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民跨世紀火車夢 中國高鐵自主創新功臣

如今中國高鐵項目走遍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當中包括匈牙利到塞爾維亞及馬來西亞首條高鐵等。
封面圖片:賈利民對中國高鐡作出巨大貢獻。(作者提供)
 
賈利民原名賈文浩,自小與鐵路結下不解之緣,念大學時改了現時這個名字,是希望把中國鐵路修建好,便「利」於人「民」的生活。面對日本及歐洲高速鐵路發展領先幾十年,他憑着個人熱忱與智慧,推動國內高鐵不斷創新,建成世上首屈一指的系統,他為中國鐵路取得的成就,確實人如其名。
 
賈利民在北京交通大學設立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作者提供)
賈利民在北京交通大學設立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作者提供)
 
賈利民的貢獻,已不限於中華大地,而是要走出國門;如今年齡50有幾,他有個更大的火車夢:「希望高鐵造福人類!」很想建立一個高鐵網絡,由中國通往全世界。
 
現為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高鐵科技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的賈利民,1963年1月18日生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父親祖籍山西,母親是湖南人。「如果中國像個雞尾巴,阿勒泰在這尾巴的尖上,位處最西北,交通非常不方便。新疆兵團第十師駐地阿勒泰,叫北屯,我就在那裏出生。」
 
從阿勒泰到新疆首府烏魯木齊,不到1,000公里,他要坐三天的汽車,上了鐵路就感到比汽車快許多,因而對其特別有好感,「坐火車吧,你除了能領略自然風光外,更加感覺到鐵路的偉大在於能夠連續不中斷地把你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遙遠的地方。」
 

生於邊疆立大志

 
由烏魯木齊到內地主要城市要轉車,那時火車是由蒸汽機牽引,「燒煤的鍋爐產生蒸氣,令活塞往復地動作,驅動車輪前進,組件規模非常大,車頭巨型且雄壯,它冒着白煙,發出『呼哧呼哧』聲響⋯⋯這種狀態給人特別有力量的感覺。」
 
「從小到大,在回老家探親過程中,對鐵路有了認識和興趣,未來要幹鐵路,也要修到我們這個北屯去,修到阿勒泰去,自小已產生這樣的想法。」賈利民高考時,申報的所有志願全是鐵道學院。
 
高鐵於上世紀60年代初在日本誕生,到70年代,德、法兩國也開始發展這門技術;當中國真正面臨不得不通過高速的大容量交通工具來解決經濟發展需求時,別國已先行了幾十年。
 
賈利民早於1995年負責一個科研項目「高速鐵路安全保障記錄體系」,走上火車科研前沿。到了2003年,中國始下決心研發自己的高鐵,最初參照德國經驗,翌年引進外國動車,並從日本、法國等引入先進技術,旨在以借鑑別國作基礎。2006年,中國高鐵大提速已經完成,可是仍要依賴技術輸出國的支援,無法保證自行營運。
 

規劃全國大動脈

 
「高鐵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建設,是運作的大動脈,又是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基礎設施,不掌握核心技術,不掌握發展主動權,技術始終在外國人手裏,對國家很不安全。」賈利民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籌劃自主創新,至2008年初,他以「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專家組副組長身份,具體地負責技術創新的規劃、安排,以及技術路線選擇。
 
現今中國高鐵所採用的基本上都是自家製的控制系統,「我們研發了自主牽引供電系統,它的導線材料、可靠性、運營支持和智能化各方面,都是世界領先的。我們研發了智能列車系統,令列車狀態能得到實時的檢測和預計,大大提高服役水平和安全保障程度。」賈利民又說,中國還研發高速鐵路網的運輸組織技術,這麼大的運輸網是別國所無,當中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全球發達國家從來沒見過的。
 
他補充:「這都是經過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的成果,為今日的中國高鐵奠定自己的技術與產業化基礎、製造能力、交付能力和運營能力。」也是經自主創新後,中國首次達致系統地、完整地、體系化地掌握高鐵技術。
 

引領世界起革命

 
在賈利民掛帥的「十二五」(第十二個五年計劃)重點專項專家組努力下,中國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整套高鐵技術,出現世上第一列面向高寒地區高速列車,也成功研發混合動力系統。「我們除面向荒漠和高原,還成功研發時速高達500公里的列車,且在基礎設施服役狀態的檢測、健康管理和鑑證降噪的環境優化技術方面,也取得突破。」
 
