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積木能幫助孩子體驗具體事物,重現情境,重組記憶,有喚醒及聚合記憶的效果,所以我們稱積木為想像工具。(作者提供)
心理幾何學(Psycho – geometry)定義為以意識測度地球上環境中的人與物及物與物本身的交互關係。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
孩子需要的是學習能力還是知識?20年前的答案是知識,現在的答案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什麼?專注能力、秩序感覺能力、各種的協調能力、獨立能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解難能力、組合能力、分析能力、審美能力、判斷選擇能力、邏輯能力、嘗試能力、掌握能力、建構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改善能力、記憶能力、掌控能力、定位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及主動能力。這些能力是構成人格的重要元素,但值得留意的是這些人格元素並非文字及語言所能傳授的。
而世上竟然有一種工具/教具/玩具/學具可以令孩子內化以上所有的學習能力,這就是積木。讓我們試試思考這看似簡單的東西怎樣挖掘出人類的潛能!
疊積木能培養專注力
如何培養出專注力,必然是靠專心做一件事的過程。在幼兒能力範圍之內,不用成人陪同,不受他人干涉,又可不限時地做的活動,唯有疊積木這一項。
孩子跟積木互動時,小腦袋需要同時配合不同的狀態,在這建構、組合、分析及再重組過程中,孩子不但獲得心理滿足,也同時獲得邏輯,判斷、選擇、秩序的思考能力。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亦從這過程能得着主動、掌控、定位、創新、改進、測試的內化機會。這樣的具體經驗是不能替代的:以視覺觀察及動手工作,漸漸過渡至抽象思考,以此來培育基礎能力是最能容易建構正常化人格。若抽象地(以語言)培育孩子基礎能力及建構他們的人格特質,以孩子當前的能力來說似乎是緣木求魚。
「慢」活動培訓思考及耐性
當孩子用小手拾起積木時,需要協調手眼,對焦目標位置,輕力放鬆手腕及手指再放下積木,否則要承受自然的結果(積木倒下)。孩子須直接承受這物理性的結果,成人不應修改干涉,否則誤導下會令孩子接收錯誤訊息,這違背了大自然定律,阻礙孩子日後的判斷力及認知發展。「慢」的活動能令孩子有足夠時間思考及培養耐性。
積木亦能幫助孩子體驗具體事物,重現情境,重組記憶,有喚醒及聚合記憶的效果,所以我們稱積木為想像工具。這過程中想像可變現實具體,而現實具體又可引發其他的想像,所以積木是思維型孩子的至愛。
過程中觀察孩子興趣
孩子能用積木呈現腦中的想像,自然陶醉在堆砌積木的過程中。成人亦可以從孩子堆砌積木的過程中觀察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孩子在堆砌積木時觀看佈局、程序、創造、整合,發現錯誤後分析再重組,像是掌控了整體的圖像一樣。他積極地思考、回想、改善、測試可行性、判斷難易,用每一精細動作去體驗領悟物理科學,內化人與物理的關係,甚至讚歎起人類偉大的建設。孩子獨立地尋找解決方法,不靠他人能力協助,也不需別人語言解釋,故積木應該稱為「學具」(自學工具),而非「教具」(教導用具)。
立體積木是三維具體物,透過堆砌積木這個輕鬆喜樂的過程,孩子能輕易掌握重量、大小、輕重、厚薄、長短、形狀等的幾何學概念。當孩子堆砌三維積木時,他們需要瞭解位置、空間距離及視覺整合之間的關係,從多角度去欣賞作品,來發展視覺藝術,最終獲得審美欣賞的經驗;這個過程即是所有能力的完美配合。此外,堆砌積木讓孩子熟識形體的性質、形體的能動性(球體)、形體的穩定性(柱體),以及整體結構的平衡關係等重要的物理理論,從而產生人跟物理的關係。成人若想考考孩子的平面/立體轉換能力,可先請孩子看一張照片,然後用積木重現照片,看看孩子是否有能力把二維變成三維;待孩子長大一點,孩子可把積木的成果畫下來,試試看其三維變二維的能力。(至於怎樣把孩子的偉大作品留念,當然是拍下照片,做成一本「XXX小朋友的積木影集」)
作為一位幼兒的觀察者,要具備的能力是要分析孩子每一動作行為背後的原因及影響,不能只是隨便看看。細心靜觀去察覺出其中意義,裏面包含着千言萬語,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觀察了孩子堆砌積木8年,我發現孩子堆砌積木時發展狀態及需要:
為孩子準備一個無邊界的空間
