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時間裏競賽 贏在高瞻遠矚

教育,不能只看現在,要多看幾十年。現在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之後40年左右的工作和生活,會是怎樣?身為教育工作者,可以隨意地說他們沒有資格;假如是他們的父母,會怎樣想?
上周提到高等教育是否過多,不能只看今天,還要看下一代的未來長期發展。會考放榜,不論考生的成績如何,也不論獲錄取入讀的高等教育院校、課程是否合意,看來也須有長遠的考慮。推而廣之,不管個人還是整個體系,有關教育的考慮,裏面都有一個時間維度,而這個維度是最容易受忽略的。
 

教育觀念 時移世易

 
連接上周的議題,電台上有教師聽眾認為:「現在的大學就是太多。現在很多學生根本沒有資格念大學。」「資格」這東西,其實是隨着時間而改變的。1976年,全港教育界反對「中三淘汰試」,也就是反對只有40%學生可以升上中四;當時主張「中三淘汰試」的,就是認為很多人不適宜超越中三。事實上,實行9年強迫教育(義務教育)以後最初一段時間,也有不少教師覺得學生很難教,「今不如昔」,覺得很多學生根本不應該升上中四。
 
時移世易,今天這樣想的人很少了(不能說沒有),並不是今天的學生能力比以前高了,忽然夠資格了,而是我們對教育的看法變了。義務教育是社會(和政府)的義務,也是家長與學生的義務;不管學生「能力」如何,他們都要入學,學校都要為他們提供教育。這種觀念已經逐漸推到高中了,正在慢慢移向高中後,也就是廣義的高等教育。教育的擇優功能,正在逐漸減退;或者說,擇優的關口正在往上移。
 
這種觀念的演化,也是由於社會變了。很久以前,初小(四年級)畢業已可以當警察,現在便覺不可思議。不久以前,空中服務員沒有大學畢業的,現在幾乎沒有不是大學畢業的。30年前高中畢業生可以擔任的工作,現在非要大學畢業生不能勝任。三四十年前主流的就業機會,是工廠的第一線操作工,不需要任何學歷,這樣的工作已經是絕無僅有,即使在中國內地也是愈來愈少。
 
教育,不能只看現在,要多看幾十年。現在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之後40年左右的工作和生活,會是怎樣?身為教育工作者,可以隨意地說他們沒有資格;假如是他們的父母,會怎樣想?
 
又常常聽到相近的說法:「香港現在不需要大學生,我們缺的是中等技術人員。」這也許是事實,也是一些僱主眼前的急需。
 
不過,要問僱主,打後五年、十年,你的需求也是一樣嗎?不像以前,很多僱主也許答不上來(有些甚至不知道到時公司是否還存在)。
 
事實上,這些「中等技術」有些已經追不上市場要求,接近淘汰;有些正在逐漸由新的技術或者機器所替代;有些技術的存在,僅僅就是因為工資低;而很多所謂「中等技術」其實需要有高等教育的背景。
 
20年前的中等技術,現在已經不多見;同理,今天的「中等技術」很可能20年後就會被拋棄。僱主到時可以聘用較高學歷的人員,但是只懂得過去的「中等技術」的人(那時候已是中年人),就會遭社會遺棄,很可能變成社會的包袱。於是我們遇到一個矛盾:滿足了僱主眼前的要求,就會犧牲了年輕人以後的前途,封了他們在社會的上升之路。
 
因此,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不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升學願望,而是為了社會的未來。這裏面,有沒有時間這個因素的考慮,教育的發展會很不一樣。一位退休的職業教育資深人士,當遇到僱主的挑戰:「我們需要的是馬上可以使用的中等技術人才。」她會反問:「那你準備聘他多少年?」負責任的教育決策者應該有這樣的見地。
 
從個人來說,中學文憑放榜何去何從,一樣要有長遠的考慮。想爭取進入政府資助的大學,或者心儀的課程,乃人之常情;若結果與期望不符,難免失望。將時間維度放大而言,這不過是人生路途的一個站,或許是一個大站,但往後的路還很漫長。
 

升學抉擇 放眼長遠

 
現在很多人非常善意地鼓勵失意的文憑生:「還有許多升學的途徑!」對於有些學生來說,這樣的說法不易受到打動,因為到底還是有「退而求其次」的「檔次」觀念在裏面。假如把時間的因素算進去,就不一樣。進不了資助大學,就要改變策略,走所謂「第二途徑」、「第三途徑」。途徑不一樣,放眼看,還是朝着樂觀的目標。
 
老實說,環顧周圍的成功人士,已經不再是少數傳統大學的畢業生;另一方面,傳統大學的畢業生也不再是醉心於傳統的所謂「高檔」行業。成功與否,年輕人的看法已經與傳統的觀念很不一樣。18歲,人們對於進入什麼學校非常緊張;22歲,高等教育畢業,人們還會注意你的出身院校;到了30歲、40歲,就再也沒有人在乎你在哪裏念書,因為你的經驗與閱歷已決定你的成就,在什麼地方念的書,已經變成微不足道的因素。
 
也是一個時間因素:放長眼看,文憑成績如何, 進了什麼學校升學,都只不過是人生路上一個中途站。
 
時間,也是學校制度的重要因素。學生各個不同,即使面對同樣的課程、同樣的教師,腦子裏面形成的知識會很不一樣,每個人學習的快慢先後也不一樣。可是我們卻期望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進度,經受同一個考試,而且以此決定他們的學業成敗。
 
時間表,大多數是分成小段小段,40分鐘、35分鐘一節課,每天每個學科學一點點。有學校嘗試把每節課的時間靈活分配,可以有2小時、3小時的一堂課;那堂課的設計、氣氛、要求、效果,會完全不一樣;有些地方嘗試一整天(筆者嘗試過)、一整周,集中學習一個單元,效果也很不一樣。
 
具體的學習更是如此。學中國古代詩詞,能背, 就算學會了?要學生掌握什麼?那不是一朝一夕,學生忽然有了文學的修養。教一首詩、詞,有長遠的文學修養培養目標,讓學生沉浸,與只求背誦、考試很不一樣。
 

若要收效 需要時間

 
要學生有批判性思維(或曰「明辨性思維」),不是說上了一堂課、分析了一個案例,學生就有了這種思維。要培養此類思維,須有全面的設計,但是也須有長時間的實踐、消化,讓學生養成思想習慣。其中,教師與校長本身的思維——思想方式與行事原則——對學生影響最大。我們說這是「潛移默化」,也就是說,需要時間。
 
教育裏面的許多問題,都要把時間因素算進去,篇幅有限,無法盡述。舉幾個例子:副學士,其實出現才不過十年左右的光景,學生、社會、僱主,都還沒有時間消化,輿論就急急忙忙要為副學士定生死;這是一類。今天的教師與校長再過五年,也許會因為大批退休而人面全非,他們對於教育的理念會是如何?這是另一類。學校教師的工作量愈來愈重,而且趨勢是還會更重,現在不解決,暫時好像沒有危機,時間一長,遲早出大問題;這又是另一類。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圖片:Pixabay)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