經過「十二五」,中國高鐵技術已站在世界最先進行列,歐洲人稱為「中國的高鐵革命」。「我們的380A 高速列車,從它誕生日起,一直是世界權威鐵路機構高速列車全球排名第一。」賈利民自豪地說。
 
賈利民說:「我們的380A高速列車,從它誕生之日起,在全世界的高速列車排名中,至今始終是第一位。」(作者提供)
賈利民說:「我們的380A高速列車,從它誕生之日起,在全世界的高速列車排名中,至今始終是第一位。」(作者提供)
 

推進一帶一路 克服跨境聯通

 
中國進入「十三五」,賈利民依然是重點專項的專家組組長,展望未來五年,要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任務更艱巨,當前要克服的難題主要是跨境聯通。
 

一流技術難敵政治干擾

 
目前國內高鐵實際營運時速只約300公里,他解釋:「要實現跨國互通,須具有變結構走形系時速400公里的高速列車,所謂走形系,是車輪能適應不同地區的軌距;我們還須成功研發時速120公里的聯合貨運、160公里的快捷貨運和250公里高速貨運。」
 
如今中國高鐵項目走遍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當中包括匈牙利到塞爾維亞及馬來西亞首條高鐵等。
 
賈利民認為,雖然中國掌握了一流技術,可是「走出去」仍困難重重,因在這個層面上,國家及國際政治因素才真正發揮作用;就如早前中國中標高鐵項目,墨西哥卻說不建;中國技術好,但泰國寧用日本貨,反映中國高鐵走向世界,未來要衝破很多難關。
 

香港作起點 開拓新絲路

 
賈利民應團結香港基金邀請,來港參與「創科博覽2016」,將於本周六(24日)下午5時在會展演講,主題為「走往世界的中國高鐵」。他表示,很高興分享自己的見解,目前中國已營運19,000公里高鐵,居世界首位,未來將打造「八縱八橫」網絡,總長度達4萬公里;他的願望是高鐵能伸延到香港,成為新絲綢之路的起點,也盼望中國的技術可為不同國家人民提供便利。
 

穿越京廣線 降物流成本

 
賈利民指出,高鐵對本港意義重大:「第一,能真正讓香港融入中國;第二,香港可變成歐亞新絲綢之路起點,你想想,香港是首站,經京廣線到鄭州,再往西可以一直開到倫敦。『一帶一路』這個新絲路經濟,都以香港為起點重新定義;第三,開通(高鐵)可大大加速大陸與香港交流,方便大陸同胞來港旅遊、參觀、交往,也可減少兩地物流成本。」
 

極速486km列車行走廣深港

 
賈利民提到「全球第一」的380A 高速列車,港人將來也有機會乘搭。這款中國生產的CRH380A 型號列車,在2010年12月開始奔馳於內地高鐵網絡,曾創下時速達486.1公里的最高紀錄。
 

港鐵斥17億購九列

 
目前內地多條高鐵路線,包括來往深圳和廣州的和諧號,亦以這型號列車為主。港鐵(00066)於2012年斥資17.4億元,向生產商訂購九列、每列八卡車廂的 CRH380A,供日後廣深港高鐵使用。
 
CRH380A 被譽為最先進的國產列車,車體結構設計符合世界高速列車廣泛採用的歐盟 EN12663標準;技術特性方面,低阻力流線車頭設計令風阻系數少於0.13;至於噪音控制,列車採用噪音吸收和阻隔材料,在時速350公里情況下,車廂內噪音保持在67至69分貝。
 
中國的鐵路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朝,第一條是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由英國怡和興建的吳淞鐵路,全長14.5公里,但通車營運一年後,被清廷以28萬5千両白銀購回,隨即拆除。自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發展經濟,逐步展開大規模鐵路建設。

 

賈利民小檔案

 
1963年1月18日:出生在新疆兵團十師181團一營駐地,夢想把鐵路修到阿勒泰。
1984年:上海鐵道學院(現同濟大學)畢業後,一直在科研一線。
1984 -1991年: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2年:晉升為副研究員/副教授, 同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
2004年:北京交通大學當教師,正值青藏鐵路攻堅之時。參與建設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8年:科技部與原鐵道部共同發起《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他是總體專家組副組長,以及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2010年5月至9月:完成研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CRH380系列高速列車。
2010年12月:CRH380A 上線運行,創造486.1公里/小時運營列車最高時速。
2014年: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廖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