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於2005年成立。書院錄取的第一屆學生,當時遭遇並不如意,十年後卻均各有成就。書院前校長何文匯教授遂提議他們撰文,講述奮鬥經歷,回憶母校生活,由他親自主編結集成書,定名《十年磨劍錄》,交由香港教育圖書公司於2016年出版。本社獲授權發表書中三篇文章,此為第一篇。
第二篇:中醫師之路:尋夢,追夢,圓夢(黃善筠)
第三篇:從高考失敗到博士中醫師(蔡嘉傑)
封面圖片:筆者曾就讀中大東華中文系,在澳洲的華文傳媒當上編輯,更偶爾充當記者,服務當地華人社區。
當下我正身處澳洲的栢斯,在這裏已隻身闖盪七年了。七年前,即「中東」畢業後兩年,我揹着兩個大背包,帶着兩千元澳幣(大概是一個月的生活費),來到澳洲。先是由 working holiday 開始,拼命工作了兩年。兩年後存了一筆錢,足夠支付首年學費,獲得當地大學錄取,便開始了我的半工讀生涯。之後用了三年時間,靠在西餐廚房裏面兼職打雜賺取學費和生活費,最終在2013年年尾順利取得大學學位。現正進行最後一步計劃,在達成所有指定條件後申請移民入籍澳洲。
與此同時,作為這七年流浪的副產物,我練得了一身廚藝。作為文科人,大學主修的儘管是會計,但最愛的是文史,也因此喜做歷史、文化的研究,也喜愛寫作,題材主要是結合自己的飲食心得,以及有限的人類學、歷史學知識做飲食的評論,算是一名飲食 blogger。試過在相關的網站投稿,也因此可算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吧。而這一切,似乎都是當年中東種下的種子。
情況是這樣的,我自幼一直有出國的想法。奈何家貧,出國留學,與其說是夢想,不如說是幻想。現實就是如此,但這個想法我一直沒有放下。直到入讀中東時,選修科修讀了蔡繼光老師的電影欣賞,在堂上觀賞了其中一套他最喜愛的作品《哲古華拉少年日記》,革命英雄年輕時代跟好友同坐電單車,風餐露宿地流浪,遊遍整個中南美洲的故事。那也是我很喜愛的作品,也因此受啓發﹕既然家貧不能出國留學,效法哲爺來一次異國窮遊,到外面闖一闖,長一下見識也不錯啊。自那時起,流浪的決心便下定了。然後畢業一年後的一次同學聚會,同是中東同學的肥龍就無意中提到,香港人是可以申請去澳洲參加 working holiday 的。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同學的一番話,當下就把我心中那團積壓己久的火燃燒了起來,夢想不再是幻想,而是實際可行了。
在中大東華的「離經叛道」
那麼在中大東華有哪些難忘經驗呢?很多,真的很多。一隻離經叛道的怪物,遇上一群不安分的怪胎,也就是林、胡、廖諸君,能量是幾何級的。電影、文章、美食應有盡有,但不可不提的,是川菜與麻辣火鍋。因為我們是校史上唯一一群膽敢在學校天台打邊爐吃麻辣火鍋的混賬,而幕後黑手便是我。也可以說,那是我反叛理念的實踐。
副學士始終是大專生,脫離了中學定時定候的刻板規律生活,因此多了閑暇。於是閑來無事便會行走於街頭巷尾之間尋幽探「味」,偏偏又讓我遇上那家鬼斧神工一樣的川菜小館, 從此一試上癮,並且呼朋引伴的,把學校裏那一眾小弟們引來,有如吸毒一般度他們進「辣海」。從此「辣海」無邊,回頭無岸,大家都為這裏的川菜瘋狂,涼菜熱菜吃膩了便來麻辣火鍋。食環署來掃場,容不下這路邊小檔,我們便轉移陣地,讓老闆賣給我們火鍋湯底,備足材料便跑到學校的天台當着保安大叔們的面,大模斯樣的打起邊爐來。而偏偏因為是新學校, 無案例可考,保安大叔們又都是精於世道的老人,既無先例, 上頭無禁令,便由得我們胡來,路過時還跟我們調笑幾句。如此這般的幾次過後,終於驚動學校高層,明令在校內禁止生火煮食,只是我們都已經畢業了,也因此相信我們的創舉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2015 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