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濫用抗生素和類固醇,是導致酵母菌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Pixabay)
胡小姐28歲,13年前往紐西蘭求學,不久便開始患皮膚病。當地的皮膚科醫生都說她因過敏而患濕疹,建議她接受「過敏皮膚測試」(allergy skin test),試圖發現導致過敏的成因。結果證實她對某些花粉、雜草、塵埃和食物等產生過敏。於是給她一個兩年的「脫敏療程」(desensitization program),希望透過注射「致敏原」(allergen),讓免疫系統慢慢接受致敏原而不產生過敏。
類固醇副作用多
可惜,在這個療程期間,她的濕疹沒有得到改善。皮膚有時痕癢不堪,甚至流出液體,令她不能安寢。皮膚醫生唯有給她服食和搽類固醇藥,導致類固醇的副作在她身上出現,如面孔肥胖、患處皮薄和變黑等。唯一值得慶倖的是,濕疹沒有在她的面孔上出現,不影響她的美貌。
和大多數濕疹患者一樣,當她服食類固醇時,濕疹便會消失,但停藥不久又開始發作,無法痊癒。她諮詢了幾個皮膚科醫生,結果大致相同,即是時好時壞。
三年前她回港工作,經朋友推薦,需預約三個星期,才可以一睹中環某位皮膚科「名醫」的風采。
胡小姐還沒有坐穩,名醫說:「濕疹。」
「為什麼會有濕疹?」胡小姐戰戰兢兢地問,因為名醫除了醫術高明外,還善於罵人!
「過敏。」名醫一邊寫一邊說:「戒口,吃藥、搽藥就沒事,一個星期後覆診。」
「胡小姐出去拿藥,驗血,驗小便。」姑娘說。
戒口,吃藥、搽藥,胡小姐一個星期後去覆診。
名醫說:「好了很多,報告沒有問題,再吃藥、搽藥一個星期,不用覆診。」
但好了一個月又復發。胡小姐再去看名醫。
名醫說:「好了又復發,可能是壓力,換些藥試試,一個星期後覆診。」
斷斷續續看了半年,好了又復發。胡小姐決定換一位皮膚科醫生,仍然是好了又復發。於是轉看中醫,看了幾位。中、西醫都說她患的是濕疹,因為壓力大。中西合璧醫了三年,還是時好時壞,胡小姐的精神壓力愈來愈大不在話下。
怎麼辦?
醫治胡小姐的濕疹並不困難。
「排除規定飲食」
2009年某日,胡小姐來到醫務所問:「伍醫生,有沒有辦法醫濕疹?」
「有是有,但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接受。」
「只要醫得好,什麼都願意嘗試。」
「戒口。」
「之前的醫生已經叫我戒食雞蛋、貝殼類、牛肉、鵝等,都沒有效,你有什麼好建議?」
「你有沒有聽過『排除規定飲食』(elimination diet)?」
「沒有。戒什麼?」
「不是戒什麼,而是只可以吃什麼!」
「那我可以吃什麼?」
「依照這個食譜,便會見效。」
「我需要繼續服藥嗎?」
「開始三天後便可以逐漸減藥。」
「真的有效?」
「如果你能堅持一個月,一定有效!」
三天後,胡小姐即使不服藥,也再沒有痕癢。一個月後,患處的黑斑全部消失了。
她說,10多年來她第一次可以穿吊帶衫。
免疫失調
酵母菌(yeast)和真菌(fungus)是人體正常生態的一部份。 對於一個擁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它們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但是,如果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就會對免疫系統構成壓力,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黴菌(mold),包括酵母菌和真菌,是醫學界公認最容易引起過敏的物體。為方便起見,以下統稱酵母菌。
濫用抗生素和類固醇,是導致酵母菌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醫生必須承擔部份責任。
進食大量糖份和精製食品,是促進酵母菌增生的另一個原因。後者,更導致免疫系統缺乏許多必需營養素,令免疫系統百上加斤。
酵母菌增生所產生的疾病和症狀多不勝數,包括:
頭痛、過敏、皮膚癢、哮喘、關節炎、肚瀉、腸胃炎、失眠、便秘、小便失禁、營養不良、水腫、體重失控、月經失調、不育,粥糜瀉(celiac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慢性疲勞綜合症、焦慮、沮喪,缺乏集中和學習能力等。
以上統稱「慢性免疫失調綜合症」(chronic fatigue immune dysfunction syndrome,CFIDS)
診斷和醫治 CFIDS 並不容易,大多數醫生都束手無策,最終只有歸咎於壓力。
其實,診斷和醫治 CFIDS 並不太困難,但要有耐性和恒心。
一、 必須詳細分析病人的病程
二、 停止濫用抗生素和類固醇
三、 服食益生素(probiotic)和抗酵母菌劑
四、 堅持戒口
五、 服食適當的營養補充劑
營養不良
由於很多濕疹患者消化道裏的細菌和真菌的正常比例,早已失去了平衡,即是真菌太多,他們也長期患有營養不良。因此處理這些個案時,醫生也必須同時為患者恢復食道裏細菌和真菌的正常比例。如果不為他們恢復平衡,患者是無法從食物裏吸收營養素,導致營養素不足引起的各種疾病,如「腸漏綜合症」(Leaky Gut Syndrome)和「免疫失調」(immune dysfunction)。
恢復平衡也不容易,並非每一位醫生,包括皮膚醫生,都可以為你效勞,因為少過百分之六的醫生在醫學院學過營養學,他們缺乏營養學的知識無可置疑,除非他們願意花時間去學習恢復平衡、補充營養的知識。
因此,患者必須懂得去哪裏找能為你補充營養的醫生。
由於醫學界忽視營養學,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沒有醫生執照的人,填了這個空缺,試圖為患者補充營養。由於他們沒有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沒有受過醫治病人的訓練,往往令患者的情況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