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創投者梁頴宇:史丹福賦予我的創業奇緣

香港的潛力很大,因為人才充沛。不要只放眼香港所限,自從有了互聯網之後各地緊密聯繫,發揮無限的可能。
創業投資者向來比較低調,被外界認為充滿神祕色彩。資深創業投資者梁頴宇(Nisa)在1999年到2001年期間,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簡稱史丹福GSB)修讀工商管理碩士。她透過首部著作《奇遇 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分享自己創投的經歷,親自為讀者揭開創業投資者的神祕面紗,為各界提供寶貴的參考。

開展創投奇遇:與軟銀資本 CEO Heidi Roizen 結緣

她憶述當年在康奈爾大學教過她的院長 David Dittman 遠道來史丹福 GSB 探望她,遇上每年一度舉行的拍賣會,競投與一些知名校友接觸的機會,如與昇陽系統創辦人 Scott McNealy 同席看曲棍球;與當年矽谷最具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家 Frank Quattrone 一起打高爾夫球;又或者跟 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and Byers 合夥人 Vinod Khosla 共晉午餐。原本她沒有打算帶院長到拍賣會,但走到學校的大禮堂,二人看見正在舉行拍賣,機緣巧合下走進拍賣會場。
剛坐下來,那時正在拍賣 “Breakfast with Heidi Roizen”,她當時覺得能登堂入室與 Heidi 共晉早餐十分有趣,於是便參與競投。幸運地,她贏得這個機會,把握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Heidi 當時更向她提議與其共晉早餐,不如由她親自烹煮。
「記得當天,我大清早便趕到超級市場買了雞蛋、煙肉、麵包等準備為 Heidi 烹煮一頓豐富的早餐。Heidi享用後大讚美味,之後我們一起坐着聊天,我的同學當時有一些投資問題請教 Heidi,我沒什麼想問,於是說:「你可以給我一份暑假工嗎?」Heidi 當時是在美國軟銀資本的 CEO,沒料一口答允了我的要求。」
Heidi Roizen是矽谷赫赫有名的女創業投資專家。(網上圖片)
Heidi Roizen是矽谷赫赫有名的女創業投資專家。(網上圖片)

美國軟銀首名暑期實習生

同年的6月起,她便加入美國軟銀資本當暑期實習生。美國軟銀資本之前從未聘用過任何一名暑期實習生,「我很有幸地成為第一個。」
對於她日後走上創投不平凡之路,這次實習是相當寶貴的經驗。當時美國軟銀投資很多公司,每天都會收到數以百計毛遂自薦的業務計劃書。由於工作關係,她有機會研究公司的資料庫,了解投資公司被拒絕投資的原因。時至今日,她在分析不同投資項目時,這些經驗依然管用。

體悟內地醫療不足決心回國闖事業

她修畢史丹福 MBA 後,留在矽谷做投資工作,直到有一天,家住在順德的表叔確診患上肝癌,父母囑咐她在美國幫忙搜羅一些先進的藥物或治療方法。搜羅治療方法期間,她發現中國在2002至2003年期間醫療體系的不足,相反美國就有很好的治療技術。「所以我決定放棄當時的工作,回港做好北上創業的準備。」
她在內地成立第一家公司──生原控股(Biomedic),負責代理不同的醫療器材,最初代理治療癌症的器材,成立至今12年,總代理的產品接近150款產品,並建立自己的研發團隊、成立自己的廠房,申報認證並銷售自家開發的產品到海外市場。

親自揭開創投者神秘面紗

創業投資者在企業背後推動一個個神話奇蹟發生,企業成功的背後,他們鮮有走到台前,因此被外界形容「披上神秘的面紗」。在今次新書中,她親自向讀者揭開創投者神秘的面紗。

在今次新書中,梁頴宇親自向讀者揭開創投者神秘的面紗。
在今次新書中,梁頴宇親自向讀者揭開創投者神秘的面紗。

在2005年她與合夥人成立啟明創投,由她帶領啟明創投的醫療團隊成員,分別參與在美國及中國數十家醫療企業的投資項目,投出的資金已超過6億美元,折合港幣46億港元,已有多家公司進入國際一線企業的行列。
她形容創業投資者與創業家是互相扶持,「我認為作為一家初創企業的 CEO 是十分孤單的,他們都要一個人面對問題。當他們遇到經營問題時,他們能找誰人討論呢?他們不能找父母或下屬討論,怕令他們擔心和影響公司士氣。從 CEO 的角度,他們需要有經驗的創業投資者提供意見,這正正就是我們創業投資者的工作。」
作為專業的創業投資者,他們除了會在經營管理上提出專業的意見,也會給予創業家精神上的支持。「例如我單在一個投資項目期間,就會花五成時間為創業家提供意見。我深感現時香港年輕的創業家很需要這些意見,這也是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讀者深入了解。」

