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報刊與華人社會

以《華僑日報》70年的報業歷史和報紙內容為線索,探討華人社會的現代化歷程,是很重要和有意義的。
香港是世界上報業非常發達的地區之一,中文報業的起源亦很早,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本地出版的中文報刊為數相當可觀,對海內外華人社會影響頗大,在近代中國報業以至全球華文報業史上,擔當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原因之一,是外國傳教士率先在香港鑄造活體中文鉛字,近代中國報刊和圖書出版,就是在中文鉛字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中文鉛字在當時且有「香港字」之稱。第一家用活體鉛字排印的中文報紙,就是《香港中外新報》(後來稱為《中外新報》)。該報刊行逾60年,蛻變為《香港華商總會報》,不久改組為《華僑日報》,三者實有一脈相承的關係。
《華僑日報》承接香港早期的辦報傳統,開創中文報紙的嶄新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香港第一大報,見證了香港社會的急劇變化和迅速發展。該報在相當程度上亦能反映華人社會的訴求,傳達了華人精英的見解和廣大市民的心聲;在報道內地消息和服務海外僑胞兩方面,均作出了貢獻。以《華僑日報》70年的報業歷史和報紙內容為線索,探討二十世紀香港報業的進程和香港社會的變遷,尤其是華人社會的現代化歷程,是很重要和有意義的。

香港報業的獨特角色和發展概況

香港報業始於1840年代初,早期出版的都是英文報刊,中文報刊方面,最早面世的是1853年9月創刊的《遐邇貫珍》。不但在香港,在中國內地以至全球華人社會中,這是鴉片戰爭後,最早出現、而且是用鉛字排印的中文報刊。「報刊」是報紙和雜誌(期刊)的統稱,從內容來說,報紙主要是刊登新聞,雜誌則以刊載評論為主;一般人區別報紙和雜誌的方法,多從外觀着手,因為報紙為摺疊的,雜誌為裝訂的。《遐邇貫珍》是雜誌,《中外新報》是報紙,雜誌的出現是先於報紙的。
論者指出,報紙構成的要素包括公告性、定期性、時宜性和一般性:一、公告性,即消息傳達的方法;二、定期性,因新聞的公布需要定期刊行;三、時宜性,一切廣義有新聞價值的材料均可包含在內;四、一般性,指普通報紙的內容有一般興味而言。前二者為報紙外觀方面的特色,後二者為報紙內容方面的特色。概括地說,報紙(newspaper)的原質「即新聞公布之謂也」;再扼要一些,「直可謂為新聞(news)」。香港早期的報紙或為周三日刊(即星期一、三、五或星期二、四、六出版),或每日出紙,星期日都休刊。後來由於社會發展和需求漸增,加上同業競爭,每日出版遂成報紙常態,《華僑日報》首創報紙星期日照常出版的先河。

