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作為生產基地:克服營運挑戰

與中國內地不同,在孟加拉很易招聘到成衣工人。

孟加拉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吸引了區內以至世界各地的買家向該國採購,其中包括多家香港貿易公司。雖然孟加拉的勞工成本較低,但比起越南及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香港廠商卻較少以孟加拉為生產基地。

主要原因是,對有意在孟加拉紡織成衣業投資的人士來說,在該國設廠利弊參半。好處是工資甚低,弊處是不熟悉當地營運環境而衍生出許多挑戰,廠商必須審慎衡量。孟加拉工資低廉,低技術至半技術工人供應充足,為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提供支持,但亦有不少實際困難,從該國在世界銀行《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多個類別得分偏低可見一斑。在調查覆蓋的190個經濟體中,孟加拉總體排名第176位,近乎榜末,落後於東南亞其他服裝出口國,以及南亞鄰國印度。

遷廠及分散生產基地,往往對製造商帶來許多營運挑戰及巨大的成本壓力。有見及此,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部最近到孟加拉實地考察,訪問了多家由香港公司經營的工廠,藉此瞭解其營運環境,以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人力資源管理

與中國內地不同,在孟加拉很易招聘到成衣工人,從事裁剪、修剪、縫合、車縫和包裝等勞動密集型工作。不過,受訪的香港製造商均指出,人力資源管理是最重要的營運問題,外國投資者每天都需要處理。

一如大多數新興國家,孟加拉的勞工和工作文化不像中國內地那樣成熟,論效率也不能與香港企業相比。不過,受訪的香港製造商普遍認為,孟加拉的勞動力潛力很大,而且營運問題是有辦法處理的。

生產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考慮將工廠遷往孟加拉,藉以分散生產基地的香港公司,大部分已在中國內地設廠。中國內地是非常成熟的生產基地,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生產力和提升能力都有難以匹敵的優勢。無論是在生產前線還是管理層,孟加拉的勞動生產力均明顯低於中國內地。若要利用孟加拉低工資勞工供應充足的優勢,又要保證產品質素和及時交貨,在營運和管理上會有不少挑戰。

聚集在出口加工區大閘外的求職者。
聚集在出口加工區大閘外的求職者。

孟加拉生產前線的工人不少是文盲,受教育不多,而且出身農村,可能無法妥善執行生產流程中簡單而重要的工序,例如貼附標籤和盤點存貨等。這樣,生產線便需要更多工人,以保持流程順暢及時。製成品的質素也不如中國或越南工人所生產的那樣標準劃一,而且廢品率較高。

工廠管理方面,孟加拉當地員工大多缺乏最新的管理知識,傾向採用港商可能認為已經過時或生產效率低的線式管理模式。此外,許多工廠管理人員缺乏提高效率的動力,需要高層不斷督促,推動他們改進。

關鍵在於培訓和傳授技能

外國投資者踏足新興國家,經常遇到上述生產力和文化差異問題。接受貿發局研究部採訪的製造商均表示,培訓對提高生產力十分重要。起初,他們需要輸入海外管理人才,以培訓當地前線工人和監督團隊,原因是當地員工往往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或技能。高層管理人員必須親力親為,逐步推行培訓計劃並監督其進展。高層人員若能採取適當的策略,有決心與不同層面的孟加拉工人溝通,將有助於推動變革,提高生產力。

Queen South Textile Mills設在孟加拉首都達卡,其行政總裁Jamie Wong表示,印度公司提供的人力資源培訓很有幫助。東印度某些地區的民眾說孟加拉語,與孟加拉人語言相通,與中國相比,文化更為接近,因此由印度公司進行培訓,孟加拉人更易吸收。

體察文化和經濟差異

孟加拉約90%的人口是穆斯林,比例在亞洲各國中最高,也是亞洲第三穆斯林人口大國,僅次於印尼和印度。

在孟加拉,只有成衣業才能夠吸收大量教育程度低或技能不高的工人。雖然工廠為這些渴望就業的勞動力提供賺取工資的機會,但是外國僱主包括工廠的高級員工在內,千萬不要對貧窮落後的本地工人表現出傲慢或輕視的態度。

