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出什麼題目?

試想科舉試場裏的門生,腦子裏想的,一定不是如何反映客觀現實(科學),也不是如何發揮創意(那是越軌);一定是貫徹始終地在思考:如何能夠令「龍顏大悅」,朱筆一揮,就上榜了。揣摩上意,也許是中國教育的傳統;換到今天,就是順着老師和家長的期待,贏取高分。
封面圖片:學習最根本的原理是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也就是傳統所謂「引起動機」。(Pixabay)
 
在北京一個培訓場合的講座,談到學習科學的應用,其中提到小學的作文。事後,一位學員來信︰
 
「我是高校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平時的主要工作是做中小學教師培訓,我的工作中發現很多老師對於作文教學有困惑,很多我們那裏的孩子都去參加課外的作文補習,很多孩子喜歡閱讀,但卻寫不好作文。課外的作文補習又是集中到應試作文寫作,作文沒有給孩子們帶來樂趣。他們沒有作文的興趣!我自己的孩子,也有這個問題,他們喜歡講,但不喜歡寫!所以,您提到一個改革項目,對於孩子作文的興趣有大大的提升,我很想了解!」
 
講座中提到的,是謝錫金的中文「創意教學」的一個小例子。小學一年級,作文的題目是「上個星期天,你去了什麼地方?」
 
孩子就寫了:「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公()。」孩子原來是想寫「海洋公園」,但是「海洋」和「園」字不會寫,老師允許留空,或者畫個符號,或者標個音,然後個別或者全班學寫這些遺漏的字。
 

結合實際 表達思想

 
筆者給那位學院的回信,是這樣寫的︰
 
「我那天說的,只是原理。具體還要看實際情況。
 
「作文,與其他的學習一樣,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他們才會有興趣。我舉的例子,是學校裏面,在不知不覺的老師權威底下的開放。也就是說,老師要作文,學生還是要服從的;但是老師沒有設下固定的題目,學生就有了發揮與創造的空間。實際上,完全放開,學生也會不知從何開始。我舉的例子,老師出的是開放性的題目:『上個星期天,你做了些什麼?』又或者『你昨天晚上吃了什麼?形容一下。』甚至可以:『今天晚上,吃了什麼,形容一下;再問問你媽,是如何燒的。寫好了,明天交給我!』我在日本就看過這樣的習作。
 
「我設想,有些題目,孩子是一定有興趣的:『你生日,喜歡媽媽送給你什麼禮物?為什麼?』又或者,『你最近到過超級市場嗎?你最有興趣的是什麼?為什麼?』這裏面的『為什麼』至為重要,因為那是引導孩子去呈現自己的思想,『我手寫我心』。
 
「基本原理,語言與文字,是最基本為了溝通。目前的許多學校,考試的要求,掩蓋了溝通的原始目的。於是就出現了高分低能。」
 
「高分低能」,往往人們說滑了口,已經不再深究其中的意義。「高分」,是因為學生受的訓練往往是如何對付考試,也就是獲取高分,這方面也許他們成功了。但是這個過程,並沒有一個讓學生達到學習的原來真正目標的過程,例如作文的目標,是學會用文字表達、溝通、傳意,因此「低能」。
 
上述創意教學法裏面的作文,涉及不少學習科學的原理:
 
一、學習最根本的原理是,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也就是傳統所謂「引起動機」,也是那位學員說的「興趣」問題。不過所謂「引起動機」,還是老師為主,學生為客,是老師去引起學生的動機;應該是相反的主、客關係,給學生予他們主動學習的空間。
 

但求高分 掩蓋意義

 
二、學習的目的在於使用,是有實際意義的使用,寓學習於使用,「使用就是學習」。在語言來說,使用就是溝通、表達、傳意、閱讀、欣賞;也就是說,作文於學生,應該有真實生活的意義,才有「興趣」,才會有認真的學習。
 
傳統的教學,學校自成一個封閉系統,所謂「意義」,就是學校裏面充滿了的「意義」。不加研究,順從慣性,「分數」就是「意義」。學生看成敗,是分數;教師看學生成敗,是分數;家長看孩子成敗,也是分數。
 
三、因此,作業的好壞,應該是溝通、表達等等的實際效果,而不是教師給的分數。傳統的小學,一年級流行的是造句、填充、重組、改錯,基本點是看學生「錯不錯」;在學生來說,是如何「不錯」,往往就成為要順從教師的判斷,而不是表達自己。學生、教師、家長的注意點,從「好不好」變成「分數高不高」;久而久之,人們已經被分數麻痹了,家長想了解的是自己的孩子分數高不高,而不是寫作好不好。
 
四、學習是一個過程。所有的作業,目的都應該是「學習」的過程。不是考核,不應該是考驗學生懂得多少,而是看如何創造學習的機會與空間;不應該是只看成果(寫了什麼句子),而是看過程,如何把作文的過程看成是學習的經歷。所以,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寫出來的句子有「洞洞」,才是真正學習的空間,那才是作業的真正目的。
 
傳統的思路:學生先要學會字與詞,才談得上運用;也許是把「學」與「用」的關係機械化了。「學」與「用」是互相交叉滲透的過程。
 

多元走向 豐富資源

 
五、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像以上這樣的題目,肯定地10個學生可以有10個不同的取向。傳統的教學,這是老師的難題:學生往不同的方向奔,變成不可控,如何掌握?但是,假如把多元答案,看成是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就會歡迎。一個作業,可以引出許許多多的「待學」空間,要是運用得好,不怕花上多一點時間作後續活動,學生可以學到很多新字、新詞彙。
 
六、最有效的學習,是在群體裏學習。上述出一個題目,引出許多不同方向的句子,引出許多學生「待學」的字與句。假如一個一個學生去引導學習,也許非常困難,但是如果全班來處理,一方面讓學生尊重和欣賞多元,二方面把個別的「待學」空間變成全班的學習機會。假如有些字有些學生不會寫,另外的學生懂得寫,全班的互動就更熱鬧了,一下子學習的效果就倍增。
 
筆者小學的時候,不知道寫了多少遍〈我的希望〉、〈夏日的海灘〉……說起來很難入信:1979年筆者結束了自己創立的學校,去考碩士,要考作文,赫然題目裏面也有〈我的希望〉與〈夏日的海灘〉。現在想起來,老師也為難,出題目出得膩了,就只好出〈我的希望〉。
 
那時候,作文是為了滿足老師的期望,希望拿個高分,再無其他。現在有時候看到家裏保存下來自己小時候的作文,都是很好的文字,老師也給了很高分,但是空洞無物,或者說「筆」不對心,沒有自己真正的思想;實際上老師也沒有要求要表達思想。
 
筆者在想,這也許是傳統吧!試想科舉試場裏的門生,腦子裏想的,一定不是如何反映客觀現實(科學),也不是如何發揮創意(那是越軌);一定是貫徹始終地在思考:如何能夠令「龍顏大悅」,朱筆一揮,就上榜了。揣摩上意,也許是中國教育的傳統;換到今天,就是順着老師和家長的期待,贏取高分。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