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必須「鬥快」嗎?

一直覺得我們的 DSE,論考試的技術水平,屬於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假如我們跳出世界公開考試的一般常規,就會發覺這些常規含有許多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元素,等待我們去發現和改革。
香港於1979年取消升中試,代之以包含校內成績、學能測驗、家長選擇、隨機分派等當時技術先進的「升中派位辦法」;學能測驗很快被家長與出版商當成是競爭性的公開考試,由小學五年級(一般是下學期)一直操練到六年級,一年半的時光,就此白白浪費掉。
 
到頭來,學能測驗在考學生什麼?不要說家長,就算教師、校長也會說不清,因為它考的是「學能」(aptitude),用來調節校內分數的校際差異,與學生學了些什麼沒有關係,但是卻會影響學校的相對位置,因此間接影響學生的升中出路。
 
可是,學能測驗的內容與課程教學的內容幾乎全無關係,那為什麼要操練?表面的原因是,學能測驗有它特殊的測試辦法,不熟習一下,臨場就會無法應付。不過,熟習的過程無論如何也不需一年半;即使從熟悉測驗辦法的角度看,多操練也是徒勞無功的。
 

操練也者 易於掌握

 
操練的根本原因,也許是「操練」是可控的,是「我可以掌握的」,其他掌握不到的就管不了了。
 
2001年開始,學能測驗取消,開始時不少學校和教師不大習慣,沒有操練,好像沒有可以把握的東西,沒有可見的成果(答對多少題);慢慢地,學校和教師逐漸習慣「無試」的小學,設計和掌握自己的課程和學校生活的能力和願望也愈來愈大了。雖然校內仍然有考試,但那是學校和教師自己就掌握的,沒有學能測驗那種高風險的壓力。問問年資較長的教師,他們都會說,現在的小學比20年前的靈活得多了。
 
因此,公開的考試或者像學能測驗這樣的「偽考試」,它們的負面影響不只是對學生的壓力,也不只是霸佔了學生的時間,而是剝奪了教師專業自主的空間,消弭了教師的專業積極性,把學校變成了一個沉悶的場所,把教師迫成應付式的匠人。
 
但是,小學的活潑景象又給 TSA 干擾了。TSA 干擾的程度遠遠不及學能測驗,一則因為TSA實際上對於學生本人沒有半點影響;二則許多學校很有專業勇氣,抵得住家長和鄰校的壓力,不作任何操練。本來的設計也沒有量度學校、提升學校的功能,但是一旦被視為學校優劣的標尺,也的確被用作評估學校的工具,學校就緊張了。
 
人口下降,學校緊張本來是壞事變好事。然而, 學校緊張的,不是提高教學的素質,或者是優化整體學校的領導和風氣,而是操練學生。換句話說,是捨本逐末,希望學生在 TSA 分數高些,而不是去研究 TSA 分數高低背後的種種因素。就像一個人過肥,不是想辦法減肥,而是想盡辦法用不同姿勢希望減輕磅秤的指數。
 

捨本逐末 改變表徵

 
操練的學校,誤以為操練可以改善本校 TSA 的成績,因此改變學校的形象。潛意識之中,覺得操練的事,不會嫌多,操練多一些,成績總會好一點;沒有想到,操練花去學生的時間和經歷,是非常寶貴的, 是可以用來作其他非常有意義的學習的,有極高的機會成本。在學生八九歲的時候,這種犧牲是很大的,往往是無可彌補的。
 
這種情形,也出現在中學畢業時的 DSE。中文科,本來是取消以往習慣中的範文。筆者從小就習慣了,中文考試就是作文與範文;範文的考試,不外是作者生平、文章背景、詞語解釋……而且考試題目大都必須引用原文,因此要背誦。有根有據,事前可以實實在在地準備,有個把握;後來由於教師的壓力,也由於一部分學者的主張,於是加入了一些範文,大部是文言文,說是佔全部分數幾個百分點而已。
 
看過本欄過去文章的朋友都會知道,筆者對於背誦有過分析,絕對認為背誦有益,但是平常要背誦與考試要背誦的,是非常不同的兩回事。考試要背誦,就被迫要規定有少數的範文;而範文,就會變成學生背誦的全部。其他的,「不靠不讀」,反而規限了學生背誦的範圍。況且教過中文的教師都很容易有一個感覺,「教文言文比教白話文容易」。不是說文言文比白話文容易理解,相反,文言文的教學,解釋詞義文意,但是即使是艱深的文言文,有把握;可是白話文大家都懂,就要從欣賞、討論、批判的比較高級的思維去處理,就比較沒有把握。因此,雖說這些文言文只佔幾個百分點,教師花在這些範文的時間,卻會佔去教學的大部分時間。
 

考試鬥快 難免操卷

 
上周參加一個年輕人的集會,會上有剛剛考進大學的年輕人(看他的專業,DSE 成績一定不俗),回顧準備 DSE,覺得花了許多時間「操卷」——操練過去歷屆的 DSE 題目——而無可奈何。筆者半問半諷地說:「不操卷,也可以考到嗎?」不期然竟引起全場熱烈鼓掌。突然明白,真的,不操卷,DSE 又如何會取得好成績?
 
剛好後來又與一位資深的校長談起,才發覺我們常常說考試壓力如何如何,又有人說 DSE 如何艱深,其實很少真正研究考試的具體過程。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不少大學、中學的教師,認為現在 DSE 的內容已經太淺了,再「容易」就會太不像話了。
 
公開考試是否難考,在學生的心目中,也許首先想到的不是內容是否艱深;內容艱深,就是說學生不明白,因此答不來。這種情形不能說沒有,但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是「不夠時間,答不完」,或者是「選錯了題,要是不選那一題,肯定分數高得多。」我們有沒有人想過,DSE 之類的公開考試,除了答得對不對,還有夠不夠時間答的問題。
 
學生在考試現場的壓力,大部分是要在特定的時間內,把大量的資料搬到答卷上去。閉眼假想一下:要是每張試卷延長一倍時間,也許結果會很不一樣;又或者把答題的數目減少一半,結果也會很不一樣。於是要問:考試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鬥快」,「鬥快」是為了什麼?
 
那位校長還提醒筆者,不只要看題目,還要看「評卷標準」(marking scheme)。她以某一張卷子為例,按照分數的分配,平均每題只有九分鐘;而看看「評卷標準」,有時候一條題目就要包含22個論點, 九分鐘寫22個點,這簡直是「雜技」考試。
 
一直覺得我們的 DSE,論考試的技術水平,屬於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假如我們跳出世界公開考試的一般常規,就會發覺這些常規含有許多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元素,等待我們去發現和改革。
 
(圖片:亞新社)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