貿發局研究部發現,工作場所有許多女工,主要從事縫合和車縫等工序。據悉,在工廠打工有助當地女性獲得更大的社會自由和獨立性。在孟加拉這樣傳統的穆斯林國家,很多農村婦女都難以獲得這些體驗。

在工作場所戴上頭巾,是穆斯林女性體現宗教信仰的方式之一。在孟加拉的外國僱主必須體察這一點,在統一上班服裝與尊重傳統穆斯林衣著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外國投資者亦須明白,禱告是孟加拉工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不是每天5次,至少也要在午餐和傍晚時候禱告。外國僱主亦應注意,孟加拉有很多由當地人經營的成衣廠,外資工廠的工人可能會把他們的待遇與本土工廠的工人待遇作一比較。

一般來說,孟加拉人會與外國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這或會導致外國人員與孟加拉工人之間產生信任和溝通問題,有時更因語言不通而需要翻譯,令情況更為複雜。

一家由港商設立的工廠,女工戴著款色劃一的頭巾。
一家由港商設立的工廠,女工戴著款色劃一的頭巾。

工會

工會在孟加拉相當活躍,特別是2013年拉納廣場工廠大廈(Rana Plaza)倒塌之後,工會及其會員數目大增。在服裝業集中的地區,很多工廠都有本身的工會。外國投資者應有心理準備,罷工時有發生,在選舉年及達卡尤甚。不過,孟加拉的工會活動比較溫和,很少有像柬埔寨那樣激烈的工會運動。

由於罷工主要集中在達卡,製造商可考慮在其他出口加工區如吉大港設廠。在達卡市外,罷工的頻率和影響程度要低得多。吉大港距離達卡約250公里,擁有出口貨運時間較短的額外優勢。相比之下,達卡的優勢在於該市是商業首都,有較佳的設施方便外國買家來訪及開會,航空交通亦較吉大港方便。此外,達卡工人的技術水平普遍較高。

開始時,也許人力資源方面的運作問題甚為棘手,但假以時日,情況是可以管控的。事實上,管理層需要時間及耐心去建立與員工之間的信任,以及制訂最適合業務需要的勞動力管理模式。據香港製衣同業協進會估計,孟加拉的生產力約為中國的70%,低於越南(約為中國的90%),但高於柬埔寨(55%)。

除印尼外,孟加拉的勞動力供應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更充裕,中期內其勞工成本優勢應能保持。因此,對香港製造商來說,孟加拉勞工成本低,應大有可為。對工人培訓和提高管理技巧的投資,可能增加短期成本,但中期可提高效率和增加員工的知識,最終可縮小與其他工資較高的出口經濟體在生產力上的差距。

總體而言,接受貿發局研究部訪問的香港企業認為,孟加拉是適合製造商遷廠和分散生產基地的地點,但是管理必須嚴謹,並有持之以恆的決心。

獲取土地和水電供應

如上一篇文章《孟加拉作為生產基地:近期發展及港商機遇》所述,基礎設施不足,以及難以獲取土地和水電供應,對推動製造商在孟加拉設廠造成重大障礙。由於基礎設施的提供和公用事業的管理非外國投資者所能控制,製造商只能採取措施來適應這種情況。下表從數方面比較在達卡、科倫坡及金邊獲取電力的情況。達卡只在電費上比斯里蘭卡和柬埔寨的城市優勝。不過,公共電網供電可能只佔達卡一家工廠每月耗電量的一小部分。

處理官方規例程序

如上所述,孟加拉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涉及的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甚低(第176位)。該國有許多官方規例程序,行政手續繁複。以開辦企業的各方面而言,在達卡登記財產約需244天,比科倫坡及金邊長得多。孟加拉在建築質素控制方面表現最好,主要是由於2013年拉納廣場倒塌後當局實施新法規,加強監督。

設廠所需的基本要素,如獲得土地、登記財產、辦理施工許可證和獲取水電供應,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都是棘手的程序。外國公司不熟悉孟加拉的官僚文化,加上語言障礙和缺乏商業聯繫,就更感困難。

