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世界工廠」之名,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是出口巨頭,正好意味着美國進口中國商品的份額大幅增加,以致雙邊貿易逆差激增的原因。有數據指,1990年美國進口中國非石油商品只佔總量的2%,但2000年及2010年時就已高達8%及17%。然而,近年美國減少進口中國商品,同時中國面對高科技發達國家冒起,以及越南等低工資國家競爭,其貿易出口的龍頭地位隨時結束。
內地加工盛極轉衰
回顧中國貿易出口輝煌時期,當年美國進口中國商品的四大類別為:(一)服飾、(二)電子產品、(三)電機設備及(四)非電機設備,並在2002年持續增長。直到2010年,中國服飾及電子產品進口量各佔全美國的50%及40%,成績十分驚人。隨着中國貿易出口強勢,亦拖累其他國家的貿易出口,例如墨西哥、南韓及台灣等;電子產品方面,日本更是主要輸家,不止出口美國的銷量大跌,連帶影響英國、德國及台灣市場。
不過2010年亦是中國貿易出口轉弱的轉捩點,以上四大類別商品出口美國數量開始大幅放緩,此舉拖累中國的加工貿易數據顯着下跌;另外,2010年中國加工出口佔出口總額50%,不到10年時間,今年初已下跌至35%,跌勢反映中國勞工因技能水平日益提高,以致工資上漲;中國有不少組裝相關業務轉移至低工資國家,加工出口所錄得之損失,亦是中國收入來源減少的原因。
競爭加劇惟靠內需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過往強勁出口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外貿銷售急速亦令她搖身一變為環球製造商的主要生產國。可是,現時中國貿易出口放緩及競爭加劇是事實,是問題亦是挑戰。無可否認,印度及孟加拉於服飾製造業方面一直進步發展,越南的電子及電機械裝配市場份額亦不斷增加,然而這些國家不過是在複製以往中國的進程,其實故事並不新鮮。
當然,投資者在評估中國出口數據時,也要懂得分析商品的真正價值,舉例如果美國大量進口中國商品,其實大部分零件都是在日本生產,當中便會涉及跨境供應鏈的勞動力成本差異,令進口數據可以誇大中國的銷售收入。
總括而言,筆者預料中國面對外在競爭激烈,未來將會對內需施加更大更多壓力,才能維持經濟增長速度。另外,如果不過在製造業上不斷的往高端產業鏈上移,以上的歷史趨勢,只會繼續拖累中國經濟發展,因此,生產力提升的速度,其實就是和時間競賽。
原刊於 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