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篇論述,指香港教育只讓5%的人得到成功,因為只有大約這個數目的人得到人生豐厚的待遇,其他的人大概一生要為生存而拼搏。
5%的論斷是否太偏激,見仁見智。但無疑,教育要令大多數人獲益,得益的人愈多,代表這個地方的教育成功,愈少就愈失敗。當然兩極的差距愈大,當中出現的問題愈深刻,就不能不去正視了。
奉行精英教育 學位不敷需求
香港過去奉行精英教育,隨着時間的流逝,那管教育制度從事了多少改革,精英教育的本質還沒有改變。
用最尋常的客觀標準吧。學生接受教育,是希望將來找到理想的職業,進大學是找好工的基本依據。香港的大學學位少,遠遠不敷需求。如單以這點衡量,能進大學的就是成功,相反就失敗了。可見每年中學畢業,失敗的人數是不少的。
但進得大學,也要看你選讀什麼科,才能確保將來獲得高薪厚職。最近網上流傳什麼大學「神科」的推介。這類「神科」,包括醫科、法學、環球金融之類,畢業後找到工作,起薪點往往有4至5萬元,這是報考JUPAS最熱門的科目,也是每年大多數DSE狀元的心水科。如單以學科衡量,讀到「神科」以及一般較易找到高薪工作的科目最成功,不在此列者就很失敗了。
擇優而教結果 成績數據必佳
不單這樣,大學學科也因應社會需求而有調整。例如由於報讀人數持續下跌,香港大學將於2018/19年度取消「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兩個主修科。換言之,有這類興趣或學習天份的學生,將會是求學無門了。這樣下去,純文(如文學、歷史、哲學)純理(如物理、化學)等科都會唇亡齒寒,學額愈來愈少,出路愈來愈狹窄了。而事實上職場的爭逐很早已說明這現況了。
家長和學生都崇尚名校,角逐相關學位是他們最大的人生志向。現在有很多所謂中學排名榜,把全港中學的優劣名次排列。細心看看這類排名的依據,其中一個,按其說明,是以學業成績(如DSE成績、大學入學比率)、體藝表現(如學界運動、朗誦、音樂和戲劇比賽等)、師資(有多少資歷10年以上的教師)和校舍設備等作評分準則。透過這些數據,那些學校會是前列,可思過半了。學校愈「名」,愈能吸引優質學生選讀,也愈能提高學校選拔學生的權力。擇優而教的結果,成績數據必佳。教師不需多做,也能確保產出成果優勝,變相教師團隊穩定,能聚合一群高年資教師,調轉來成為學校爭逐排名的資產。這一切,無形中強化了他們在制度中的必勝理由。
教育經費龐大 製造人才撕裂
看看這個市場法則,每年畢業(不管大中小學),一定製造極少量的成功者,同時製造大量的失敗者了。我們花在教育上的經費這麼龐大(佔每年GDP的4%),一個人一生糾纏於教育運作,以及其後續成果的困惑這麼深而且遠,就是有意或無意地製造人才的「撕裂」,以大的基數的失敗來鋪墊小的基數的成功,這無論如何不應是教育的原意和初衷。
今個學年開學至今,已有十多名學生自殺,當中有大專生,也有中學以至小學生,數目較過去多很多。自殺的都是對自己有要求但不能達標的制度失敗者。自小被吹捧、每年都能踏上學業頒獎台的;或善於走位,獲取人生最大機遇的人,是不會自殺的。每一次慘劇的血和淚,都是很沉重的控訴。社會上的每個人,對此,都不應置身事外。
要改良教育,不論是不是一個新政府上場,其實很簡單的依據,看看教育運作是讓大多數人獲益,還是讓大多數人受苦,就可判斷一切。什麼政策的改良,都應以此為目標,為方法。社會競爭愈激烈,自殺或飽受困擾煎熬的人愈多,代表問題愈大。
教育政策的推行者、教育運作的設計者和執行者,不用扮高深,也不用賣認真,只看看自己職場周邊的人群是笑面還是苦口多,接受教育者是得益還是損失多,就可評斷教育操作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原刊於鄭楚雄網頁,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