徐菲:〈謝海盟揭秘《聶隱娘》:妻夫木聰的笑容啟發了侯孝賢〉,界面,2015 年 5 月 27 日,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90669.html

2 Peter Cat:〈侯孝賢的女性肖像:從朱天文到舒淇〉,豆瓣網誌,2015 年 8 月 26 日,https://www.douban.com/note/514305752/

3 同註 2。

摘錄自《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獲出版社授權發表。


新書資料:

由影評人執筆,為香港女星繪出個人肖像,呈現眾星繁花似錦的集體景象。

書名: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
策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主編:卓男、蒲鋒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