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繁昌:教資會須重整政策
香港科技大學至今建校25年,學術成績達國際領先水平,其知識轉移也非常出色。校長陳繁昌教授表示,為配合港府科研新政策,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須為院校制定靈活的政策,使知識轉移成果化更為有效。
知識轉移成果受限
陳繁昌教授說,大學有兩個主要功能:教育學生和創造知識。科研轉移很重要,科大有其使命感,但不是主要目的。科大1991年創校便設有全港第一間知識轉移辦公室,至今獲美國核准專利為數較多,在全球大學之中排首100名之列,大約排70前後,是香港第一名。
「科大並不是每位教授都做科研轉移,那些純數學或物理學科便難有科研轉移。但是,沒有這些學科,世界就沒有汽車或手機了。香港人說,你去日美進口便好,但是,香港作為成熟、文明的地方,自己不做科研,便無法領先。」
他說,教授取得研究成果,發放專利出去要做得好,交由行業發展成產品。「美國有公司專門到大學收購專利,然後以專利持有人身份去控告他人侵權。早幾年,有人來科大花了幾百萬美元買了科大一些專利,變成所創造的成果給別人打官司,我覺得其實是不太好的。」
人力資源應作調整
如今特首梁振英推出20億資助中游至下游創業計劃,作為配對基金。「這不是從研究資助局(RGC)撥款,否則,就會令學術變質,教授人人開公司,那就不行。 然而,大學仍是有責任的。」他說,如科大有一成教授肯做科研轉移,已為數不少,我們怎配合呢?「電腦系教授有一半辦公司,但音樂、英文、歷史系教授不做這 些,全校平均有一成教授配合參與,已經不錯,哈佛及史丹福大學也不足一成。」
他指出,學生可跟教授做應用研究,但教授請學生做論文一旦與其公司有關的話,這樣對大學也是大問題。「社會是想教授與學生開辦公司嗎?但有同事或社會人士未必認為這是大學的使命,究竟是寫論文還是為公司做研究?」
現在很少教授這樣做,似是個別例子,仍未構成大問題。「港府如要成功,就必須處理一些問題。例如:我們的科研轉移有潛力發展成一個好項目,教授想不帶薪休假兩年,專心去發展,院校可批准嗎?如教授只有辭職去幹,那就沒有激勵的誘因,例如:史丹福及麻省理工可以,讓你辦好項目再回來執教。香港須協調此政策,否 則利益矛盾。又如:學生有創業想法,想休學一段時間再復學,我估計按現行政策是不行的。」
他又說,香港的情況非常敏感,無論教資會及院校,都要定下政策。教資會對於自資的課程都管得很緊,計算清楚。「管得太緊,不會出錯,但是太複雜,就沒人想做了。」
無論如何,他認同院校要取得一個平衡,因為教資會也要接受立法會的質詢。「院校須交資料給教資會到立法會審議,向公眾負責。現在院校有關升職、終身教席、假期,交校內管理層負責,關於人力資源的變更,校董會要得悉。面對港府科研新政,院校須在資源上作出調整。」
科技加速市場發展
現在互聯網及手機發展飛快,訊息流通順暢;50年前就困難得多。他說,當有優秀項目,經傳播開去,很快會有公司拿來發展。例如:3D 打印發明後,新技術可以很平又好的運用,金屬、塑膠等各種材料都可以3D 打印,容易成行成市。
「現在科技展已發展到一個地步,突然可做出很多東西。舉例說,電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現已發展成手機,而且多次改型換代;過去來說,這是科幻小說,現在已成現實。如今電腦運算快速,能認知、人性化。車輛的感應器已非常先進,能指導司機駕駛路線,10年前仍不可能。」總之,他認為,基於多方面科技高速發展,現合併運用,形成電腦學習,且愈來愈深層,將加速市場發展。可以說,現在我們處於令人興奮的年代。
唐偉章:香港須重視應用科技
就團結香港基金建議,評審教授除學術論文之外,其對社會影響力的成果,亦應計算在內,唐偉章教授表示完全認同;並說理大在建築、紡織、保健等多方面已對社會作出不少貢獻,該校應獲得更多科研經費。
科研對社會有影響力
理大在應用科技方面成果不少。近年,教授在研製電動車技術上有成績;在時裝界創製了可肥可瘦的 idummy 智能人體模特兒,為行業試身帶來了喜訊;在復康方 面,i-wheelchair 給傷殘人士及長者帶來方便;「希望之手」給中風病人帶來新希望;此外,理大所創感測系統應用於地鐵、青馬大橋、廣州電視站, 以及浙江的大橋,對基建的監控防撞帶來好處。唐校長說,這些科研成果都「對社會產生影響力」。
