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似是呼風喚雨,對市況、股份有點石成金之效,但這情況往往僅在股市交投暢旺、市場資金風險胃納稍為提升時才偶爾出現。君不見,一旦股市買賣兩閒,投資者無意加倉的話,大行的股份推介,很多時都毫無效力可言。
投資銀行研究報告對市場影響漸低已是行業趨勢。當主動基金式微,ETF抬頭,反映更多投資者只顧賭指數,股份分析重要性無形中下降。全球資訊泛濫,網媒冒起造就更多來歷不明專家成為真正「專家」,他們有時運用反主流分析框架,往往大有市場。最後,投行沿用多時的研究部經費模式備受監管掣肘,由以往屬於給予客戶一站式服務的一部分,愈來愈有自負盈虧壓力,投行研究部遂變成一盤難有盈利能力的生意。
研究部資源或減少
《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經紀行及大型金融機構寄發出的研究報告電郵,每周有4萬個,惟真正獲接收者開啟及閱讀的最多5%,換句話說,每周有九成半研究報告是形同自製廢物,真是可憐分析員一番心血。研究部幾乎是毫無盈利能力可言,但作為投行,研究報告又是不可分割的市場推廣。頗多原本名不經傳的投資機構最初靠研究部,憑精闢觀點一炮而紅。但監管是一大障礙,股市成交及市場交易模式之變,業界料全年金融機構花於研究部開支,由每年約160億美元逐年錄雙位數跌幅。問題更糟、更為營運模式響警號的是,歐洲監管當局很快實施新規定,變相引入用者自付模式,研究部所獲營運經費不能靠來自客戶佣金中撥出補貼,即投行報告變相被界定為可銷售產品,而再不是半賣半送。
新規定只適用於歐洲,惟全球市場連貫性及大型機構跨國業務覆蓋,即使美資大行向歐洲客戶提供服務同要遵守。用者自付模式關係,大行報告由變相公共資源而漸難獲取。有大行改用發放模式,每次按要求向客戶發出一次性密碼供細閱報告,計算顧客佔用資源及服務作為將來收費統計,有基金大戶索性另組研究部門。對投行研究部來說,很多已在報告題材、格式等創新,適應將來用者自付模式,該等創新模式包括更多運用大數據、甚至聘用心理學專家,掌握讀者喜好。研究報告產品化,自負盈虧模式對報告質素影響難料。作為大機構內豬頭骨一部分,除非市況續好景,否則研究部所獲或資源不斷減少,造就的將會是更多獨立研究機構的出現。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