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浮盈與財富幻覺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中產階層困局,中間反映出豐富而集中的社會矛盾與視角差異。
封面圖片:資產浮盈和真正的財富增長,區別在於背後有無物質生產力來支撐。(Pixabay)
 
一位上海青年近日在一個活躍的內地網絡論壇上發了一篇post,題目為:當今階層固化是不是越來越嚴重?
 

有意思的中產階層困局

 
此貼短時間內獲上萬瀏覽,變成熱點。不料,一點擊進去,卻發現內容與標題給人的想像大不相同。原來發貼這位年輕人六七年前大學畢業,依賴省吃儉用、家庭資助和銀行貸款,幸運地早早在上海市郊區購置了兩套住宅。之後幾年上海樓市急速上升,兩套房產總值已逾千萬。常理來說這位幸運兒應該額手稱慶還來不及,然而他發出的喟嘆居然是:
 
「但是我想再往上一個層次爬,感覺非常無力,生活仍然非常辛苦,也就是靠着薪水和賺外快,靠著房價上漲,對於自身生活的階層沒有本質的改變,我已經被固化在自己自有階層,完全想不到再提升的途徑。說白了我覺得再奮鬥十年甚至二十年,除非我辭職下海真的做生意,否則根本不可能再提升自己的社會階層,是不是這就是所謂階層固化,生活遇到瓶頸了。」
 
如此「曬命」尚嫌不足,自然引來跟帖罵聲一片,偶有境遇類似的資產升值得益者謹慎表示理解,自然也是立刻被圍攻。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中產階層困局,中間反映出豐富而集中的社會矛盾與視角差異。不僅資產膨脹的得益者與錯失者之間矛盾鮮明,甚至得益者中的「入門階級」也感到了財富浮盈的虛無飄渺:浮盈的只是數字,而不是收入,更不是人生的機遇,但期望值和實際的支出壓力卻增加了。
 
香港的中產階級也並非沒有類似的情緒,君不見本地網絡社區地產版中的「好友」與「淡友」勢同水火,你諷我「租樓日日賺」,我盼你「燒炭變飛人」,樓市近年向好,看去「好友」氣壯,但買樓者多數是自住物業的用家,「死慳死抵」供將去,升值不過是一套紙上富貴,一旦市場向下波動卻有真實的負資產風險。
 

資產浮盈的支撐

 
資產浮盈和真正的財富增長,區別在於背後有無物質生產力來支撐。投資學中計算資產價值(Fair Value)的方法是未來預期收益現金流的折現總值,也即是:資產的價值,與資產將來帶來的收入現金(股息、債息、樓租或入息等等)成正比,和市場利息率成反比。而眾所週知,自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資產價格的膨脹,並非源於物質生產力有了重大提升從而使預期收入增加,更多的是拜(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國泛濫的貨幣寬鬆與超低利率所賜,生成資產浮盈而已。
 
資產浮盈雖然短時間看上去和真實財富並無二致,一樣真金白銀,然而它的問題在於難以形成跨期現金流。手頭的房產價值猛然增值一倍固然很好,然而租金收益卻絕不會以如此誇張比例增長,房屋的租售價格比必將下降,如同目前內地一線城市的現狀。同理,創投市場上,也出現了「賺錢公司不值錢,燒錢公司才值錢」這類扭曲的估值體系,短時間製造出大量資產浮盈。浮盈部分對於跨期現金流的收益能力很弱,對不善於資本運作的普通中長期投資者來說,無法以持有浮盈資產獲得財務自由。但若所有受益者都選擇將浮盈資產在市場賣出變現,那五彩的肥皂泡必然被戳破。妥協的結果,就是無奈之計,盡力維持財富幻覺。
 
確實,未能變現的資產浮盈,是一種財富幻覺。除了短暫的財富效應對消費的刺激,它並未增加真實福利,卻迅速加劇了社會的分化與矛盾:「好淡」爭拗,「青年預備中產階級」與現任中產階級的對立。困惑的上海幸運兒即為一例,他感受到自己的經濟地位雖然有所提升,但與「前排」的差距已經大得不可逾越。他感知到的「階級固化」恰恰與他的「地位提升」來源於同一種力量:十萬與一百萬資產的差距,被放大為一百萬和一千萬,一千萬與一億的鴻溝,絕對距離迅速增加。而且,資產總規模越大,對浮盈財富的保有能力越強,可以全球化多元配置,充份對沖分散風險,也可選擇擁有更好的流動性。中產和基層中小投資者卻只面對有限的投資渠道、不對稱的信息與低下的利率回報,在資產浮盈的變現賽局中處於劣勢,一旦流動性退潮,自保能力遠遜於上層。
 
兩年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橫空出世,揭示了全球化年代中資本與勞動報酬比率的長期不平衡。斯言固善,然而不平衡擴大並不僅在勞動與資本,也在大資本與小微資本之間。在全球過往一輪輪的量化寬鬆與資產浮盈泛濫當中,大多數人不僅要忍受停滯不前的工資水平,更甚而要提供成本低廉的融資源泉,所換來的,經常不過是一小刻美麗的財富幻影,以及音樂終於停止後真實的帳單。

孔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