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航運業看香港經濟轉型的難題

如香港不盡快採取補救措施,處理貨櫃的總量持續下滑,船公司一旦認為不符效益而取消往來香港的國際航線,香港便失去航運樞紐的地位。
封面圖片:香港多年前是扮演出口港角色,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輸出產品。(亞新社)
 
並非危言聳聽,香港航運地位拾級而下,今年可能跌到全球第六位,給南韓釜山追上。雪上加霜的是,內地放寬沿海運輸權,中資懸掛非五星國旗的貨輪,可以從國內自貿區的港口將貨物轉到內地其他港口,削弱香港作為樞紐港的地位。如香港不盡快採取補救措施,處理貨櫃的總量持續下滑,船公司一旦認為不符效益而取消往來香港的國際航線,香港便失去航運樞紐的地位。
 

內地放寬沿海運輸權 損害香港航運

 
不少中資貨船以懸掛巴拿馬、利比亞旗幟較為便利,但中資認為自己也是中國輪船,要求中國政府批准在內地自貿區港口,從事轉運貨物到其他自貿區港口的業務。去年 中國政府放寬沿海運輸權規限,批准中資非五星國旗貨船可以來往國內自貿港之間運貨,令中轉香港貨物大幅減少。  
 
內地放寬沿海運輸權影響深遠,據恒生管理學院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系主任黃惠虹博士預料,本港有可能損失珠三角地區以外達120萬貨櫃的轉口貨運量,如果以中轉貨物落貨及上貨都計一次,則有可能損失240萬貨櫃吞吐量,以2015年吞吐量計算,損失貨量達14%。
 
隨着內地經濟轉向內需市場,內地進出口的增長將會放緩;再說,隨着內地港口崛起,原由香港進出口的貨源將逐步遷移到內地。香港於1987-2004年來吞吐量長期高踞世界第一,去年已下跌至第五位,前四名分別為:上海、新加坡、深圳、寧波。緊追香港的還有廣州及青島。
 

從「轉口港」變成「中轉港」

 
香港多年前是扮演出口港角色,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輸出產品。由於蛇口、赤灣及鹽田港的興起,深圳的貨櫃吞吐量於2013年已超越香港。
 
早於中共建國之前,香港長期作為內地的進出口港:當貨物抵達香港貨櫃碼頭,貨物從輪船卸下,由貨櫃車運載,經邊境海關進入內地各省市;或是,內地貨物經海關出境到香港運往世界各地。如今貨運模式已出現很大變化,中港貨物往來再不依賴成本高昂的貨櫃車,而是利用運載量較多的躉船轉運。
 
近十年,香港已漸漸成為了一個中轉港,即是說,內地貨物經躉船來港,在貨櫃碼頭內落貨,放在「貨櫃堆場」,待船期時間合適,便經另一貨船出口到世界各地。

 

「中轉港」難題:土地、勞工、資訊科技

 
近日由《灼見名家》主辦「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由業界、商會、官員,兩地學者等不同界別人士擔任主講,共商解決航運業的困境。去年香港「中轉」貨量佔香港總吞吐量逾六成,作為中轉港,比較「直接」出入口的挑戰更大。可以想像,每星期約340艘貨輪將幾十萬個貨櫃運往全球470個目的地,而不同目的地船期又不一樣,集散的效率要高,不能誤時。業界提出主要解決三方面:

 

由《灼見名家》主辦「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由業界、商會、官員,兩地學者等不同界別人士擔任主講,共商解決航運業的困境。(灼見名家)
由《灼見名家》主辦「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由業界、商會、官員,兩地學者等不同界別人士擔任主講,共商解決航運業的困境。(灼見名家)

 

一、土地不足

 
香港土地資源匱乏,按國際標準,一個碼頭泊位需要後勤用地為25公頃,香港則只有11.6公頃。業界希望在蔡青區能找出閒置土地,以便有更多後勤用地進行集散,如果土地不足,會影響貨物落貨上貨效率,損壞效益。前立法會議員劉健儀說,由她上任至現任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議員都在找土地,港府調撥土地的效率實在不夠。
 

二、勞動力下降

 
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鍾惠賢說,碼頭需要大量司機在碼頭內搬運貨櫃,現在不少是五十歲以上的司機,再過五年退休後便會出現勞動力不足情況。據港府統計顯示,香港人口老化,長者佔人口16%,至2018年勞動人口便開始下跌。可以預期,如果港人一再抗拒外來移民,香港經濟將在人手短缺下難以支撐。
 

三、科技落後

 
貨物運輸有賴精密的資訊科技處理錯綜複雜的物流程序。香港在科技應用方面世界領先,但貨運代理行業大有改良效率的空間。據以熟悉香港航運界的科技人士說,國際貨運報價如人手操作可能要一至四天,但如把貨運路線和價格的運算自動化,即使包括海、陸、空運輸的複雜細節,也可協助物流供應商及付貨人在幾秒內便可預訂全部的貨運服務。香港作為全球貨運樞紐,須加快革新東西貿易模式,以提升效率,時間便是金錢。
 
至於貨櫃上落貨的報批、繳稅手續繁複,須向不同部門提交達五十份文件。香港貨櫃碼頭商會期望政府加快實施「單一窗口」運作,即是成立一個政府電子貿易平台,為貨主提供一條龍服務。只需向一個對口單位辦理處理出入口貿易的通關及繳稅手續。單一窗口剛於七月完成諮詢,政府將於2018年推出第一階段措施,預計最快於2023年才可全面實施。業界認為,簡化手續有助提升香港航運的吸引力,但政府科技意識落後,遲遲落實,無助挽救行業頹勢。
 

擔心香港航運樞紐地位不保

 
最為擔心的是,如果內地貿易持續下滑,沿海運輸權進一步放寬,香港運貨量持續惡化起來,一旦失去了規模臨界點(critical mass),船公司認為效益不足,陸續取消航班,那麼,香港作為航運樞紐的光環便失去。
 

利用香港優勢轉型

 
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教授指出:「香港經濟已面臨轉捩點」。據團結香港基金今年發表報告,對香港未來發展提出政策建議,利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國際專業服務中心,為其他行業作為助力。作為國際航運中心,香港可轉型做船舶融資、保險,船舶登記及管理、仲裁,而不必只依賴物流運輸。
 
現時上海已成為全球航運第一,香港應更好與珠三角合作以加強效率及競爭力。基金會建議,廣東——深圳——香港——澳門自由貿易區試點計劃應加快啟動及推進,可聯合進行貨物關檢工作,又可利用先進的射頻識別技術(RFID)簡化識別標記,容許貨物及服務在自貿區試點內自由流動。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廖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