堆砌積木時,孩子需要一個特定的範圍嗎?一張小地毯、小枱墊、大地毯,抑或大花園?其實是視乎積木多少、大小及孩子數目而定。當然個人而然,若能在偌大的戶外花園進行此活動,孩子有一個無邊界的空間,無限地發揮想像,效果最佳。香港大部分家庭空間有限,家長可讓孩子在一張小的淨色地毯試試,地毯形狀可方形、圓形及三角形等常有變化,隨着年齡增長而擴大地毯的範圍,孩子可在上面練習手眼協調,體會空間、距離等,使其發展出無限性的創造能力。
獲得數理概念的基礎
不得不提的是積木發展數學能力的成效。從積木活動過程中,孩子可分辨、配對、分類、歸類及排序不同積木的形狀、大小、輕重及功用等,試驗不同積木組合會有不同的結果,從而獲得建構能力(加)、移除能力(減)、重複能力(乘)及分拆能力(除)。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所有數理概念的基礎了!更可強化空間感的理解,如高矮、上下、左右、前後、裏外等重要的抽象用詞。以上談及的,是能力內化,而非知識學習,這是兩個不一樣的層次。學習回來知識可以忘記,但內化的能力卻是深層體會,一生受用。
積木是家長的好幫手,若在家裏亦忙得很的父母,應利用堆砌積木來訓練孩子各種能力,而非讓孩子看電視。孩子堆砌積木可持續數小時,這是培育專心思考的好工具,除非孩子邀請你的參與,成人應在過程中盡量不加己見及干預,讓孩子的各樣能力得以順應自然發展。若多於一個孩子一起堆砌積木,請留心傾聽他們的社交對話,盡量把對話記下,可發現不同孩子的本性,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觀察活動,當然也是一個有趣的回憶,記錄可以好好保存,待孩子長大後送給他們作為驚喜禮物。少數孩子會在堆砌積木時自言自語,這是私語期外顯表現(口語內化),這能讓孩子把語言內化成思想工具的過程。
若成人期望孩子專注在積木的形狀多於顏色的話,應使用原木色的積木,讓孩子用積木的外在線條來建構整體構圖,比起用七彩繽紛的積木來得更富美感。另外,大自然顏色的積木能平和孩子情緒,令他們不慌不忙地工作,不會焦急煩燥影響耐性,比起七彩的高度刺激來得和諧,也得以延長孩子的專注的時間!
筆者認為原始積木較組裝入榫式積木的效果為高,孩子應先用原始積木建立好基礎,數年後才砌組裝入榫式積木。因為組裝入榫式積木大多有附有圖的指引,限制了創意發展、探索興奮以及經歷與過程。孩子砌積木時,應要先接觸立體(3D),再把立體(3D)變成平面(2D),最後才由平面(2D)變回立體(3D),這便通了!假如一開始就要孩子由平面(2D) 變成立體(3D),違背了孩子發展的規律。
積木形狀應包含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錐體及球體等,德國幼教之父福祿貝爾 Friedrich Fröbel(1782-1852)稱此等立方體為「客觀宇宙原物」。
孩子敏感的小手可分辨不同積木,其敏銳的眼睛亦能視覺判別差異。積木的大小比例應是1:2:3或1:2:4,對孩子來說較而掌握、操控及明白,另一目的是可令成人說出「一倍」、「一半」、「再一半」、「1+1+1」及「1×3」等的數學語言。體積小的積木可訓練孩子小手肌,而大積木則可訓練大肢體肌肉關節,腳、身、手、眼各部分得以協調發展。孩子常常搬運大積木勞動筋骨,養成勤奮不懶惰的個性。玩積木對發育眼球也有好處。眼球的設計是用來看立體(3D),所以多看平面(2D)易疲勞,玩積木則不同,可訓練孩子用眼睛從不同角度欣賞作品,這些體會全印在腦海裏,發展其立體思考能力。
就算孩子把積木推倒,對成人來說是微不足道。其實是高層次的學習,這是機動力學:拋物綫。牛頓曾說過:天上月球圍繞地球的運動與地上物種的拋物綫運動是同一根源。積木能發展孩子的創造能力,最大原因是積木活動過程及結果每次不相同,變化多端,孩子可從多樣化的積木活動中培養創造性思維,兒童無限喜悅在於可感受創造的滿足,這也是積木活動令他們陶醉的因素。不只是堆砌積木的過程,孩子砌完後收拾積木,也是練習視覺空間及發展邏輯的好機會。因為孩子須根據木箱的狀態來分配及分類積木,依據每件積木幾何形狀來歸類,方便日後提取,過程中得以形成視覺邏輯。
積木是建構人類的重要工具,也是最好的這開放式(open-ended)學具。積木耐用程度可達數代,能讓孩子持續學習到老:
積木活動能給予孩子認知建構、由個別組合至整體、從整體分拆到個別等概念,期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成為將來建構世界的人。智者謂「成事三年,敗事三天」,要得到成果需時,但破壞只是一瞬間的事,堆砌積木如是,培育孩子也如是,與各位家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