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中學生實驗上太空,實驗方案由學生自己設計,引起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注意。(亞新社)
中國神舟十一號上天,新聞報道提到3個香港中學生提出的科學實驗,對於學生來說,這是難忘的經歷。據悉,與中學生有關的,只有香港這3個實驗,來自3間學校;筆者都曾經訪問過,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嘗試探索的是,這些實驗是如何出現的。
實驗一:微重力狀態下製作多用途的聚合物有孔薄膜
實驗出自順德聯誼總會翁佑中學,學校坐落在天水圍,以低收入家庭為主;由於有直屬升學的小學,入學學生的學業成績比較參差。2001年創校,創校校長蔡澤群於數年間就在學生的科學研究方面很有突破,有兩位學生並且以小科學家身份獲得小行星命名。筆者去參觀,學生展示的科學研究和科技發明,布滿一個大課堂。
負責的學生,初中、高中都有,但都不一定是學術尖子,其中有位初中生給筆者看他參考的一大疊英文學術論文,研製出一架可以遠距離監察老人、病人睡眠狀態的儀器;另一個實驗是有關水的冰點的研究,是一項突破性的發現,詳細已不記得了。
學生成就 超乎想像
然而,翁佑中學最出名的是學生的 3D 動畫創作,得到建校的翁佑家族慷慨資助,學校有齊備的硬件設施,包括超級電腦和三維打印機。學生連年獲得國際比賽大獎,繼任的紀思輝校長(原副校長)說:「我們的學生,乘飛機外出比賽的機會,比在香港乘巴士上中環的還要多。」筆者看到,得獎的許多動畫片體現出一流的技術,出人意表的藝術設計,但又有很深刻的思想內容。
其中一齣得獎短片,講一名女學生因為寫不出〈我的家庭生活〉的作文,拿了零分,垂頭喪氣回家準備挨罵,不想卻觸動了埋頭工作的父親,喜出望外地帶她出去郊遊,彌補「家庭生活」;說明學生經歷的不只是技術,而且是對家庭、社會、自然界的思考。想不到是學生的作品,但又分明是少年人的氣息。
紀校長說,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學校的宗旨不是試圖消滅差異,而是擁抱差異。因此,學生可以在不同方面表現其卓越,還包括一些非華裔的、來自中下層家庭的學生;但同時,他們也出過 DSE 的狀元。
實驗二:蠶蟲在太空的變態過程
實驗出自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1999年建校,創校校長潘淑嫻當年只有30多歲;2004年,該校已經獲得美國的國際啟發潛能大獎。該校有一項宗旨:凡是有任何比賽,一定在網上發放,公開徵求參與者;也就是說,都是學生自薦的。科學實驗則是課外活動的「科研隊」,公開招人然後組織。學生本來提出做蝴蝶的演化過程,後來考慮許多技術因素,改為蛾,所以有蠶寶寶。
學生閃耀 不在獎項
學校其他的傑出獎項多得數不清,包括體育、音樂……也出過 DSE 狀元,但是潘校長說,她不標榜成績,也並不標榜科技;學校發展科技活動,不是專門為了培養科學家,而是一種途徑,「建立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閃耀的舞台」。
近年學校發覺,科技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好奇心和探索心,那是非常有效的學習動機。學校去年成立一個特別鼓勵創造的獎項,初中學生自製小提琴、出版書、開影展等等。潘校長說,她最引以為傲的是培育領袖,每年本區的傑出學生選舉、全港的傑出學生選舉,該校學生都能佔一席位。
實驗三:微重力狀態下雙擺運動的混沌性質
實驗出自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這是12年一貫制的「一條龍」學校,2004年創辦。校長陳榮光一直認為,課程改革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經歷,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但是科學學習有點被削弱;小學的常識課,自然科學的內容較少;由於大學收生條件的變化,許多高中學生只念一門科學;即使是看傳統的科目,理、化、生的教科書遠遠追不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即使有實驗,也是驗證性質,沒有科學的探索精神,也沒有創造的空間,因此致力於探索新世代的科學素養培養。
這間學校的科學學習,強調「實驗為本」。科學實驗室特別多,有些設備與大學無異;有些學生還與大學教授一起發表學術論文。學校充分利用「一條龍」的優勢,由中學教師和學生帶動,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做實驗;不論中學還是小學,都是由學生自己設定實驗;沒有固定課程,考試時實驗佔成績的40%。2015年,該校學生獲得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獎項,包括「金桔核提取物的腦神經保護作用」、「霍山石斛對抗腦退化症的研究」,光看標題,可以窺見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深度。與前述兩所學校一樣,這所學校除了科學學習的特色,其他方面也非常出色。
科學教育 重新思考
中學生實驗上太空,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偶然提起,引起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注意,於是由香港民政局在2015年舉辦了一個「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比賽。上述3項,就是比賽的冠、亞、季軍。從這3個例子,可以有許多觀察。
一、香港的「校本」辦學模式,「應擴大直資 讓民間辦學更加自主」(見10月28日本欄)的確促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校本」不止是學校的專業自主權,還包括有鮮明的辦學理念、有魄力有思想的校長、對學生成長的全面關愛、有步驟有層次的發展策略、有能力照顧學生差異,也包括有能力獲取額外的民間資源。這已經逐漸變成習慣、學校的常態。許多校長和老師看了上述的介紹,也許會說:「不稀奇。我們學校也有!」
二、上述學校都是比較新興的學校,都坐落在家庭經濟中下的地區;而且兩間學校沒有多少擇優錄取的空間,因此都有面對學業成績參差的學生,或者建校時收生沒得選擇,但學生並不因而不能發展他們的科學潛能;況且科技只不過是其中一項優勢。他們的實踐打破了一種迷信:「學校的成功,在於收生好。」
三、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尋找學習項目和方向,是這3間學校都深信而且付諸實踐而有成效的。學生面對的比賽非常多,都是公開自薦,上述實驗方案都由學生自己設計,教師的干預減到最少。這讓我們深思:學生學習的潛能之大,我們知道多少?平常我們對於學生的美術、音樂、語文,往往見慣了他們早年出眾,原來在表面看來艱深的科學,他們也可以早年有成就。
四、最有趣的是,參加科技實驗的學生,並不一定是正規科學學科的尖子;這與一般的想法很不一樣,人們往往以為數理化生成績好的,就是科學的人才。上述這些學生,假如考試成績不好,就會進不了理學院、工程學院的門。那麼,什麼叫做科學教育?什麼叫做科學素養?都成了新的課題!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