投資具龍頭潛質的企業

新書詳述四間公司的「真實樣板」,四間有三間都是上市公司。例如甘李藥業目前是全中國最大的生物醫藥公司,亦是最大的胰島素公司。但最初在2009年的時候,只賺300多萬人民幣,當時合夥人也問她為何要投資這間公司。她解釋說:「這是因為這間公司研發最新一代的胰島素,我的理念是投資具龍頭潛質的企業,即使開始時規模很小,但只要它能掌握研發最新技術,我們也會投資。

協助企業與跨國公司競爭

甘李藥業的老總用了多年時間研發第三代胰島素,他的競爭對手──跨國公司,在他每次研發出自己的技術時,就會立即做測試,如果發現他們也有類似的技術時,就會立即起訴侵權。她在新書中比喻這是「大衛與歌利亞」,創業投資者除了提供彈藥給投資的企業外,還會像謀士一樣,在戰略上提供意見。

上海興建腫瘤醫院 提升內地醫療衛生

「十年前,我留意到美國癌症病人五年痊癒率大概是63%,內地病人的痊癒率只約24%,直到現在亦只是約33%,與外國相差一半。我感到疑惑,為什麼有這麼多先進的科技,但內地的癌症痊癒率仍然那麼低?」於是,她帶領她的醫療團隊,與瑞金醫院合作,在上海興建一所民營腫瘤醫院。
她憶起當初決定成立腫瘤醫院,是因為看到內地醫護人員的衛生意識薄弱。「時至今日,我還記得在培訓醫生使用肝癌導管時,發現那位操刀教授重用那些導管直至導管斷掉不能再用,我當時覺得很匪夷所思。」因此,她為了提升內地的醫療衛生和病人的安全,決意成立自家醫院,並着重對醫護人員的培訓。

中國醫藥科技進步迅速

在籌建上海腫瘤醫院期間,她發現內地醫生診証用藥的問題,一些在外國廣泛應用、療效顯著的腫瘤藥物,但內地未有引進。當時,她找了一位在美國藥廠 Bristol-Myers Squibb 做市場銷售多年的朋友合作,組成一支專業銷售團隊,引入一些腫瘤專科藥。兩年前他們完成收購,銷售人員已增至800人,代理的產品增至26種。「因此,我認為最近這十多年來,中國內地的醫藥進步十分迅速。」
「簡單舉一個例子來說,美國現時研發一種藥物,要三、四十億元美金,但是在中國這幾年創新科技的藥廠,隨着內地政府,如醫藥衛生監管部門推出一些新的措施、政策,國家都會給予優先支持,內地研發新藥大概只需要三、四千萬美金,兩者的差異非常大,這成本的差異有助推動內地藥業公司快速成長。」

海外專才回歸 把握科技融合契機

近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資助的研究資金大減,許多大學需要自行找研發資金,令大批在海外從事醫藥科技研究的專才回歸中國內地發展。她表示這是一個中港醫藥科技融合的契機,隨着內地的醫藥市場擴大,香港有兩個獲藥監局的認可的研發藥物中心,分別是港大和科大。她認為,未來醫藥發展的大趨勢是在港進行藥物研發,再到內地的藥廠製作。

機遇所在:互聯網創造更多空間創業

她的團隊最近投資了 Musical.ly,是一間才剛成立了兩年多的公司,但已經是上市公司,現時有7,000多萬的訂戶,當中有4,000多萬訂戶是在美國。這家公司是一間只有18人的上海公司,而公司最近結算市值10億元。
參考這個成功的案例,「我認為香港的發展潛力很大,因為香港人才資源充沛,不難籌組18人的專業團隊。不要只放眼於香港沒有廠房、生產線等環境所限制,因為自從有了互聯網之後,不管是在中東、非洲、香港,互聯網使各地緊密聯繫,發揮無限的創業可能。」

行行出狀元 科技創新出路

對於現時的教育,她好奇為何狀元都只會選讀醫學﹑法律這類科目。「我認為應該由家長灌輸子女的教育做起,家長應開放孩子的出路,讓他們放眼世界,尋找在不同方面發展的可能性,隨着創新科技的發展,創新科技也是一條新出路。」
新書《奇遇 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封面。
新書《奇遇 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封面。
(圖片:灼見名家)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