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否太多?

工作,已經不一定就是就業;就業, 也不再可以作為衡量大學生供需多寡的根據。
在香港討論教育,常常會捲入關於高等教育是否要發展的問題。流行的論點是,「高等教育太多了!」有曰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浪費了資源;也有曰現在進大學的,已經有不少「不夠格」,這些人不應進大學,潛台詞也是浪費資源。例外的一種說法是,「大學生工資下降」,說明大學生過剩,意思是:大學生「生產過剩」,不值錢了,就像油價一樣,應該少生產一些,維持價格。
 
這裏有幾個問題,有一些基本假設值得探討一下。一、工資與回報;二、高等教育與就業的關係;三、什麼叫高等教育?四、為什麼要有高等教育?
 
大學生(這裏先只說大學)的工資,坦率地說,只會不斷下降。簡單來說,「物以罕為貴」(當然,學術上會有更複雜的說法)。當大學生只是少數的社會精英,他們的工作都是在金字塔的尖頂,是「人上人」,他們的工資自然比其他人高;那時候,大學學歷於是成為了高薪的同義詞。
 
也可以說,他們的高工資是因為別人的低工資。教育經濟學計算高等教育的回報率,就是拿大學畢業生與中學畢業生相比,念大學雖然有高成本(支出與收入犧牲),但是比起不念大學,終生的收入要高得多。
 

大學回報 必然下降

 
社會進步了,念大學的人一定會愈來愈多。在人力市場上大學畢業生的比例愈來愈高,大學生的工資就會逐漸下降。說得極端一點,當全社會都是大學生的話,大學畢業的學歷就不再是工資高低的標尺;也不會有人純粹因為大學學歷而得到高人一等的工資。
 
這裏面有涉及另外一個問題。上面的教育經濟學計算,大致假設同樣學歷的畢業生,會有同樣的工資回收;這種假設,在現代社會受到挑戰。簡美蓮女士的博士論文就發現,同一大學、同一學位、進入同一行業,可以有很不一樣的工資。最大差距是很多大學生仍然心儀的投資銀行,最高與最低可以相差十三倍多;零售銀行也會是五倍多,甚至社工,也有兩倍。說明除非是政府公務員,學歷已經不完全與工資掛鈎。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以前不需要大學畢業的職位,逐漸轉為需要大學學歷。本欄以前提過的空中服務員、銀行的櫃位出納員都是典型的例子,其他如護士、社工、教師、酒店經理……都是如此,以前中學畢業生做的,現在沒有大學學位就不可能入職。但是工資卻不一定因此倍增。
 
只要想一想,一直到1960年代,高中畢業已經屬於高學歷,畢業於中學名校,已經屬於「架勢堂」。現在高中畢業就很難找到工作。
 

大學畢業 未必就業

 
現在有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怎麼一回事?這裏面有許多因素。
 
一、就業這回事,總的來說,已經不如以前那麼樂觀。人們看到大公司職位收縮,以為是經營困難,其實機構變小、不斷裁員,將是一個大趨勢;其他小型企業的易於蒸發、科技代替人手、在家工作(home office)的興起、臨時工與外判的普遍等等,都不是朝向職位增加的方向。
 
二、與上述的工資問題有關,或則是職位合乎期望,但是工資令人失望,或者是工資不錯,但是覺得不符大學生身份,因而不幹的,也大有人在。
 
三、暫時沒有工作而「待業」的、「待價而沽」的、個體作業的、或者壓根兒沒有興趣工作的,要是統計起來,都在「找不到工作」之列。
 
愈來愈多的大學生,還有其他專上院校畢業的, 都不走「打工」一途,而自己創業。科技的、買賣的、設計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創業也許開始會失敗,也許會虧本,但是總有空間。不打工而有工作的,愈來愈多。
 
以上說明:工作,已經不一定就是就業;就業, 也不再可以作為衡量大學生供需多寡的根據。
 

高等教育 不限大學

 
回過頭來看看,什麼叫高等教育?除了大學,中學畢業之後還有很多不同的升學出路;即使不是正規升學,也還有許多就學的機會。就正規的升學來說,就有許多「非學位」課程:高級文憑、副學位之外,還有許多本地與外地院校聯辦的學位課程,公開大學也有業餘或者全日制的學位課程。此外還有許多專業的文憑課程。
 
香港的習慣,「大學」就是政府資助的8所院校,加上公開大學,其他的一律稱為專上學院。這種界線是以往傳下來的政府心態,以示有正宗與非正宗之分,而最重要的分界線是,是否有政府資助。其實,大學也好,專上教育也好,都是中學後的教育,都應該屬於高等教育。政府也許要有這條界線,但對於學生,卻是沒有道理的劃分。就是由於成績不一樣,就不能進大學?進的就不算大學?
 
職業訓練局的課程其實很多已經不是狹義的「職業訓練」,也就是並不只是針對某一個行業、某個崗位的技術訓練,很多課程有很強的一般能力(如語言)的培訓;職業訓練局屬下的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也有學位課程。
 
以調景嶺的設計學院為例,學生受的是全人教育,上課以外有豐富的學生活動、學生組織,社會服務、海外交流,他們的作業也大多數是創作項目,還有不少學生在海外贏得獎項,或者在見習期間已有用家搶聘。一切都幾乎與正規的大學生活,一模一樣,唯一差別就是入學以前,學生的成績不一樣。聽說曾經有提議「職業訓練局」改名,也許此其時矣!
 
因此,高等教育不在於在什麼院校接受,許多院校體系的名稱也已經過時,許多體系的劃分也變得沒有意思,代表不了裏面的內涵。關鍵在於無論在什麼院校,都應該是全人教育、全方位學習。假如這些院校只是提供簡單的課室講授,目的只是讓學生考試取得文憑,這些院校只配稱為訓練班,就不配列入高等教育。
 
這些各類的中學後課程(「高等教育」)合起來, 香港目前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已經達到幾乎80%。但是這個數字有水分,因為上述的簡陋的課程也計算在內。儘管如此,如何認真提升這些院校的素質,刻不容緩。都是我們的下一代,又都要面對未來的挑戰,為什麼有些得到政府資助,有些就得不到資助?為什麼有些可以享受豐富的學習經歷,有些卻只能夠在課堂聽講?
 
由於人口的下降,香港很快就會遇到高等教育學位「供過於求」的情形。是把握時機,因而大幅增加高等教育機會,提高高等教育素質;還是消極應付,但求應付機構的輸打贏要,或者乘機節約開支?這將是對香港社會一個很大的挑戰。這裏面一個根本問題是:為什麼要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會不會太多?答案很簡單:未來社會,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將會失去社會流動的機會!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Pixabay)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