現在院校撥款主要計算教師的論文數量以及在那些國際期刊出版,對科研轉移的成果未有足夠獎勵。「理大重視應用科技,與其他七間院校的角色不同,不能說理大要跟其他院校同一套。」
唐校長認為,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機制有改善的空間,應包括對社會的影響力。「撥款計算比重須平衡一些。如果不重視對社會影響力,我們從事應用科研,便有點吃虧。教資會應予以重視,一旦科研成果對社會具影響力,應有機制計分。」
研究撥款考慮未夠全面
理大現行對教授的評審是:科研、教育及服務。「科研包括:論文發表、取得科研費及知識轉移。」唐校長說,現在直資研究撥款(R Block)配合院校的資源,以理論論文發表為重,對知識轉移未有足夠反映。「教資會怎樣衡量院校的研究經費?來自研究資助局撥款計分就多,來自創新科技署撥款計分很少。」這意味教授從研究資助局競逐資金做理論性研究(上游),對院校取得直資研究撥款資源有好處;而從創新科技競逐資金以應用科技成果化 (下游),院校從中得益就少。
「我們憂慮這令教授追逐研究資助局撥款而少放精力於創新科技署,但現在政府卻鼓勵院校及業界投入這機制。」
「施政報告提出加強科研創新,為香港經濟注入動力;但是教資會的撥款計分方法走向另一端,令從事應用研究在申請資源時吃虧。」理大2014/2015年度科研撥款達五億多元。他表示,理大的應用科研成果須被重視,應獲得更多的撥款。
理大去年的知識產權收入,與科研經費的開支,剛巧一樣,是五億元。收入之多,乃全港八間院校之首。
與企業合作有助科研
「並非每位教授都要做知識轉移,即使有興趣亦不必親手做,因搞項目與學術截然不同,雖說有成功,但失敗的更多。」他說,理大只有部分教授感興趣,有的帶領學生團隊嘗試,絕大部分科技成果項目由學生進行。有的教授任企業的顧問,取得了收入,供團隊做科研經費。也有教授跟校外機構合作,解決商業市場的難題。此外, 理大也授權商業機構使用科技專利,自2000年至今,理大與合作夥伴共簽訂136份授權協議。「常有企業與理大溝通,支持發展教授的科研成果。例如: 紡織系教授發明了機件,將傳統針織機械改變過來,現有約八間紡織廠利用這種嶄新技術。」
理大教授發布論文,知識轉移由企業去做。「教授與廠家磋商,應用於生產,可以很有彈性。」他說,廠家將理大科研成果開發,成為產品樣本,對企業發展有好處。廠家將樣本與業界接觸,產品便推廣開去。
理大是香港八大之中,最重視應用科技的院校。但是,據團結香港基金調查顯示,理大在初創企業之中,學生創業成績未及理想。唐偉章表示,理大成立了微型基金, 鼓勵學生撰寫創業計劃書,優秀者可得10萬元,作為實現創業的第一步。該基金近幾年已動用約1300萬元,孕育了130多間公司,現近八成仍在運作,「這些公司須營運三四年的關鍵時間,顯示有潛力,才獲其他新資金注入。香港創業氣氛已比以前為佳,相信理大會有一批公司走向第二、三步的。」
展望未來,理大會在大數據研究、3D 打印、再工業化、長者健康、智慧城市等重點研究。「我相信未來10至30年新的產品會有革命性變化,並非現在所能料想的。15年前我們沒想過有 iPhone,10年後有什麼產品說不準,同一大小的手機,將來有更多的功能。」他說,現在他們在納米研究得出新知識,經應用後出現新物料,具新特性,如:傳熱、傳電功能,將引發創造千變萬化的產品。
香港受惠內地科研資助
雖然對未來新產品難以預料,但唐教授說,關鍵是有人構思和設計,香港人應有能力去創造。至於生產方面,現在香港多間院校在深圳設有產學研基地,可向內地提供知識,培訓人才,進行科研轉移,實現科研成果商品化。「發展科研,我們不能只看香港,要與其他地區配合。這裏有科研和資金,內地有人才和土地,兩者互補優勢,取得雙贏。」再說,現在內地科研資源充裕,理大於2011年開始取得內地科 研經費累計一億二千五百萬元,可見香港社會也受惠於內地科研的資助。
原刊於《明報月刊》,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