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管理學院素來弘揚儒商精神,校徽是書本和中國古錢幣的結合,便是儒家精神與商業活動的融和表現。現在社會愈趨商業化,尤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凡事講求效率利益,中國的儒家精神難免失色。自2011年起,恒生管理學院每年都會舉辦「君子企業調查與獎項」,以中國儒家思想的「君子」概念以及「仁、義、禮、智、信」五德為標準,評選出市民心目中最具備東方美德的企業,用意正是希望復興儒家美德,讓企業明白營利賺錢之餘,平衡其他持份者的利益同樣重要。
堅守五德 成就企業中的君子
何順文校長身為君子企業調查榮譽顧問,對於「君子企業」有其獨到見解,時常就此撰文發表灼見。「我本身是商學院教授,加上恒管一直重視工商管理課程,所以希望能透過君子企業調查影響社會大眾,改善營商風氣,讓企業高管學會照顧不同持份者的需要。」近年,西方企業開始注重公益性企業社會責任(CSR)或創造共享價值(CSV)等,概念如同雨後春筍,都是企業關注社會的不同方式,這趨勢更慢慢遍至亞洲。
而君子企業作為由恒管提出的新概念,與 CSR 及 CSV 則有着本質上的不同,前者鼓勵拋棄「為股東賺到盡」的謬誤,以持份者為本。「君子企業調查團隊翻查西方文獻,發現西方人最講究誠信、公平,以動機論、後果論來探討企業道德;而華人社會則較重視美德,要求企業先具備良好德行才賺錢,兩者互相補充。」他強調,五德涵蓋範圍較完整,如若企業能夠堅守五德,確實可稱得上為企業中的君子。
商家領袖帶頭傳播君子理論
「我看企業表現,分成三個層次:法律、責任、良心。企業守法是最基本的;社會契約下要具備的責任,不會只看股東利益,不論經營環境如何,同時亦會照顧好僱員、顧客,重視社群、環保、公益等範疇;良心則是個人隨心所欲的,不能強求也不能保證。」何順文認為,只要社會出現更多君子企業,更重視社會契約責任,自能促進共嬴與社會共融。「很多商界領袖對於君子企業的概念相當認同,不少更成為了我們的核心大使,我們期待這套理念於業界繼續傳播開去。」他更特別提到,去年一家地區小型超級市場獲得「君子企業奬」,反映不是只有大公司才有本錢談五德。「家興超級市場的規模不大,大公司看見它做得如此優秀,更會做好自己。」
何順文期待主流企業未來更多與 NGO、社企和 B 型企業跨界合作,推動更多社會創新項目,共同應對更多社會關注的議題。
廣獲國際學者好評 望掀起深入討論
除了商界人士,君子企業理論亦獲得國際學者的認同,恒管有教授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分享君子企業理論,更有西方學報刊登由恒管教授撰寫的相關論文。「其實君子企業不只是中國的管理智慧,五德是國際通用的,而且我們的理論可靠,可以發展成為量度企業責任德行的實用工具,我相信這套工具會愈來愈受歡迎。」何順文更提到,早前到北京向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提到君子企業的概念,對方頗感興趣。「台灣台北大學也表示有興趣,恒管會繼續與外界交流,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討論,在大中華、國際舞台也能發揮更大影響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