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論人生》終於在三月底面世了,老友說最希望的讀者是誰,答曰多多益善,在人生各階段的人都可以一看,焦慮的父母、煩惱的青年,奮鬥的中年,勇退的壯年,養壽的晚年,都適宜看看古人是怎麼渡過人生的,有所啟發。人生固然要看過程,但一般有志者還要看晚景;人生最怕是少年激昂,中年苟且,晚年失路,當然若是只來混混噩噩過一生,亦無需看這本書。
三蘇同中進士 人生不在中狀元
人生成敗不在起跑線,蘇老泉27歲才發憤讀書,和兩個兒子蘇軾、蘇徹同年中進士,晚了20年,無礙名留後世。人生不在中狀元,封建時代的文武狀元可考的共777位(巧嗎?)但真正有作為的不出10位,能有作為的大概只中進士,向最當打年齡是21至25歲,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徹都是在這個年齡段,是今日的大學畢業年齡。這前20多年,最重要培養不是知識,是學習知識的方法,更重要是心理素質的培養。
筆者在書中提出,「受得富貴,耐得貧賤」,「受得成功,耐得失敗」,兩大心理質素,筆者一輩是「嬰兒潮」中人,幾乎都是先貧賤,後富貴,比較易處。今日青年,活在父母的富貴環境中,一旦自立,要由富貴改處貧賤,就難得多了,所以社會上多了「宅男宅女」和「啃老族」。在人工智能A.I.日益發展,今日青年更是前景難測,甚麼行業不再需要人力,決定了下半生。今日美國的白人藍領,就是20年前看不見前景的受害者,這不是歷史嗎?
學習「四處」、「六然」
人生要不斷在「處己、處人、處境、處事」四者中進行,一切由父母安排,而未在離家前學好這「四處」,人生就難免碰碰撞撞,父母在,還可來救,不在了,怎麼辦?父母在,但已不在江湖,沒有了影響力,又如何?中國歷史上的紈絝子弟還少嗎,明朝張岱要國破家亡才懵然大悟,最少才情是有的,知識不是來自谷歌搜查而來,而是已存在大腦中,融匯貫通的。
學習「四處」、古人有清末王夫之的「六然」: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處事斷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這「六然」是要經過人生磨練,不是一蹴即至,就如「易筋經」,有了經文,如何修練,也要師父帶入門,所以青年入行,遇上MENTOR,就是遇貴人了。這個貴人不必是提携你的那個,而是可以作為典範,畢生學習那個。因為在企業中,官僚系統內,科學領域內,貴人未必是最後的贏家,學習的是此公的「擔當,胸襟,涵養和識見」。這是在學校時代,未必學得到,良師難遇,這是現實。
筆者當年在美國大通銀行,得逢見CEO大衛洛克菲勒,相處三日,看其風範氣象,終身受益。洛克菲勒101歲離世,筆者後來入了法國里昂銀行,得遇良師蒲蒂肅,法國ENA的高材生,法國精英,酷愛中國事物,是學習的對象,不幸於前年離世,俱往矣,但在筆者工作生涯,看盡高層博奕,如何應對,體驗良好。中國古訓:「小事常吃虧,吃虧是福,大事有擔當,當仁不讓」、「順境逆境看襟懷,有容乃大」、「臨喜臨怒看涵養,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均無助於生理心理」,群行群止看識見,有識見者不跟大流,要眼光獨到才能免於黑天鵝之災。
智者樂、仁者壽