香港早期的中、英文報紙

在1990年代中,新聞史研究者李少南將香港報業史分為「精英報業」時期(1841-1873年)、「黨派報業」時期(1874-1924年)和「社經報業」時期(1925年以後)。1925年創刊的《華僑日報》,是商營企業報紙出現的標誌,可以視為「社經報業」時期的代表性報紙,而且該報一辦就是70年,戰前、戰時及戰後持續出版,至1995年1月停刊。同年6月創刊的《蘋果日報》,「以完全市場導向的姿態加入競爭,衝擊整個報業市場」,從而躍居香港三大暢銷報紙之一。所以不妨認為,以商營企業報紙為標誌的「社經報業」時期,是1925年至1995年;1996年以來,香港報業已踏入以完全市場導向為特色的「大眾報業」時期,銷量最多的報紙依次是《東方日報》、《太陽報》和《蘋果日報》。這是從香港報業本身的發展而言,而香港報業與近代中國報業以至海外華文報業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早期的中文報刊都是來華的外國人創辦的,中文報紙最先都是英文報紙的附刊,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以前,報界幾乎是「外報」的天下;後來這些中文報紙或歸由中國人獨立經營,而國人自辦的報紙亦逐漸抬頭,取代了外報的部分勢力,下開「民報」勃興現象。此後的中國報業,主要走兩條路線:政治性的報紙,在經濟上常有固定的輔助或津貼,對營業不甚注意;營利性的報紙,雖然時刻謀求經濟獨立,但限於政治和社會環境,起初未有任何成就。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尤其是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以降,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期間,是中國報業空前蓬勃的時期,不僅營利性的報紙在企業化的道路上邁進一步,不少政治性的報紙亦向企業化道路推進,甚至出現「企業化與政治化的合流」。推其原因,一方面由於日本侵略日亟,民氣高漲,刺激報紙銷路;一方面由於工商進步,交通發達,產生有利報紙滋長的環境。而報紙本身不斷改進,銳意於社會服務與業務推廣,益使它獲得讀者的信賴與支持。
香港報業的發展情況大致相同,不過「民報」的出現顯然較內地的報業中心上海還早。所謂「民報」,就是由華人自己辦理的報紙,亦即「民辦報紙」,文人和商人所辦的報紙都包括在內。論者已予指出,在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上,香港於幾個方面都擁有特殊的地位:第一,它是中國近代報業的發祥地;第二,它曾經是國內各種政治力量共同的輿論基地;第三,它是中國大眾化的商業報紙起步較早、發展較為充分的地區;第四,不少香港報紙,立足香港面向內地和海外,其影響不僅限於香港一隅之地。以下舉述若干重要的報紙略加說明。
1996年以來,香港報業已踏入以完全市場導向為特色的「大眾報業」時期,銷量最多的報紙依次是《東方日報》、《太陽報》和《蘋果日報》。(亞新社圖片)
1996年以來,香港報業已踏入以完全市場導向為特色的「大眾報業」時期,銷量最多的報紙依次是《東方日報》、《太陽報》和《蘋果日報》。(亞新社圖片)
1842年起,西方人士在香港相繼出版了一些英文報刊,第一種每天出版的日報是1857年創刊的《孖剌報》(The Daily Press),該報旋即創辦一種商業性質的中文報紙,名為《香港船頭貨價紙》,後來又創辦《香港中外新報》,除了伍廷芳(1842-1922)曾參與其事而廣為人知之外,該報早期的歷史缺乏可以佐證的材料。香港中文報紙最為學界注意的,首推1874年王韜(1828-1897)主辦的《循環日報》,因其開中文報紙論政的先河,當時連日本報界也受到香港報紙的影響;其後有《中國日報》,是1900年孫中山(1866-1925)派陳少白(1869-1934)等人來港創辦的報紙,被譽為「革命報紙的元祖」,辛亥革命後遷至廣州出版。此外,抗日戰爭時期廖承志(1908-1983)所辦的《華商報》也備受重視;1941年的《光明報》,則是北京《光明日報》的前身。至於早期在香港社會一直佔有重要席位的商業報紙,例如向來受到香港史研究者注意的《香港華字日報》,至今仍缺乏全面而深入的探討,不過學界大體上對這類報紙的價值是予以肯定的。中國報業史權威方漢奇說:
「中國資產階級的商業報紙起步於本世紀[20世紀]的最初十幾二十年,華東地區的上海和華南地區的香港,曾經是這一類報紙相對集中的地區。20世紀30年代前後,上海香港兩地的資產階級商業報紙,都曾有過比較大的發展。直到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才歸於沉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內地的資產階級商業報紙已經風流雲散,而香港則由於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一類報紙仍然保持着強勁的發展勁頭。」
香港報人、報業史專家林友蘭指出,1920年代中,「香港社會受了新增的大量人力財力所影響,各方面都起了變動,在經濟方面,最顯著的是新九龍地區的開發。在文化方面,是兩家商辦報紙的創刊」。他所說的兩家商辦報紙,一是岑維休(1897-1985)創辦的《華僑日報》,另一則是《工商日報》,都在1925年相繼面世。其後雖經香港淪陷時期的打擊,但戰後香港報業很快復興,這是由於香港商務繁榮,是南中國一大吞吐港,又是東南亞一大商港,報紙發達實與商務繁榮息息相關;加上交通發達,無論海陸空,香港都扮演着國際橋樑的重要角色,電訊發達也促進了報紙的發展。「所以香港華僑所辦的報紙,無論在歷史上,在質量上,比諸國內任何一個通商口岸或任何一個大都市的報紙,並無遜色,甚至更為優越」,眾多的原因總結起來,「這是因為香港具有一切現代條件所致」。

研究《華僑日報》的動機和關鍵

《華僑日報》創刊時,《循環日報》和《香港華字日報》仍是香港的大報;《工商日報》作為《華僑日報》的競爭者登場後,香港商業報紙至此已趨成熟。1938年8月,又出現新的對手《星島日報》;但商業報紙的發展因戰火蔓延而一度備受摧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始出現《華僑日報》、《工商日報》、《星島日報》三大中文報紙鼎峙爭雄的局面;直至1984年《工商日報》和1995年《華僑日報》先後停刊,這個時代也就宣告結束。代之而起的,是以娛樂性為主導的大眾化報紙;至於免費報紙的登場和日趨普及,已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事了。
《華僑日報》刊行長達70年,成為二十世紀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這一紀錄直至2009年才被《星島日報》超過,該報在2011年已進入第73個年頭。如果將《華僑日報》連同它的前身都計算在內,總共有138年,在香港以至全中國報業史上,則仍然獨佔鰲頭。《華僑日報》一向與香港各界團體關係密切,於香港社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有積極參與;香港是國人往返海外和內地的南大門,長期起着橋樑的作用,該報又是以「華僑」命名的重要報刊,以服務香港和各地僑民為辦報宗旨,對於促進海外僑務和加強華人社會的聯繫,所擔當的角色是值得注意的。
換句話說,《華僑日報》在香港報業史、華南報業史以乃至海外華文報業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單是報紙本身的悠久歷史就已具有研究價值。報上刊登的大量新聞、信息、文章和廣告等,見證了香港二十世紀前期至1997年回歸祖國前夕這數十年間的社會變遷和發展歷程,一套報紙有如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加上相關的出版物,例如《華僑日報》出版部持續編印了46年的《香港年鑑》,內容是非常完備而且可觀的。有鑑於此,就《華僑日報》作出研究的重要性實在不容忽視。關鍵在於如何以該報為脈絡,把複雜多變的香港社會發展有條理地貫串起來;而社會變遷又如何賦予《華僑日報》以時代特色,並且影響了它的命運。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