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聖誕節快到了,作者從節日中思考中國國運。(Pixabay)
聖誕節快到了,神父提醒學生,聖誕節是慶祝主耶穌基督降生,為世人贖罪,而非聖誕老人的生日。聖誕節假期的確令人高興,可從忙碌的工作及學習歇息一下。對香港來說,聖誕日是個重要日子:1941年12月25日,香港被日軍佔領,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艱難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香港重光,繼續為英國殖民地。1997年回歸中國,成為香港另一重要日子,國家開始行使一國兩制,港人可享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從此,香港重新擁有自己的國家。
早前出席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舉辦的中華大講座,由金一南教授主講「從百年滄桑到大國崛起」。金教授提到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一次訪華時與他見面,他問基辛格知否當時有多少輛車接載訪問團。他指出,1971年,基辛格秘密到北京訪問,促成中美建交,翌年美國總統訪問北京時車隊陣容強大,百多輛汽車經過,夾道市民齊數車輛數目,而由於道路封鎖,延長了他的上班時間,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遲到記錄。基辛格因此向他道歉。金教授謙虛地指出,基辛格的道歉並非因為他是金一南,而是因為中國,他的個人榮辱是與國家連在一起的。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猶記得80、90年代,我在歐洲旅遊時,多被歐洲人誤認為日本人,當時日本人較受歐洲人歡迎,因為他們國家較為富有,日本人消費力也較高。去年我在沖繩旅遊時,見到很多中國遊客,他們均是大豪客,購買能力極高,日本售貨員皆略懂普通話,由此可見中國國力比以前提高了不少。這亦與金教授所言呼應,若不是中國國力之關係,中國人在外又怎會受到禮待呢。
今天中國國運建基於前人努力,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經歷1927至1949年國共內戰、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國家陷於水深火熱,人民生活困苦。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國家各方面的變化莫大,期間不知有多少人作出了許多貢獻。就如近日看畢《海棠依舊》,講述從新中國成立到周恩來總理逝世期間的事情,除了認識周恩來總理對國家的承擔外,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多了一些認識。而今天作為「後人」的人又會如何做出貢獻,使他日的「後人」能享受持續發展所帶來的禆益?
今天,我們在香港享有不錯的生活,雖然當中仍有不少問題要處理,但社會的進步仍需合眾人之力聚焦於創造福祉。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我們的使命是培育青年成才,使他們日後能照顧家庭,貢獻社會及國家。
由於學校工作忙碌,且是時候檢視工作成效,所以我會暫停教評心事的寫作。祝各位聖誕快樂,生活充滿平安與喜悅。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