人到中年,是「智者樂」的時代,但記着「仁者壽」,智者腦筋用盡,預測天機,智過不壽,當人強盛,山河可拔,一朝嬴縮,人情萬端,說的是三國時代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慘死於50歲,諸葛亮本身亦只得54歲,三國時代的智者龐統35歲,周瑜36歲,法國拿破崙亦只得52歲,死前遺言:「我曾經統領百萬雄師,現在卻空無一人,我曾經縱橫三大洲,如今卻無立足之地」這就是西方歷史上,山河可拔和人情萬端的代表作。西方人的利器是「信仰和利劍」,拿破崙亦說:「短期內,利劍可以凌駕信仰之上,從長遠看,信仰必將打敗利劍。」
今日西方的利劍是核武器,信仰則是資本主義,口號是民主自由,但在歷史長河上,只是一個時代的,拿破崙如此,美國優先如此,長遠來說,只是一句話。中國文化又如何說人生呢?「處己」追求內省,吾日三省吾身,內省不疚,生死不足動其心,何論禍福,禍福不足動,何論得失。
信天命 接受悲喜人生
當然「信仰」是一個很奇怪的事物,人人有不同信仰,堅持而不疚,但不能保證是對的,不然何以有「至死不悟」的說法,那是有待歷史來證明的。古人「處境則居易的使命,處事則行法的使命」,中國文化相信「等待天命」,謂之「俟命」,不是迷信,人生成敗不在起跑線的原因,是人生要把握住「關鍵轉捩點」。
天命來了,亦即筆者在書中談「命與運」,「有命無運」和「有運無命」是兩種境況,明末的崇禎和李自成就是兩個最好的例子,崇禎有當天子的命,但運卻使他亡國,人生大失敗,李自成的運令他打入北京城,但只當上一日的天子就要逃亡,最後兵敗而死,就是「有運無命」,到現代亦可如是觀,美國的特朗普的命運如何,是不是歷史的大玩笑,影響全球,但筆者在「讀史觀勢」亦說得很明白,中美的國運的昇降是很明顯的,大勢如何,非常明顯,英國脫歐,亦只是英國國勢百年來下降的又一步而已!人生選擇何處為家,何處終老,是人生大事,香港人「97大移民」,對人生和家庭的影響,亦是歷史紀錄,是悲是喜,亦是人生。
「一生成敗看晚節」,那是對大人物而言,「一生成敗看晚景」是對一般人而言,古人言:「盡享天年,壽終正寢」是人生五福中最重要一福,謂:「考終命」,洛克菲勒是美國人「考終命」的好例子,勤力、寬厚、行善、長壽、好死,「活了美好一生」,中國過去一百多年又如何?大部份是亂世、錢穆說他的一生95年(1895-1990)是亂世,但最近30年是暫安的,可以安享晚年的,北京大學的哲學教授有好幾位是長壽的,馮友蘭、張岱年、梁漱溟都活了95歲,所以有一說是哲學家可長壽,但在香港新亞書院的哲學家牟宗三86歲,唐君毅69歲:新亞的史學家,錢穆95歲,潘重規96歲,世紀四大史家的陳恒91歲、呂思勉73歲、陳寅恪若非文革,應不只79歲,可以說史學家和哲學家都可以長壽,史哲一家,都是「明天理」的人。
以德養壽 順其自然
「養生先養心,養心先養德」應是這輩老壽星們的通例,不太講求養生,生活簡單,不求補品,亦沒有西方的講究健康食品,不過美國最近提出十大健康食品亦不外乎:「牛油菓、大蒜、西蘭花、菠菜、檸檬、鮭魚、豆類、核桃、黑朱古力、紅薯」,亦都是隨手可得之物,亦適合老人,老人能長壽,既因醫學進步,亦因心態好。所謂「先天看遺傳,後天看心態」,誠不我欺,人生百歲已不是夢,今日青年都有這機會,如何渡過人生最後30年,古人沒有留下來,因為「人生70古來稀」,但如今人生70才開始,維持心態年輕,堅持事業延續,明白人生有遺憾,正是「人生那得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看明代的「半半歌」,有個和諧環境,遠離政治鬥爭,70歲才去爭總統,肯定非養生之道,中醫建議「童心、蟻性、龜柔、猴行」四者為養生之道,有意者不妨去翻翻醫書,這亦是心態的取向,以德養壽,順甚自然,心懷坦蕩,事看得開,以事業作生命,是有意義的人生,亦是筆者寫這本《讀史論人生》的不言之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