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帝國》:清朝「中國華爾街」的盛世

古代中國向來重儒輕商,而金融作為經濟金字塔的頂層,一般要待工商貿易較為成熟後方有作為,故中國金融長期以來都只是處於待啓蒙、待開發的階段。

當全球金融體系在2009年夏天受到金融海嘯衝擊蹂躪之際,偏安一角的中港電影業,卻迎來一場本應是氣勢磅礴、力拔山河,由中港台三地的富豪巨星聯手炮製,標榜中國古代華爾街、史詩式製作的《白銀帝國》(下稱《白》)。然而,曲高(冷)本來容易「和寡」,電影對晉商的情懷雖真摯,卻似乎未能引起共鳴。

電影票房遇滑鐵盧

這部改編自大陸著名小說家成一在2001年出版的歷史小說《白銀谷》(下稱《谷》),以清末山西晉商雄霸中國當代金融為主軸的電影,打着由中國人拍中國電影的旗號,由台灣首富、祖藉山西的郭台銘旗下鴻海集團出資1,000萬美元,找來同樣祖籍山西的導演、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及執導舞台劇近30部的姚樹華,處女下海執起導演筒,並集合影帝級人馬郭富城(訪問中自言其祖上「很可能在山西」)、張鐵林(電視電影中常演康熙、乾隆皇帝的資深演員)、大陸女星郝蕾(憑《浮城謎事》獲提名台灣金馬獎女主角),以及幾位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幕後高手。由於製作團隊卡士強勁,電影未上畫,團隊便矢志衝擊奧斯卡外語片獎,矛頭直指同樣是清裝片、1987年囊括奧斯卡九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由意大利大師級導演貝托魯奇(B Bertolucci)執導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可惜在2009年暑假檔期上畫的《白》,在輿論或票房上成績未如理想。在本港,這類清裝冷門片本來便難以撬動觀眾購票入場,然而影片在台灣及大陸也分別只錄得約400萬新台幣及2,000萬人民幣的票房,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晉商的金融基因

這與其原著小說甚獲好評、出版後瞬即被拍成45集同名的電視劇並在2005年播出,獲得與《大宅門》相提並論的評價,遭遇可謂南轅北轍。

古代中國向來重儒輕商,而金融作為經濟金字塔的頂層,一般要待工商貿易較為成熟後方有作為,故中國金融長期以來都只是處於待啓蒙、待開發的階段。据林準祥(見文末參考資料)指出,山西商人王庭榮於1736年(乾隆元年)開辦的賬局「祥發永」,或可被視為本土金融機構的雛形。

山西(又稱「晉」)為何會在中國芸芸省份、眾多的商幫(圈)中,率先在金融業突圍而出?據我清華大學老師梁小民指出,山西人自古重商輕儒,春秋時代便沿省內南部解州鹽池從事鹽貿易;隋唐時文水人武士魋是木材商人,其另一個顯赫的身份便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老爸!之後晉商在鐵礦、絲綢及茶葉的貿易上幹得風生水起。地理上山西處中原西北之地,晉商藉「沙漠之舟」駱駝,把足跡遠推至俄羅斯、蒙古及其他位處邊疆的少數民族,成為「駝幫」。這便是晉商「腿長」的遠古基因,這些積累,讓晉商有條件進入以錢生錢、玩資本的行業。

到了明清一代,晉商已駸駸然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影響力及覆蓋地都高於徽、閩、粵等商幫。梁老師甚至認為,如果19世紀便有像今日的《福布斯》富豪榜的話,晉商裏的十大「土佬」,排名應在洛克菲勒、摩根等西方金融商貿巨賈的前面。

透視晉商的「金融創新」

此外,若當時就有「金融大鱷」一詞的話,很可能就是指晉商中的平遙李氏、介休侯氏(平遙、介休皆為山西省內的地方名),他們從事的便是當時新興的「金融科技」(Fintech)、獲清道光皇帝親賜「匯通天下」匾額、高度讚揚的「票號」。而李氏「日升昌」和侯氏「蔚字號」,就是電影裏面主角「天成元」票號的原形。

票號,在中國金融史上被稱為「現代銀行的鄉下祖父」,肩負起承先啓後的角色,但因晉人深明「藏富之道」而不為人知。明中葉後,金融業的雛形中便有典當(即民間當舖、收抵押品而放貸)、印局(沒有融資功能的民間小型高利貸)、錢莊(承辦銀銅錢間的兌換、閑錢託管和支付中介)和賬局(小額放貸為主),而晉商各號在這等「曾」祖父輩的業務上就有長足的發展。

真正的金融大腕,要待《宋家皇朝》一書的美國作者 Sterling Seagrave 所指、有「中國華爾街」之稱、山西平遙縣票號的崛起才出現,當中的佼佼者便是日升昌,即《白》中的天成元。

「日」的前身是「西裕成」,世代為一家全國性、絲綢用的顏料貿易公司,為晉商中一路出色但未臻頂級的商號。當代民間資金調動向來全靠鏢局鏢師保駕護送,本來就甚不方便,清初乾隆年間,各地有不少像白蓮教等的「義軍」或地下幫會,為銀両劃撥添了幾分血腥的風險。當時西裕成在京師(北京)分號和總號間資金調動頻繁,正為此而煩惱,其東家(今日的大股東兼董事長)李氏友朋天下,友人或客戶由京師匯錢回鄉,每每喜歡託李氏代辦,李氏開始着京師分號把銀子留存當地,由李氏或分號掌櫃(區域總經理)寫個條子,讓各人不用發車,憑一紙白條(滙票)便可在平遙總店提取銀子。

當時總號的大掌櫃(CEO)雷履泰看到商機,把這本來是方便朋友的義舉,改頭換面,連字號名稱都換成「日升昌」,一舉把滙兌銀子「去實物化」——這個甚有今日跨國互聯網金融味道的做法,視為正業,成立票號,並由京師平遙兩點之間的滙兌,推向全國,做到各分號之間亦可相互滙兌,正式開啓山西票號藉金融創新而叱吒風雲的年代,時為1823年,即道光三年。

除了以「誠信」代替科技啓動金融創新外,天成元還保留絲綢、茶葉及駱駝貿易,並杜撰了由張鐵林飾演老東家的老太爺販賣私鹽情節,把晉商歷來致富的手段共冶一爐,揭示一代盛世波瀾壯濶的場面。

張鐵林飾演的老太爺,雄才偉略,把晉商的霸氣活現出來。(官方網站)
張鐵林飾演的老太爺,雄才偉略,把晉商的霸氣活現出來。(官方網站)

本文參考資料包括:成一《白銀谷》、梁小民《小民話晉商》、吳曉波《浩蕩兩千年》及林準祥《銀流票匯》。

(二之一.待續)

「金融影像」系列之七。作者為 CFA 持證人、CFA 協會會員,曾參與香港財經分析學會(Hong Kong Society of Financial Analyst、簡稱 HKSFA)會務多年。HKSFA 為 CFA 協會在香港的會員分會。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