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黏在動脈內皮上形成粥樣斑塊,導致冠狀動脈內腔收窄」這個謬誤,根深蒂固,深入民心,以致普羅大眾視膽固醇如毒物,對含膽固醇食物敬而遠之。有些人以不吃含膽固醇食物而自豪、以勸人不吃含膽固醇食物為使命;有些甚至為自己的膽固醇正常而驕傲。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知道膽固醇對人體有多重要;更不知道「人體缺乏膽固醇就會生病、沒有膽固醇人就會死」這個事實!
既然膽固醇如此重要,為何醫生們總是勸人、甚至逼人長期服食降膽固醇藥?答案盡在不言中。至於那些積極推廣「膽固醇愈低愈好」概念的製藥商和醫生,簡直是草菅人命。
動脈受損才是禍根
如果服食降膽固醇藥可以預防心臟病發,則該病的病發率理應下降;而所有醫生應該樂意從善如流,終身服食降膽固醇藥。但事實告訴我們,時至今日,心臟病發一直是發達國家的頭號殺手,且趨年輕化;而願意終身服食降膽固醇藥以樹立榜樣的醫生,可謂少之又少!
筆者多次指出,粥樣斑塊是在動脈內皮的「背後」形成,而形成粥樣斑塊的先決條件是動脈受損。換言之,粥樣斑塊不會在健康的動脈形成。因此,要預防粥樣斑塊的形成,先要預防動脈受損。
治本療法,包括螯合治療,是唯一可以預防動脈受損的方法。至於這些治本療法是否可以縮小已形成的粥樣斑塊,請參考以下的真實個案。
有邏輯的患者
2011年9月14日,何先生來到醫務所,諮詢有關他的冠狀動脈收窄的問題。
「我想知道螯合治療是否可以縮小粥樣斑塊。」
「你認識螯合治療?」
「我在你的講座和你見過面,還買了一本《向通波仔說不》。」
「不好意思,我真的忘記了。那個講座?」
「一年多前的會計師講座。」
「你是會計師,對嗎?」
「對,已退休。該書好像沒有說明螯合治療可以縮小粥樣斑塊,所以我特來問個清楚。你有沒有粥樣斑塊縮小的成功個案?」
「沒有。 事實上,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
「我的冠狀動脈的確是窄了,如果接受螯合治療,我怎知道有效?」
「你的症狀會改善。」
「我什麼症狀都沒有。沒有心絞痛,也沒有氣促。」
「你的冠狀動脈窄了多少?」
「2004年體檢後,家庭醫生指出我的肺 X 光片顯示一個影子,可能是冠狀動脈裏的粥樣斑塊,建議我去諮詢心臟科醫生。2005年我見了心臟科醫生。他建議我做 CT64。2005年3月8日的報告顯示,我的 LAD 冠狀動脈某處窄了不足50%,無需通波仔。」
「有沒有建議你服食降膽固醇藥和薄血藥?」
「沒有,因為我的膽固醇正常。」
「少有。」
「難道膽固醇正常也需要服食降膽固醇藥?」
「你沒有聽過膽固醇愈低愈好嗎?最理想是低到1.8!」
「豈不是每個人都要服食,不合邏輯!」
「你的心臟科醫生有什麼建議?」
「注意飲食,多做運動。現在我每天步行五公里。」
「效果如何?」
「什麼感覺都沒有,好的沒有,壞的也沒有。但是,為了想知道自己的粥樣斑塊有沒有惡化,我在2008年5月20日再做一次 CT64。 報告顯示那段冠狀動脈窄了53%。證明注意飲食、多做運動都不足以預防粥樣斑塊持續惡化。所以我才考慮接受螯合治療。」
「心臟科醫生沒有建議通波仔嗎?」
「我知道當冠狀動脈窄了超過50%,大多數心臟科醫生都會推薦通波仔或建議動脈造影,但他沒有。不過,即使他建議,我也不會接受。」
「為什麼?」
「我知道通波仔不能治本,有些朋友通完又要再通,或需要搭橋手術。 」
「動脈造影又有什麼問題?」
「我知道有些心臟科醫生會在動脈造影期間建議通波仔。肉在砧板上,大多數病人都不敢拒絕。」
「你想我怎樣幫你?」
「我想試一個療程,然後再做一次 CT64,看看粥樣斑塊會不會縮小。」
「以身試法?」
「根據《向通波仔說不》一書,螯合治療可以預防慢性疾病,因此,即使粥樣斑塊不能縮小,應可保健,何樂而不為。」
治本療法可以抗衰老
何先生年過60,身高體胖,面色好,健談,中氣十足,分析能力強,喜歡閱讀有關醫學常識的書籍,因此對自己的健康充滿信心;不過他還是擔心,一旦潛伏在冠狀動脈裏的粥樣斑塊觸發心臟病發。
像何先生這樣關心個人健康的人愈來愈多,他們透過閱讀,更多認識治本的醫學常識,思考合乎常理,分析亦具邏輯推斷。
15次治療後某日,何先生問:「伍醫生,為什麼認識我的人都說我的氣色比以前好,看起來比以前年輕?」
「你忘記了治本醫學是以自由基導致衰老理論為基礎。透過治本療法,你的抗氧化功能上升,而自由基構成的損毀相應下降,因此你細胞衰老的速度也緩慢了。」
「這個療法豈不是可以用來抗衰老?」
「的確可以。」
「抗衰老與粥樣斑塊的形成有什麼關係?」
「你又忘了,形成粥樣斑塊的先決條件是動脈受損。如果動脈受損的速度減緩,粥樣斑塊形成的速度也相對緩慢下來。」
「這對於已形成的粥樣斑塊有什麼幫助?」
「你是問,已形成的粥樣斑塊可否縮小?我不知道。理論上,沒有鈣化的粥樣斑塊是有可能縮小的。我聽聞過別的治本醫生的病例,但自己的醫務所沒有個案。你下一次的報告肯定有啟發性。」
完成一個療程後,何先生急不及待去做 CT64。
2012年4月19日的報告顯示,原本窄了53%的 LAD 冠狀動脈,現在窄了不足25%!
「伍醫生,我的粥樣斑塊有沒有鈣化?」
「你的鈣指數(Calcium Score)是零,我相信還未有鈣化。」
Is Your Cardiologist Killing You?一書的作者羅傑斯醫學博士指出,如果有必要比較 CT64的各種指數,她認為鈣指數的高低比冠狀動脈內腔收窄的幅度更重要。
前者反映,當人體新陳代謝出現問題,鈣才會積聚在它不該出現的地方;因此,透過改善新陳代謝,鈣便只會在它的崗位出現,甚至在它不該出現的地方消失,因而達到治本的目的。後者是心臟科醫生用來說服患者接受通波仔或搭橋手術的指標,因此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封面圖片:Pixabay)