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貨櫃運輸業近年面臨嚴峻挑戰,受周邊港口的競爭以至吞吐量下滑,灼見名家傳媒於2016年11月24日舉辦「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邀請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鍾惠賢女士、恒生管理學院決策科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所副主任鄭天祥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李忠義教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健儀女士、九龍倉有限公司董事易志明議員等專家學者,探討業界如何把握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的機遇,讓本港航運業再創高峰。
海運及港口行業為港貢獻達300億港元
張炳良局長致開幕辭時表示,本港現時有超過800間與海運相關的公司,提供船舶管理、融資、保險、法律及訟裁等服務。根據2014年的數據,海運及港口行業的經濟總值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達300億港元,為就業市場創造近10萬個職位,對本港發展十分重要。
與內地攜手並肩 建設國際航運創新中心
論壇上,梁志堅教授發表研究指,鄰近地區如深圳等城市放寬國內沿海運輸權,對香港航運業會有影響,建議加強與珠三角經濟區合作,專注電子商務物流的市場。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鍾惠賢女士也表示香港航運業主要靠中轉貨運帶動,近年也面對不少挑戰,包括欠缺後勤土地,以及前線從業員老年化等問題。
十三五規劃中的《港澳專章》提出支持港澳加強經濟競爭力,包括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航運的中心地位。鄭天祥教授認為,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創造大量機遇,配合走出去的戰略思維,香港可與內地從競爭走向合作,共建複合型國際航運創新中心。他指出,香港可以透過港口碼頭的生態化、現代化,以及高端航運服務業的「雙輪驅動戰略」發展航運業。
堅守傳統海運 開拓電子商務特流
劉健儀女士表示,香港船舶註冊具吸引力,主要因為本港的船旗國品質檢驗制度,確保註冊船隊的高素質水平,加上推行簡單低稅政策,與42個國家/地區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議,自2007年更取消遺產稅,減輕船東稅務負擔。但她指出,業界挑戰重重,包括使用港口的高成本,以及鄰近港口的服務素質提升。
李忠義教授則認為,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香港可以落實混合發展模式,保留實體航運物流服務之餘,專注發展成為金融和資訊流動的樞紐。
(圖片:灼見名家)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