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怡和午炮的傳統已持續了百多年。(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銅鑼灣是港島最熱鬧的購物消費區,大家或許想像不到,約一世紀前百德新街一帶是倉庫林立的工廠區,到1920年代利園山道出現規模龐大的遊樂場。先後主宰這兩處地方發展的是渣甸(怡和)洋行和利希慎家族,銅鑼灣許多街道名稱都與他們有關。
渣甸開發東角
1841年香港開埠不久,渣甸洋行便在東角(今銅鑼灣)買下大幅土地,建立倉庫和碼頭,又在鵝頭山(後稱渣甸山)興建花園洋房。其中大班樓的門口有一座巴洛克式石拱門,一直伴隨着銅鑼灣的發展,直至1972年才被移走。當時的渣甸大班為馬會董事,所以將石拱門贈予馬會,現放在上水雙魚河的馬會鄉村會所。
銅鑼灣其後開闢街道,不少以渣甸(怡和)或渣甸大班為名,譬如怡和街(Yee Wo Street)、渣甸街(Jardin‘s Bazaar)、渣甸坊(Jardine’s Crescent)、勿地臣街(Matheson Street)、敬誠街(Keswick Street)、伊榮街(Irving Street)、波斯富街(Percival Street)、百德新街(Paterson Street)等,足見當年渣甸勢力範圍之大。
1866年港府在今天京士頓街和告士打道之間設立香港造幣廠,但維持了兩年便因虧蝕而結束。渣甸買了該塊地皮,1878年開設糖廠,直至戰後停產,留下糖街(Sugar Street)的名稱讓人追憶。
另外,英商基利(Kyle)於1875年在東角開設冰廠,其後被渣甸收購,名為香港製冰公司,到1918年售予牛奶公司。1972年置地吞併牛奶公司,翌年冰廠結束運作,拆卸重建為溫莎公爵大廈(今稱皇室大廈)和恒隆中心。
怡和午炮
中午12時經過銅鑼灣海旁,準會聽到一聲炮響。鳴炮是渣甸洋行百多年來的傳統,最初是為了迎接或歡送大班。傳說後來炮聲惹惱了一名新上任的海軍軍官,自此改為每天正午鳴炮一次,兼向海港船隻報時。
怡和午炮位於香港開埠初期第一幅公開拍賣的土地上,1941年香港淪陷,這根大炮不知所終。和平後,皇家海軍在海軍船塢起出一門可發射六磅重炮彈的大炮,送給渣甸洋行。初期彈藥不足,無法維持每日鳴炮,因此改在除夕鳴炮一次,迎接新歲,1947年才恢復午炮。大炮所用的炮彈已卸下彈頭,發射時只有煙和聲,但聲響也不小。怡東酒店附近一條街道以大炮為名,稱為景隆街(Cannon Street)。
利氏家族基地
最早一位開發銅鑼灣的華商是利希慎,他於1923年成立利希慎置業有限公司,以385萬元向渣甸洋行購置渣甸山(即鵝頭山)。當時在社會上引起轟動,標誌着華商實力的提升,亦為利氏家族奠下基業。1925年利希慎請法國建築師在山腳興建富麗堂皇的利舞臺戲院,山上開闢利園遊樂場,這座山亦改名「利園山」。
利希慎的事業如日方中之際,1928年卻在中環街頭被人開槍射殺,兇手逃去無縱。元配黃蘭芳成為家族中的大家長,年僅23歲的兒子利銘澤自英國返港,在不變賣產業的情況下處理家族財政危機。
1950年代利銘澤看好地產發展,因此夷平利園山,拆卸早已結業的利園遊樂場,興建商住樓宇,開闢了多條街道,分別命名為利園山道、希慎道和蘭芳道。利氏家族第一代來港創業的是利良奕,新會人。新會、新寧(今台山)、開平和恩平合稱「四邑」,區內出現四條以四邑為名的街道,另有兩條紀念新會鄉賢梁啟超和陳白沙。
銅鑼灣變天
銅鑼灣之得名源於一個像銅鑼的海灣,1883年首次填海,海岸線由今天的銅鑼灣道移至對出的海堤(causeway),即現在的高士威道(Causeway Road),餘下的海灣闢為香港第一個避風塘。利氏家族夷平利園山時,所得泥石用作填平銅鑼灣避風塘,及後出現了維多利亞公園。
到1970年代,利園山的面貌再一次轉變。樓高22層的利園酒店拔地而起,是當時銅鑼灣最高的建築物,至1994年重建為更高的商業大廈。山上本有一間創辦於1938年的嶺英中學,1992年重建為嘉蘭中心。利舞臺亦在1991年拆卸,建成25層高的利舞臺廣場。面向軒尼詩道的興利中心,到2012年變成今天的希慎廣場。
英國卜內門化工原料有限公司曾在百德新街設立貨倉。1955年由富商張祝珊的兒子張玉麟購入,建成中產住宅區。張玉麟通過利銘澤認識了精通日文的華商劉火炎,1960年將日本大丸百貨公司引入百德新街。海底隧道通車後,松坂屋(1975年)、三越(1981年)和崇光(1985年)等日資百貨公司相繼在附近開業,令銅鑼灣享有「小銀座」之美譽,帶動區內經濟發展。
今天,日式百貨的風潮已過,大丸於1998年結業,松坂屋亦在同年撤走。三越隨着興利中心拆卸,2006年離開香港,只剩下崇光百貨公司留守銅鑼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