例如,有些廠商向貿發局研究部表示,他們進口的生產機器及設備在清關時遇到困難,例如是該國未有的機器。有關政府官員沒有收到指示應如何為這些機器清關,而完成整個程序需要花費很多精力與不同的政府部門聯絡交涉。

在製造業領域,孟加拉允許完全由外商直接投資,亦允許外商與當地公司成立合資企業。要應對官方規例程序,方法之一是與當地企業合作,他們通常有較佳的能力和資源來處理行政問題,例如登記和申請許可。香港製衣同業協進會理事李澤林說:「我的孟加拉合作夥伴,擔當工廠與當地政府、公用事業機構和行業協會等有關方面的重要接口,而我則把注意力集中在管理工廠的日常營運上。」本地企業與外國投資者的這種職責分工,在孟加拉的本地與外國合資企業中很常見。

縮短物流時間

孟加拉的物流基礎設施急需改善,該國的道路網絡不足以支持工業的快速增長。企業在這方面相當被動,只能在物流時間和其他生產要素之間衡量取捨。

由於需要從中國採購大量原料,香港製衣同業協進會會長余遠茂將出口加工廠設於吉大港港口。他分享其經驗說,從吉大港港口運送原料到達卡,每程至少需要7至8小時,而到其他路網更差的地區,時間更長。

余遠茂表示,由於與海外買家已建立良好工作關係,在達卡並不特別需要與業務聯繫人和其他方面接觸,因此其公司選擇以吉大港為生產基地,大大縮短物流時間,降低成本。選擇吉大港的其他好處還有罷工較少、地價更低,以及有更多土地可作擴展之用。

孟加拉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其物流績效急需進一步改善。該國的表現遠遠不及其南亞鄰國印度,亦稍遜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主要成衣出口國,目前僅優於緬甸。緬甸的成衣出口不多,但由於勞工成本較其他東盟國家具有優勢,最近引來頗多關注。

衡量貨幣兌換風險

匯率波動和貨幣錯配,是在新興國家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常見問題。這是因為採購訂單以美元支付,大部分生產成本,包括機械的分期付款卻是以當地貨幣定價或支付,而當地貨幣有可能對美元大幅波動。以孟加拉塔卡(Taka)來說,兌美元匯率在2005年約為1:65,到2012年升至1:84,目前略為回落至1:79。受訪的香港製造商承認,很難預測匯率走勢及進行套戥操作。

此外,外匯管制亦使問題更複雜。孟加拉中央銀行實行外匯管制以盡量減少資金流出,因此,一旦交易完成並向孟加拉付款,就很難對訂單作出回扣調整。企業東主必須考慮外匯管制,並調整定價和付款條件。

總結

雖然東南亞國家的營商便利程度大多比孟加拉為佳,但是在達卡或吉大港設廠的香港製造商均指出,該國勞工成本低,勞動力供應充足,這一優勢持續下去的時間應比東南亞更長。在這方面,只有印度及非洲的某些地區與孟加拉不相伯仲,可是其經營環境卻可能有更多挑戰。

據香港製造商的經驗,在孟加拉營運的最初數年,勞工、生產力及水電供應不足等日常運作問題均具挑戰性,但是假以時日,這些問題是可以處理的。通過在短至中期內投資加強培訓和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及生產力。換言之,香港製造商若下定決心,制訂適合孟加拉環境的投資和管理策略,便可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來進行勞動密集型生產活動。

然而,該國基礎設施不足所造成的物流制約,需要較長時間來改善,這方面非工廠營運商所能直接控制。對不熟悉當地慣例的外國公司來說,處理官方規例程序和政府官僚作風帶來的問題甚為困難,最好交由當地合作夥伴和顧問來應付。

總而言之,孟加拉雖然有上述營運挑戰,但仍是可供製造商考慮遷廠及分散生產基地的地點之一,尤其是外國製造商若能以長遠的眼光在該國設廠,而非只是為了在短期內利用其勞工成本優勢,則孟加拉確是值得考慮的地點。

(圖片來源: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